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真的没有偏见吗? 如果有人说没有偏见,我认为他看这个问题不透彻,或者没有仔细地去看世间的人。我在日本生活。觉得日本人跟中国人的习惯、想法、语言、礼节根本都不一样。所以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当然有不协调的感觉。可是为什么大家不互相理解?中国老一辈的人,看到日本人的时候,就想起战争的事。另外有的中国人认为日本人太有礼貌。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不太有礼貌又很穷。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想法。中国人不是不礼貌,只是跟日本的习惯不一样。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很快,马上跟日本差不多了。但是,中国还有卫生方面的问题、人口的问题等等。这方面希望日本人理解,也希望中  相似文献   

2.
据说,对我们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科研能力,美国人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日本人不可怕,两个日本人很可怕,三个日本人最可怕;一个中国人最可怕,两个中国人不可怕,三个中国人可以不去管他。”显然,在美  相似文献   

3.
随想·巴金     
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扫兴的话:其实中国人喜爱巴老的不多。原因无他,只是中国人不很喜欢真话。中国人更关心有用与否,却不太留心真假。  相似文献   

4.
两难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比如腐败。中国人多数是不喜欢腐败的,但许多中国人一旦自己有事,首先想到的便是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如果官员们当真既不吃请也不收礼,恐怕不少人就会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的事到底办得成办不成。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把西方自由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与中国文化不太相符的东西。踏上中国土地的西方人虽然各有目的,但是他们或创办报刊,或设立学校,或兴办慈善事业,逐渐把西方的自由思想传入中国。魏源等中国人也注意到了西方的自由思想,并自觉不自觉进行宣传。这些自由思想是概括性的,但是为西方自由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不知道诸葛亮的人几乎没有,而知道诸葛亮后裔今安在的人却不多。  相似文献   

7.
所有的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好像都有点不通达,不世故,有点天真。韩国人显得太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叫真儿。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人口仅有中国三十分之一,土地仅有中国一百分之一的小国在球场上一次次击败中国队。  相似文献   

8.
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人永远都是个谜.这其中还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欧洲人,不但到过中国,而且甚至还在那里居住过三四十年,讲起中国话如同讲自己的母语一样流利,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敢说对中国及中国人有了很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幽默到心田     
有人说中国人是最缺乏幽默感的民族。这一点,我不同意,因为我从小发现中国人处处在表现幽默。  相似文献   

10.
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珍视友谊.交友就要成为世交。但美国人却不理解中国人的友谊观.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看待友谊呢?  相似文献   

12.
我不太知道别的国家的人是否有如此强的凑合心理,反正我们中国人有。不信,你去中国四处走走,在很多中国人不如意的地方,他都会说:“凑合吧!”这种凑合心理贯穿于中国人的全部生活。家中生活艰辛,只能勉强混饱肚子,他不去努力工作,却会安慰自己说:“凑合活吧!好死不如赖活着。”面对没有爱情、只有争吵的婚姻,他不会改进或重建,却会说:“凑合过吧!”旅馆不卫生,被子没洗,枕头油口,还有老鼠、蟑螂,墙上的污迹像世界地图,他心中厌恶,但为了少惹麻烦,便自我安慰道:“凑合一夜算了。”于是,相安无事……我真佩服中国人那种满足现状、不急不躁、勇…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人十分重视中国人对他们的看法在日本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想要不看到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都难。日本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这些报道不仅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惟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  相似文献   

15.
朔华 《中学科技》2010,(2):21-21
有段时间,媒体一直在炒作“中国人何时得到诺贝尔奖”的话题。对此,原子核物理学家钱绍钧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即便中国人得到诺贝尔奖又如何?一两个人得到诺贝尔奖并不表示中国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持着运动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健行和征服的"壮志"。现在我们也有了这风气。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豪。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  相似文献   

17.
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人永远都是个谜。这其中还包括像我们这样的欧洲人,不但到过中国,而且甚至还在那里居住过三四十年,讲起中国话如同讲自己的母语一样流利,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敢说对中国及中国人有了很好的了解。是的,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民族,一个既有突出的民族个性、且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与信任     
姚鸽 《语文新圃》2009,(12):14-15
中国的教育是否公平,对这个问题能脸不红心不跳地作出肯定回答的人在中国有不少.但是多数人认为中国的教育是有问题的,甚至一些具有诗人的谈吐和发型或自号某某专家的人们自愿掏出版面费来指桑骂槐,似乎开始信奉卢梭.把教育本身也否定了。  相似文献   

19.
有话好好说     
你可以不关心,不喜欢,不推崇,但你绝对不会不知道中国当代文坛有这样两个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一方面为促进中国人格发展个性化、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也影响了中国人人格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导致中国人人格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求帮助中国人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塑造既有稳定性又有变通性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