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4,(2):11-13
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期保持着每年召开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每年发一个指导农村工作的政策性文件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从1982年到1986年,曾经连续5年有过这样的一号文件,对实现农村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今年中央就“三农”问题再次发出“一号文件”,显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2.
朱长根  刘娜 《科教文汇》2007,(7X):129-129,13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农民权利的缺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真正成为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目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耕地,土壤,水,种子,气候和季节的稀缺性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地矛盾尖锐,  相似文献   

4.
《华夏星火》2004,(2):14-14
中国去年粮食生产持续第五年呈下降趋势,一号件提出要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放松城市居住管制以方便民工进城工作等措施。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民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需要突破一个瓶颈——如何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吸收程度太低的问题,而政府应该做的,正是鼓励农民定居到城市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5.
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农民权利的缺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农民真正成为自由平等的权利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十分关心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以后,由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国家所采取的提取农业积累以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并且工业化水平本身还不够高,工业反哺  相似文献   

8.
周军 《华夏星火》2005,(3):22-23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其中农民就有9.3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左右,而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5%。这表明,占劳动力1/2的农业只创造了1/7的产值,而不是1/7的经济量,却要养活占总人口超过70%的农村人口。由此可见,要想使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2005年9—11月份间,永吉县西阳镇下派干部服务团队就全镇及其周边乡镇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番调查和了解,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特点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位于永吉县西部,面积427.8平方公里,地处半山区丘陵地带,林地面积27686公顷,耕地面积4490.8公顷,其中:旱田3627.8公顷;水田863公顷。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农副产品中葡萄、柞蚕、食用菌、山黑猪、粉条等在吉林地区小有名气。镇…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的增长靠什么?靠土地?否!靠资源?否!靠人。靠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农”问题一直困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贯穿在整个历史进程之中。早在18世纪,由于大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整个农业、农村、农民逐步陷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国度里,“三农问题”是个不能绕开的弯。不解决“三农”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田湘红 《科教文汇》2010,(5):191-192
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我国历代和我党重视农民问题的传统,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突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是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之路,这使得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本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九五”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减缓的趋势,而农村税费负担又日趋加重,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也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而受阻。可以说,“三农”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不能逐步解决,势必影响整个经济的平稳发展。本届政府已将“三农”问题列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三农”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西双版纳部分地区贫困的原因,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在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切实维护好农民的经济利益,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是维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顺利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红军 《科协论坛》2004,19(9):18-20
为贯彻落实中央今年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对科协提出的要围绕“三农”抓好科普的要求,市科协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关于服务“三农”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工作重点是:对农民: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对农业:搞好新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农村:积极参与文明生态建设,以科学思想引导群众、创建窗口。《意见》受到市委的重视,市委办公厅以文件形式予以转发。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有它的历史根源性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同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难点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