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世名画     
<正>此图是仅次于徐熙《雪竹图》的一件墨竹杰作。元代的画家有许多人追踪文同的画派,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墨竹画,但没有一件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文同虽是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墨竹的起源之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于唐明皇李隆基。元代张退公《墨竹记》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二说是起于吴道子。元代李在《竹谱详录》中说:"墨竹亦起于唐,而源流未审……黄太史疑出于吴道子。"三说是起于五代时蜀国的李夫人。《图绘宝鉴》卷二记载:"李夫人……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  相似文献   

3.
正罗辰(1770—1844),字星桥,号罗浮山人,临桂(今广西桂林)人。他是清嘉庆秀才武生,工诗善画,山水精于构图,花卉、墨竹并臻逸致。罗辰出生于文人世家,其父罗存理师法董源、巨然,喜作穷岩绝壑、灌木丛莽。由于罗辰一家几代都是诗画名人,故时人对其有"罗氏一门三代风雅,殊为桂林山水增色"之评。《冬景山水图》,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39.9厘米。画面右侧山石  相似文献   

4.
正图28《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一以侧锋笔法画石,等干后罩染淡赭色,罩色时要见笔,以与石头笔法谐调。图29《长风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加上墨竹。墨竹要有风势,以产生意境。图30《长凤剪不断还在竹叶间》作画步骤之三加上竹笋。以双勾法勾染蝉衣,干后以浅绛法着染赭色。竹笋下亦点染赭色,以使画面融洽。  相似文献   

5.
简要地介绍了“扬州八怪”之一,清朝画家郑燮及其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通过欣赏《墨竹图》及画家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竹三段论,结合自身的绘画实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李超墓志》,全称《魏故怀令李君墓志铭》,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刻,清嘉庆时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乔家村。志石高55厘米,宽56厘米。志文为魏楷书,26行,行26字。志文书法用笔方圆兼备,老到浑厚;结体稳重峻美,时有变化。康有为评此志为"体骨峻美之宗"。  相似文献   

7.
正天纵若龙《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刻,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9字。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  相似文献   

8.
《文赋》     
<正>【作品概况】《文赋》全称《唐陆柬之书陆机文赋卷》,晋陆机撰,陆柬之书。墨迹本,无款。纸本,正行草三体并用。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全卷144行,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观典赏析】《文赋》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陆柬之少时读《文赋》就想书写一篇,但怕书法不精"玷辱"祖先一直未动笔,直至晚年才了了自己的心愿。《文赋》是陆柬之行楷代表作,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被称大唐第一行书。《文赋》笔法直逼大王,  相似文献   

9.
《致云夫弟尺牍》,凡18行,每行字数不一,共242字.纸本,纵32.6厘米,横65.4厘米.此札为《宋四家墨宝册》之一幅,原签作《宋黄鲁直云夫帖》.右下角有一小小的"读"字,幅上有明项元汴收藏印17方,清安岐收藏印三方,又有"知颐印记"小印一方.幅前后共有半印三,均为项氏之印,一存"墨林"二字,余两方均存"世家"二字.此札,《墨缘汇观》著录作《云夫帖》,《石渠宝笈续编》亦有著录.  相似文献   

10.
正【概述】《孔宙碑》,全称《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东汉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七月立。碑高241厘米,宽132厘米。碑文隶书15行,行满28字,首行为"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铭"。(见图1)《孔宙碑》是为颂扬孔子十九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政绩而立。碑阴刻立碑关系者姓名。此碑一直立在曲阜孔林内的孔宙墓前,清乾隆年间移至孔庙内。现存曲阜市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1.
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与《得示帖》合裱于一卷,《丧乱帖》8行、《二谢帖》5行、《得示帖》4行,共一纸,总称为《丧乱三帖》.该件为唐摹本,现藏于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纵28.7厘米,横58.4厘米(见下图《丧乱三帖》). 《丧乱帖》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相似文献   

