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俊珂 《教学研究(河北)》2004,27(6):488-492,507
由于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模式的单一性及其定位带有强烈的专业性与功利导向等弊端,因此,建立人文、科学、创新三重教育目标就成为必然。为实现三重教育目标必须正确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完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育人机制,一要强化教育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二要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为载体,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通过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的双向过程实现了良性互动,促进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改进,促进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对科学的教条式的理解和贯彻却通过重智轻德、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导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失落.未来的教育必然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上达成科学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协调.  相似文献   

5.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 ,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的世纪里 ,语文教育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以人为中心 ,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此 ,教师的教育观念要现代化 ,教育评价要科学 ,教育功能要重人文性 ,教育内容要重科学性 ,教育方法要鼓励创新 ,课程结构要多样化 ,教育形式要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相似文献   

6.
陈瑞  梁富一 《文教资料》2008,(22):154-156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既是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二者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人文教育的缺失现象,表现在:重理轻文的偏向;重实用轻修养的偏向;重知识传授轻人文关怀的偏向;教育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认识不足等.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缺失现象的分析,提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理路:树立正确的大学教育思想和观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计体系;加强文、理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大量开设选修课;完善大学教育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一是构建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三是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四是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文化场。  相似文献   

8.
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作者从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然融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和的途径等三个方面来讨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如下:一是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的大学理念;二是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实践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四是攻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五是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在纠正重理轻文现象的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应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与对抗的现实,导致了科学教育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和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缺失,科学教育被“异化”;而人文教育则由一统天下渐趋式微,高等教育领域中重理轻文、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不容忽视。基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又逐渐结束了分野与抗争的局面转而出现了融合统一,协调并进的趋势。二者融通的逻辑通道首先在于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具有内在的相容性,其次在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既差异又统一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西方科学教育大致经历了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知识与方法教育并重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STS教育逐渐成为其主要特征.近年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对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偏少.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本质、目标、小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一般教育策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郑逸农 《学科教育》2000,(7):20-23,F003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育与人才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新的世纪里,语文教育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此,教师评价要科学,教育功能要重人文性,教育内容要重科学性,教育方法要鼓励创新,课程结构要多样化,教育形式要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才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军队院校虽然也强调人文素质教育,但仍然存在重理轻文、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知识的现象,使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创新意识、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有缺陷。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加强人文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估体系,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加大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力度。  相似文献   

15.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与尊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我们的教育,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协调而健康地育人,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在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今天,加强人文教育尤其重要。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亟须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基础教育中,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改变关门办学、重智轻德、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人的发展的现状,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才能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片面化、表面化、功利化三种不良倾向。科学教育人文化是在科学教育中要整合人文知识、融入人文理念、渗透人文精神,以纠正当下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化、表面化与功利化倾向,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科学教育人文化既是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科学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人文化可以遵循三条实现路径:一是外在整合之道,在科学教育体系中适当增设人文课程;二是内在融合之道,科学教育可以借鉴HPS教育理念;三是实践弥合之道,科学教育需要回归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8.
刘哲玲 《天中学刊》2008,23(1):129-131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着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树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培育人文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素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论角度看,近代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位序发生了根本性转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文和科学的位置调控失序,造成了"人文"的迷失.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人文与科学对立、人文教育异化、人文价值混乱.因此,重建平衡的知识位序,追寻迷失的"人文",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首先应在世界观层面向完整的意义世界开放,在认识论层面向多样认知方式开放,其次在此基础上澄清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三重关系.文学作为"人文"的载体,最适合分担这一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一定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事,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要达到这个目标,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新时期要努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