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出处苏教版必修1第100面,观察与思考【实验1】【实验2】。二、实验原理和目的1.原理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分别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红棕色)和一氧化氮(无色)。一氧化氮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2.目的(1)通过实验证明铜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2.
铜与硝酸的反应以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经探索对课本上铜与稀硝酸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实现了在无氧条件下制备NO并验证其化学性质;实验改进后,现象更直观、明显,且安全可靠、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全国第十二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关于铜与硝酸反应的3例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可连续演示铜与浓硝酸、二氧化氮与水、铜与稀硝酸及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等实验,达到实验一体化的目的.实验具有对比性、直观性、自控性、调控性、操控性、低污染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4.
铜与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氮的含氧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在工业上也有重要应用.针对高一学生转化观有待提高的现状,利用 自制玻璃管、注射器等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改进实验装置,巧妙地将一氧化氮的制备、一氧化氮到二氧化氮的转化、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为一体,具有原理正确、装置合理、操作可行、实验安全、绿色环保、反应可控等优点.此外,该装置还可以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检验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产物,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5.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实验目的是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人们往往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但我认为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两个弊端:由于烧瓶内的空气不易排除,生成的一氧化氮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不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即使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一氧化氮,也无说服力,学生会认为一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如果设计成图2装置,用来做实验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苏教版高中化学(2022年版)必修2中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可利用透明中药袋、注射器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并制作一套绿色化、生活化的反应装置。借助该装置,可以将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一氧化氮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多个反应实验融于一体。该装置具有微量环保、操作简单、反应可控、现象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将生成的一氧化氮收集则可做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相互转变的实验。考虑到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不能采用常规的气体发生装置,从微型、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制取装置如下: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铜与浓、稀硝酸一体化实验的改进装置.此装置还可用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的性质实验、一氧化氮的检验、硝酸的检验、尾气零排放等多个实验.巧妙借助三通玻璃管,该实验装置可以实现浓硝酸到稀硝酸的转化,以及模拟制备硝酸的工业流程,且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现用化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在大试管中进行,反应后几乎看不到一氧化氮的生成(因为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实验现象极不明显,为解决实验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很好,且装置非常简单,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中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按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因烧瓶内空间大,空气多,生成的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所以在烧瓶内看到的是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而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相信是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而易误解为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的,易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产物混淆。经改变反应装置和实验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1实验装置将原实验装置中的圆底烧瓶改为小试管(以下简称试管)。2实验操作把试管配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试管里…  相似文献   

11.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实验目的是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人们往往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2.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教材对这一实验的叙述在实践中都存在以下问题:①按教材所述,不论怎么样操作,该实验都有二氧化氮气体逸出,污染教学环境,损害师生健康;②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在试管的中上部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不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③在实验操作中不能随时终止反应.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我国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演示试验。该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教师们进行了许多改进,但存在着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较大等不足。为做好课堂实验演示,需要设计一种省时、环保的简单装置。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实验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两个重要演示实验,由于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可能造成有毒气体泄漏,不利于环保,生成的一氧化氮(无色)极易被发生器中的空气氧化成二氧化氮(红棕色),从而影响对一氧化氮颜色的观察,不能对反应的进行加以有效的调控等缺点,许多同行对此设计了许多改进方法或装置,但从试用的情况来看,均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装置复杂、操作不便、药品用量大、不利于全班学生观察等。为了达到装置简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和科学思维的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5.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一个典型实验(如图1).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存在着以下不足:其一,由于反应器试管中有空气存在,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立即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很难观察到一氧化氮气体的真实颜色;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是将铜片与稀硝酸放在试管中进行反应。此操作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故难以推断有一氧化氮的生成 ;2 .由于试管是敞口的 ,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 ,故设计如下装置 (如图所示 ) :1 装置如图a .2 0mm× 2 0 0mm大试管b .带孔塑料片c .1.5cm× 8.0cm铜片d .稀硝酸   2 实验步骤( 1)将铜片 (剪成梳子状 )放入大试管中的带孔塑料片上 ,加入稀硝酸至试管口 2cm处 ,再加水至试管口 1cm处 ,塞上单孔塞 (此时…  相似文献   

17.
有些学生在求用一定量的氨氧化制取硝酸的量时,常比理论值小1/3。原因是他们对硝酸工业生产的吸收过程不熟悉,忽视了工业生产硝酸常在吸收反应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为加深对这段课文的感性认识,避免发生本文开头提出的错误。特设计演示实验,其装置操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演示实验。该实验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环境。为适应课堂实验演示,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省时、环保、简单。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反应,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以致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演示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  相似文献   

19.
高一化学第六章有关氮的性质一节,只提到了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转化而无实验,讲硝酸性质时,硝酸与铜片反应的实验中,二氧化氮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性质的认识和理解,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特设计了一套综合实验装置,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正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重难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点。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实验,山东版教材安排了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但因为是非密闭装置,所以有"在通风条件下进行"这一安全提示。因为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最多只是做一个浓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很难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这一现象。为了让学生能通过清晰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推测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