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来探究中国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表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国画的意象表达进行全面剖析,梳理脉络,探究价值,进一步说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是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和绘画作品来体现的,旨在引导观画者以正确的方式欣赏中国画,提高观画者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分类、风格技法的探索,以及在欣赏中国画作品时线条带给我们的美感,可以看到线条是中国画的最主要造型特征之一,是形成中国画民族特征的重要元素,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中,介绍中国画的民族特色,从中国画作品的画种分科、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者的生活背景三方面论述如何欣赏中国画。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作为古老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画,不但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择中国画欣赏作品时可遵循由抽象到具象的顺序,如从吴冠中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到齐白石关于鱼虫、蔬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第2期《长家园》曾经登载过《86岁吴冠中:进入不了老年生活》一。中说,吴先生因年老画不成大画了,就画了一批小画;因为大多数人看不懂篆字,他便想探索把简体汉字变成艺术构成的新路,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欣赏。吴老把他的这种做法称之:为“衰年变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欣赏教学的确是颇有难度的,尤其是面对非艺术类学生讲授中国画欣赏课程时难度更甚。客观的看待中国画欣赏教学的实际,对于提高高校艺术类公共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中国画欣赏的实际水平,从而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深人开展是有直接意义的。本文从中国画欣赏教学所存在的误区和中国画欣赏教学应把握的重难点谈谈中国画的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作家孙犁住屋的墙上,曾悬挂过一幅吴作人的国画《大漠》.画面上,画的是三头骆驼:一头是近景,两头是远景.说起这三头骆驼来,还有着一段故事呢! 那是1963年的时候,《河北文学》的编辑张庚和金梅到天津市多伦道的天津日报宿舍去拜望孙犁先生.说起《河北文学》封页刊发的美术作品时,孙犁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和肯定,并流露了对吴作人画作的喜爱之情.他说:"吴先生虽习西画,可是中国笔墨运用也很老到脱俗,画风高雅,书卷气很浓郁."美术编辑张庚和吴作人是多年的忘年之交,听后高兴地说:"如果先生喜欢吴先生的画,我可以转达您的意思,请他画一幅给您.不知您喜欢他的熊猫还是金鱼?"孙犁想了想说:"我喜欢先生画的骆驼."接着又称赞说,骆驼忍辱负重,在沙漠里默默跋涉,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王燕华 《文教资料》2012,(12):129-130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学生对于中国画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欣赏中国画,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意蕴"的角度出发,从作品的情感、作品的气息、作品的时代背景三方面,理解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中国画的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欣赏热情都不高.为此,笔者提出了"观感"+"手感"的全方位欣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画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世界绘画园地一朵奇葩。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也就是中国画和其它画种的异同点。而后用传统的“六法”标准对照分析,即可逐步掌握其规律。 先说中国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界瞩目。从大班起学习中国画是最佳时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艺术。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能使儿童产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以在培养幼儿画水墨画时应注重“欣赏观察一体验实践一发现想象和用心创造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中,如果仅让孩子看看画,教师对作品作一简单的介绍,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欣赏效果的。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欣赏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条件等,设计出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幼儿能直接参与的活动,来让幼儿积极踊跃地投入欣赏过程,这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达到欣赏目的是极为有益的。下面例举几种美术欣赏中的参与活动: 1.随画表演:即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摹仿性的动作表演。如欣赏《拔萝卜》时,先让幼儿表演“拔萝卜”的节目,特别要让孩子多做几次拔来拔去拔不动的动作,然后欣赏作品中几个拔萝卜的形象动作、姿态和表情,让幼儿自己评论学得像不像,以加深幼儿对作品中人物的动态的理解。2.指出作品表现的气氛:给幼儿欣赏几幅作品,说出对每幅作品的感受,如感到热热闹闹的,还是冷  相似文献   

13.
吴冠中撕画     
《小读者》2009,(1)
20世纪80年代初期.吴冠中的画作曾以百万港元被人购藏。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吴先生恰恰是在作品走红时开始了撕画。对他这样的大艺术家而言.撕画就意味着撕钱.那是小数目的钱吗?吴先生不是犯  相似文献   

14.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应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则应重点选择美术课本的 6至 8岁的小学生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像《讲卫生》、《沂蒙金秋》等贴近儿童生活且充满天真烂漫气息的画,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容易激发学生产生“我也要画一幅”“我也能画好”的兴趣和信心;像《百乐园》、《太空旅游》等构图饱满且充满天真幼稚的幻想和情趣的画,则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另外,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还要向学生初步介绍绘这些画所用的…  相似文献   

15.
郑鹏 《考试周刊》2007,(43):84-85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前进与发展,人们对中国画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中国画中,笔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画作品的优劣。每一位画家都为此而大下功夫,不懈地努力,追求完美的、个性化的变化,以求立足之地,这无形中也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教学在成人高等美术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每学年都设有国画课的内容。在成人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与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的专业基础相对较弱,平时专业训练的课时量也较少,对于中国画的欣赏也了解的不多。常常看到学生在好的绘画作品前无奈地摇头说“看不懂”,对某些作品却赞叹“画得真细,跟真的一样”等等,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平时只注重训练绘画技巧,缺乏对艺术审美感受能力方面的培养。绘画表现内容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艺术感觉、绘画表现能力、创制能力。其中对艺术感悟,对绘画艺术精神的把握,应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成…  相似文献   

17.
一、没骨画概说 “没骨画”顾名思义,即没“骨骼”之画。其实,这只是与勾线的工笔着色画区别之词。纵观古今, 横看当世,凡优秀的没骨画作品,哪一件少了骨骼?只是不勾线而已,其骨肉神韵自在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一曰静:大凡得享高寿的书画家,欣赏他们的作品总能够从中品味出一种舒缓清逸的祥和之气。其行笔用墨不急不躁,自在从容,这便是在书画鉴赏时经常提到的画贵有静气。以清代山水画坛著名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为例,其  相似文献   

19.
“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用到班级工作中,空白艺术就是要老师在思想教育中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己所思、所悟的空间。那么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如何运用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20.
引导学生正确体会中国画中的“空白”李纯古在中国画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和处理好“虚实”关系,欣赏国画作品时,对画面“空白”所表现的内涵不能在码体会,简单地认为“空白”即空洞无物。这样,既不能深列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景和意境,又不能全面另析和领会画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