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开雁  傅芹 《教师博览》2023,(30):28-30
问题链是引发学生“三学”的动因、载体、资源。基于“三学”课堂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研发问题链。基于“三学”课堂理念,设计研发问题链要秉持关联性原则、境脉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在开发“学材”、设计“学程”、指导学法的过程中设计问题链。通过分解、引导、建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序推进,不断引导学生数学认知水平从现实发展区迈向可能发展区。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主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比较常见,而这些问题教师要提前经过精心的设计,在教学中要发挥一定的作用。问题要以开放式为主,以引导性为主,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性,提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要明确。  相似文献   

4.
“问题串”教学作为“问题教学”的独特实现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年级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问题串”应用于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提升,促进教师教育素质的提升。在数学课堂中,“问题串”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要不断递进,要科学合理,要能展现师生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教学更高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却不尽如人意,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现象比比旨是,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俗话说:“鼓要敲在点子上.”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在点子上.  相似文献   

6.
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上下功夫。 一、要以学生为主体,变讲堂为学堂 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就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字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在“导”字上用功不等于不要讲,而是在“精讲”上动脑筋,在“精讲”上下功夫。凡是…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非常基础的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的问题内容和形式,善于启发和引导,调动学生认真参与,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一、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教师要借助问题来打造吸情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参与。问题情境要富有启发性。教师要提前认真分析学情,经过科学调查,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课前预设时,教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要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自由思考留足“弹性时空”,并预设应对策略,使预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张力”,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语言材料.教师在课文问题设计上,应摒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创设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时空。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最终要体现在教学效率和效果上,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对推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离开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从“教”走向“学”,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建构中,教师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凸显,师生共同走向学习中心课堂的建构。如何走向学习中心呢?如何让教师的“教”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推动着学生学习的进程。从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提出的问题,会改变单向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的课堂提问。教师应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明白教师的“教”仅仅就是起着关键处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学习导向要有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谈课堂提问     
查泽林 《教育艺术》2002,(12):26-26,40
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教学中能变学生被动地“听”、消极地“学”为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学” ,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课堂提问 ,可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即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进行。课堂提问 ,也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一、课堂提问类型1 课前提问 :传授新知识之前 ,提出前节课重点内容问题或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问题 ,既起到复习巩固作用 ,又能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便于组织课堂教学或导出新的课题。2 课间提问 :新知…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一方面是老师问学生,另一方面是启发学生问老师。“问”是调动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前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设计一个好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所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问题中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并在解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三是要使所设计的问题的解答方法能推广到其它情形中去,具有一般性;四是问题具有多种解决办法。要使课堂的每次提问都成为“有效的提问”,教师必须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1郾摆出矛盾。即在新旧知识衔接点上进行设疑激“问”,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认知…  相似文献   

14.
教学机智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课堂应变能力,是将“事故课”变成“优质课”的法宝,也是课堂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条件。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和对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捕捉方面。无论哪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都要做到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做到灵活巧妙,自然和谐,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逐步锤炼出来的。只要教师真心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注重实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10年新课改的洗礼,中学历史教师逐渐确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在作为学生发展主阵地的课堂,学生发展主体的地位远远没有牢固确立,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很难突破“考试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藩篱。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落实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课堂地位,教师备课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设计上来。  相似文献   

16.
李小毅 《天津教育》2023,(21):22-24
<正>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有效联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让问题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必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一、“双减”背景下课堂提问原则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准确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在数学教学中,高效的提问更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对检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老师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全部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学设计很精巧,但教学效率一般,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包办太多,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所以课堂中不妨适当的“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要巧用“留白”艺术.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宗旨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全面发展。三是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四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我在教学实践中懂得了要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改“学生从来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从不能针对教师讲解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其次,要改“经常是教师问。学生答,众生听”。再次,要改“教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只叫优等生只说出正确答案”。凡此种种现状,都是客主错位、教与学错位、授知与育人错位、整体与个体错位的集中表现。我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培养学生爱提问,多讨论,多思考的好习惯,创造民主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划一划”、“写一写”、“练一练”、“查一查”、“说一说”、“想一想”,让更多的爱迪生从我的课堂中走出。最后,要克服“注入式”教学。创造“自主式”,痛改教师一讲到底的顽症,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就要努力实现强化教师角色换位,变“主宰”为“主导”;强化学生地位换位,变“被动”为“自主”。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呢?让他们愿意去思考、积极去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多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多贴近学生设计问题,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紧扣文本本身特点,便于学生走进课堂。在设计课堂的时候,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火力全开。  相似文献   

20.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l老师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少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导”和“主体”一字之差,却有不同的意义,老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老师的“主导”要以学生的主体为依托。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思考少,学生就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意愿,等着老师的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