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单独设题考查对联1.(2005年江苏镇江市题)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西游记》:____《水浒》:____2.(2005年湖北黄冈市题)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相似文献   

2.
先看有关《西游记》的几道试题:试题一: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试题二:从下面古典名著中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例《红楼梦》:葫芦僧断案《水浒传》:_______________《西游记》: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试题三: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考查名著阅读的题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样做似乎既能把名著作为考查点,检验课外…  相似文献   

3.
一、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课文后,运用对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概括能力,这也是锤炼学生语言技能的一种好形式,如下题,是针对《核舟记》进行考查的。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①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②上联: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福建泉州市中考题)参考答案: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二、品味语言魅力对联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运用对偶手法,强调两两相对,讲究语言的精练含蓄,这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运用水平的测试。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下联…  相似文献   

4.
<正>对联,俗称对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字艺术,长期流传下来,已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的共同习俗。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联题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它既可以测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综观近些年中考试卷,对联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题型: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名著阅读等结合起来考查。例1.(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对联考查题成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新题型。这种题型能够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述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重视积累、感悟、熏陶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下面结合近两年一些省市的中考题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我国文学百花周中的一朵奇葩。中考通过对联检测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把握以及结合语境运用词语的能力,不仅可以充分展现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样的试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感悟到“语文就在我身边”,激发起他们爱国爱乡的感情。从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对联的考查方式形式多样,要求宽泛,不拘一格,真正体现了课改的精神。现结合2009年各地的中考题,来具体地谈谈这一题型。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它能比较真实、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一种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因而受到了师生们的重视。这一题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2006年第12期上半月“教学大参考”上黄助昌先生《作文评分:到语言为止》一文,表达了这样的作文评分观点:“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并非对学生作政治鉴定,所以应当回归到作文本体,作文评分也就应当以语言能力为标准,且只能到语言为止。”  相似文献   

9.
课外文学名著知识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例如,河南省中考第5小题: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①《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②《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涉及的人物较多,初中生记住最主要的几个人物就行了。如《水浒》中的宋江、晁盖、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对于《水浒》这…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是近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的作者吴承恩约生活于明朝弘治至万历年间。因此,《西游记》中的语言大致反映了16世纪前后汉语的基本面貌。《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很复杂,它是一个多词类、多用途的词。本文拟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的《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对它的意义和用法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即初三)上册选录两篇关于古典小说名著《水浒》的课文。一篇列入“名著导读”专栏,概略介绍《水浒》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一篇选自《水浒》的经典名篇“智取生辰纲”,是新课标指定的精读课文。两篇课文由点到面,互有联系照应,在教学中可视为一个整体。初中语文教科书如此重视《水浒》,是基于一个确凿的事实:《水浒》自元末明初问世至今四五百年来,世代风行,已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伟大名著。有史料记载它在民间的广泛影响:“《水浒》一书,上自名世大夫,下至厮…  相似文献   

12.
刘伟 《教学考试》2024,(19):4-8
<正>“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期栏目我们选择了《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对联:二行格律诗》两篇文章,探究对联的产生及其发展,引发对继承、发扬对联创作的文化传统的思考,结合举例,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纲》在“努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出:“要改进考查学生成绩的方法。”“在考查中,既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在期末考试中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呢?我们对小语第十一册的听说考查作了两种设计。一、设计的依据《大纲》指出:“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考查范围。”我们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始 ,广西招生考试院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新教材 ,对广西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作了新的改革与调整。命题方向是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中考命题方向及其内涵  据广西中考《考试说明》 ,中考命题方向是 :重点考知识 ,注意考能力。其内涵为 ,在考查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注意考查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英语学科而言 ,98、99年在“说明”中阐述的命题方向为 ,重点考查语言基础知识 ,注意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较此前“说明”中“既考查语言基础知识 ,又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考作文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其中关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常见到有关“具体”的评价。何谓“具体”?评判作文“具体”的标准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于评价考场作文中重视“写具体”这一项能力?以近三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为例:《有一种甜》强调对“甜”这一具象味道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讨论和批判,本刊这期发表了鲁迅对《水浒》的一段评语,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这个评语,完全正确。它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受招安”,即投降。原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歌颂了投降主义路线,使它可以用来作为一部有意义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7.
【试题概说】《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语段修改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该类题目具有下述两方面特征:一是知识考查具有综合性。它以所给语段材料为载体,有机渗透诸如病句修改(以下简称“病句”)、语言表达(以下简称“表达”)、应用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标点、别字等知识的考查。二是命题设置具有情境性。与孤立单一的基础知识考查题不同,该类题侧重在整个语段这一语境背景下设置考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辨误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仿用句式"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一个考点。仿用句式指的是依照给定的例句仿写一句话或几句话,它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成了近年来语文高考的热点。仿写题不时出现了拟写对联这种题型。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范围,也属于仿写句式考查范围,是语法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在评论《水浒》的艺术成就时,曾经颇中肯綮地指出:“《永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并无‘之’‘乎’‘者’‘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其本事。”鲁迅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水浒》的人物语言描写是极为成功的。《水浒》人物语言描写,究竟成功在哪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幽默巨制。历代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西游记》幽默的风格,明人陈元之《刊西游记序》称《西游记》是“滑稽之雄”,胡适则说“《西游记》有一特长处,就是它的滑稽意味。”今人也颇有分析《西游记》语言之诙谐滑稽特征的文章,但笔者认为诙谐滑稽不足以表现《西游记》的整体艺术风格。诙谐滑稽偏重外在表现形式,幽默则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既有外在形式的滑稽俏皮,又有深层的居高临下、批判而又宽容的人生观照。滑稽、诙谐、幽默都可以引发人们轻松的笑,但滑稽、诙谐不排除低俗的噱头,而幽默则是一种高品位的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