12.
正【概述】《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碑高240厘米,宽110厘米,厚25厘米,隶书23行,每行36字。碑额题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额下有穿,穿下书刻碑文,记述衡方生平,颂扬其为政功绩。碑末刻"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汉碑中很少有书写者姓名,此极为罕见。此碑原在山东省汶上县中店村,现存山东省泰安市岱庙内。  相似文献   

13.
赵孟頫,元代书画家,他的书法绘画成就,在书画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追根溯源,他的书法多从二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其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他的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墨竹、花鸟,笔墨圆润苍秀。赵孟頫作画强调文学和书法趣味,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但他也师法造化,向往自然,写过实景。如团扇《江村渔乐图》,尺幅虽小,但结构层次却十分  相似文献   

14.
正"三希宝帖"的第二帖《中秋帖》,相传是东晋王献之所书。《中秋帖》长27厘米,宽11.9厘米,共3行22个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是不是很难断句?大致是王献之感慨中秋节无法与朋友相见的问候之语。此帖书法古朴厚重,墨色鲜润,笔意勾连,一气呵成。再细细品味那线条的流动,献之挥毫书写的画面恍若可见:或提,或按,或转,或承,无不得心应手畅快淋漓,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归庄的此幅七言绝句诗轴,系纸本,纵86.2厘米,横45.9厘米,凡5行,共36字.此作笔意圆劲浑穆,质朴自然,毫无做作安排之意.但此作较之他的另一些挥洒自如、纵横肆意的作品,其狂放之态未多流露,显得深沉朴厚、舒和遒劲,少超逸之气.顾炎武《顾亭林集》云:"归生工草书,为东吴高士."杨宾《大瓢偶笔》云:"庄草书虚和圆熟."  相似文献   

16.
蓝瑛的《华岳高秋》(见附图),为绢本设色,纵311.2厘米,横102.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左上角分别用篆书、行书署款,下钤白文"蓝瑛之印"与朱文"田叔"印."壬辰嘉平"为1652年,时值蓝瑛68岁.若将他早期的作品《溪山秋色图》,和这幅浅绛山水力作一并赏析,可窥其笔法已从年轻时的清简秀润转为老年时的苍劲疏宕. 《华岳高秋》,描绘的是华山壁立千仞的雄姿和苍秀的神韵.华山,由莲花、落雁、朝阳、玉女、五云这五座山峰构成,堪称天下之险山.  相似文献   

17.
陈霭生 《新读写》2011,(12):40-43
出自李东阳《柯敬仲墨竹》:“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相似文献   

18.
在墨竹教学中,学生在老师引导启发下,找到自己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才能,依据竹子结构特点和墨竹笔墨特点的不同,老师提供不同的指导,为学生创造个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体验墨竹创作,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可能;给学生找到学习的伙伴,提供合作的机会。在相互协作中增长绘画技能,增进师生感情,共同体会学习的快乐,发现对方的益处,形成相互团结协助的精神。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尝试、探究与评价,促进学生对墨竹的干湿、浓淡、节奏、韵律等变化的意趣之美。  相似文献   

19.
书法观典     
马斌 《江苏教育》2022,(5):26-27
<正>【作品概况】《朱巨川告身》全幅纵27厘米,横185.8厘米。唐徐浩楷书法帖。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八月书,白麻纸本墨迹。30行,237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刻本见《三希堂法帖》。【观典赏析】告身就是委任官职的文件,相当于现代任用公务员的派令。徐浩文思敏捷,文辞丰富,下笔快速,书法又好,皇帝诏令的书写常出于徐浩之手。徐浩书法"笔法圆劲,意致娴雅天成,  相似文献   

20.
正《契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杨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府君之碑铭并序》,正书,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石在陕西咸阳北双泉洞。碑高370厘米,宽135厘米,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明赵《石墨镌华》评其曰:"笔法亦瘦劲可观。"此碑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