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长见 《科教文汇》2013,(19):26-26,34
当前,高校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我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当代人才,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的关键。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目前高校思政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综合的视角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问题,首先应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结构分析。本文基于和谐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结构要素构成及其基本方式,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培养过程"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政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思政课的要求,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这是现在高校需要解决问题。本论文主要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进行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希望为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内容。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和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对于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此为重点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校思想政冶工作要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培养具有高素质能将国家引向未来的现代人,关键一环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冶教师队伍。而现实中,思想政治教师主体素质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别和距离是不可否认的。提高思想政治教师主体素质是当务之急,从主体的自身发展而言,主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重要载体,也是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发展的核心基础.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专业素养过硬、思想觉悟及道德修养较高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全方位发挥其"四大功能"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因而高校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做好网络引导、思政教育等工作,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也助力学生形成科学、正确"三观",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重要载体,也是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发展的核心基础.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专业素养过硬、思想觉悟及道德修养较高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全方位发挥其"四大功能"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因而高校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做好网络引导、思政教育等工作,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也助力学生形成科学、正确"三观",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冯莎莎 《科教文汇》2020,(5):101-102
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认识,推动我国工业化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于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工匠精神积极融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程与工匠精神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对于履行教书育人职责、适应思政工作新形势、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既有国家层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层面的因素,还有教师层面的因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要求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自觉提高理论水平、倾情投入教学工作和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0.
李丽娟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I0010-I0010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我国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实现"中国强国梦"的必由之路。此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华儿女的拼搏进取,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不懈努力。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人生价值观、法律道德观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人才的整体水平。当前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未形成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