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规则”一词当名词使用时,表示“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章程或制度”,如“交通规则”,也表示法则或规律,如“自然规则”;当形容词使用时,表示“合乎一定的方式”,一般是指在结构、形状上的整齐度,如“这个图形很不规则”等。我们这里所指的“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章程或制度”。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2017年9月,教育部统编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推广使用,新教科书的重要转变之一是将学生的规则意识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王雪梅 《江西教育》2003,(24):26-26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各…  相似文献   

3.
无论什么团体、组织,都应该有自己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学校也不例外。在各种管理措施中,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等各方面的条例、制度,是管理手段中较常见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两种:针对教职工制订的规章制度和针对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比如:会议制度、请假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罚制度、考试制度、课堂规则、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规章制度之所以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并不在于它的“多”而常见,而是在于它在管理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词汇     
(一)词的构成词是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有的词是一个音节,如:“桌、笔、人、好、树”等。有的词是两个以上的音节,如:“火车、马路、三轮车”等。词是由词素构成的,在意义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构词单位叫词素。如:“学生”是由两个词素构成的,“学”和“生”虽然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都不能再分成更小的单位了。“萄葡”是一个词素构成的,因为“葡”和“萄”拆开后都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联合大学从1996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留学生管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我校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留学生考试规定”、“留学生考勤规定”、“留学生住宿制度”等等。对这些规章制度在入学之初我们都详细地宣传讲解,使他们的行为有规可循。我们还邀请市外管处的警官来校向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实词”,主要是指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文言文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股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也有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在古今汉语中一般都用作形容词,但在这里却用如使动词。象这种由这一类词用如另一类词的现象,语法上就叫做词类活用。实词活用与一个词属于几个不同词类的一词多类现象是不同的。一词多类的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对“班干部”这个词持点“异议”。我不赞成用这个词是因为它可能让一些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是个‘干部’”的意识,进而形成对权力的占有欲望。但考虑到这是目前的通俗用语,所以,本文中仍暂时沿用。现行的学生“班干部”制度起于何时?未曾查考。粗略想来,其历史恐怕不短。应该说,在班级教学的历史上,班干部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他们是班主任的重要助手,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但是,班级这个“微型社会”不能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今天社会用工制度、干部制度、考任制度等等都在发生较大变革的情况下,这一制度显然也…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分类     
唐殿华 《中学理科》2003,(2):8-12,54,93
2.复习时必须明确各类物质分类的依据及各概念间的适用范围,注意各概念间的限定词,正确使用“一定”、“不一定”等关键词,如酸中一定含氢元素,不一定含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氢、氧元素,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氨水NH3&;#183;H2O);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各种铵盐),等等。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秀”一词在各行业时髦起来。如“时装秀”、“模特秀”、“车展秀”……。翻翻字典,方知“秀”指秀丽,妩媚优异,最佳等解法。如此说来,在时装,模特等展览上使用“秀”字无可厚非,而“作秀”一词也更显时代感和创造性。但如果把“作秀”…词搬到课堂上,笔者却觉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教材中所讲的仿词(我们称之为传统仿词),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以达到一定修辞效果的一种辞格。它的基本形式是新仿词和被仿词同时出现,但有时被仿诃也可以不出现。它的类型有三:一是音同音近,如由“积极”仿出“鸡极鸭极”;二是语义相反,如由“大众化”仿出“小众  相似文献   

11.
“学士”一词,早在我国周代就已出现了.但它始终没有学位的意义。直到清朝未年,由于受西方学位制度的影响“学士”一词才与学位联系起来。当时的清政府把西方学位制度中表学位中的一级“学士”一词的意义借用了过来,于是“学士”一词才有了表示学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一直有比较规范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针对不同时期的教育对象,制定、修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44个。对有关“教和学”的重要环节,都有制度加以规范。如:《教师行为规范》、《日常教学规范》、《教学事故处理办法》、《考场须知》、《考试作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孟祥英词义辨析,一般指近义词辨析。对于近义词的范围,国内的汉语教科书中有比较严格的划分。一般认为,不同词类的词,如“充分──充满”;具有种属关系的词,如“作者──作家”等都不能组成近义词。这样规定近义词的标准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材在谈到封建剥削时经常讲到“田租”和“地租”这两个词。二词看上去非常相似,使用时也比较笼统,如“抗租抗税”“减租减息”等。“租”究竟指什么,这两个词能否通用,经常困扰着中学生。辨析这两个词对中学的历史、政治学习很有必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在这个制度下,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私有土地的形式具体说来包括各级官吏所占有的土地、地主土地、寺庙土地、自耕农土地等种类;同时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相应地,封建性质的剥削分两种情况:一是大土地所有者(广…  相似文献   

15.
“词”与“辞”辨析刘金山词和辞是同音异形容易混淆的两个字。词,从言,司声,形声字。本指有声有义的词语,现常用为:①语言,如演说词,义正词严;②一种韵文,又称长短句,如宋词、词人;③在句子里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名词、动词。辞,简化字,本是诉讼...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表示“回头看”意义的词语不少,如“回首”、“回顾”、“回眸”等,但它们在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回眸”一词,近些年来,使用率较高,更可谓达到泛滥之时。大到一个世纪的“回眸”,小至一年的“回眸”。“回眸”的这种用法,其实不准确。爱用“回眸”,恐怕其初衷也是想出新,嫌“回首”、“回顾“太旧了。实际上,“回眸”也是古今有之的词,并不是新词。不过,献中使用该词较少,正因为用得少,更说明它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旧词书中对“计相”的解释,一是汉张苍为计相,二是宋三司使称计相。没有一部词书提到唐朝的计相。《刘禹锡集》中多次出现“计相”一词,近年所出版的一些刘禹锡诗文选注本,把它含糊地解释为“中央管财政的长官”或“主持全国财政的长官”。认真探讨一下唐朝的计相指什么官职,不仅是研究刘禹锡作品的需要,对于了解唐朝职官制度、财政制度也有一定的意义。 计 本文不是泛泛地谈“计”,而是将“计”与唐朝的职官制度、财政制度联系起来研  相似文献   

18.
离合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合词探析吴登堂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似词非词的语言结构,如:①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商来华投资。②他在这个项目上投了不少资。例①中的“投资”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动宾式合成词。而在例②中,“投”和“资”却被拆开,均以“词”的面目出现。在通常情况下,“资”是...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存在着一些返借词。所谓返借词,是指某些词借出去以后,又从对方语言中借回来,这种词,就叫返借词。一般返借词在相互借用中,其书写形式、读音、意义或用法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博士”与“把式”、“百姓”与“板升”等。但有一些返借词,其意义和用法虽已与原词有很大不同,其书写形式与读音却没有发生变化,如“旗”、“盟”等。这种返借词,我们称之为“特殊返借词”。这些返借词的存在,在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接触中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它是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长期频繁接触与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量大,有一定难度,我采用抓住重点,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并通过练习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现分述如下。一、古今对比,掌握不同点古今汉语不同点之一,是古今词义不同。古汉语中有一部分词一直沿用至今,其词义毫无变化,如“寡人”、“妾”;有的词换成了新词,如“曰”换成“说”。但有一部分词,词义发生了变化。如“则有去国怀乡……”的“去”是离开。“永之人争奔走焉”的“走”是跑。对此,提示学生要特别注意,重点掌握,切不可望文生义,造成误解。讲解古今词义对比,可让学生从四方面进行辨析。①词义扩大,如“是女子不好”,古“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今扩大到品德等方面;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妻子”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