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匈牙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的主轴是总体性范畴,对总体性范畴的评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历史和阶级意识>主题思想的评论.  相似文献   

2.
匈牙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是本世纪最具有争议性的一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贯彻在这部著作中的一条主轴是总体性范畴,而其它的范畴包括异化、主客体、无产阶级意识等等,则都与总体性范畴紧密联系着。因此,对总体性范畴的评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历史和阶级意识》主题思想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赋予总体性范畴三种内涵:首先是作为认识方法的辩证的总体;其次是指当下发生的社会历史的本体建构过程,即历史的总体性;其三是人道主义意义上的个体的总体性。  相似文献   

4.
总体,或总体性是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范畴,是卢卡奇一生首先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它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新版序言中,仍然认为此书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恢复了总体性范畴的中心地位"。文章试图在探讨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内容基础上,对其意义和贡献给予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范畴是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批评,一方面是认为他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他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观点背离可唯物主义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考察到底总体性辨证法中的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是否真的有很背离的地方,这也有助于我门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万物 ,只有人才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自人类诞生以来 ,他也一直在不断地认识着自己。综观中外哲学史可以发现 ,对人的存在、价值、位置、意义等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哲学的永恒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哲学就是人学 ,哲学史就是一部探求人之存在的各种状态的历史。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到苏格拉底对人的关注 ;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严的捍卫 ,到康德实现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及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 ;从马克斯·舍勒把人定位为动态的X ,到雅斯贝尔斯对时代的精神状…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是它的辩证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关键就在于对总体性范畴的强调。只有从总体性范畴入手,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9.
科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在这部著作中。主要表述了一种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种理论观点对新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人类思想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辩证唯物主义总体性原理在当代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论述了恩格斯的总体性物质自组织原理(简称哲学总体性原理)在改造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该原理在当代又有了重大的发展。从本体论看,核宇宙已揭示了以核聚变为动力的“宇宙熵”的双向演化的总体机制;从认识论看,哲学熵在信息核能时代是对“宇宙熵”的能动的哲学反思,弄清哲学熵与宇宙熵的同一性和差别以及哲学熵的社会特有的能动性就能更好掌握哲学总体性原理的新内容和时代方法论价值取向。哲学熵与总体性原理相结合必将促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总体结构与方法的信息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辩证法特点有:(1)总体性;(2)历史性而非自然性;(3)一种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批判武器;(4)深受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影响。他的辩证法虽然有缺陷,但是他这种敢于挑战和突破权威的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界定和伸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来坚持其理论的批判性?这个问题始终都在推动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演变,也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走向,即通过总体性思想来解释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历史辩证法。卢卡奇之所以被封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正是因为他是这种理论走向的始作俑者。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同时也是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因而引发了后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种种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不同意《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一文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属辩证法范畴的看法,首先,针对性地举出如下理由:“历史观点”解决的是历史观的问题,把“历史观点”归入辩证法不能显示它的特点;在有关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它属辩证法的必要根据。然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认为:“历史的观点”的对象是人类史,“历史的观点”是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总体性是卢卡奇理论的核心概念,围绕总体性,卢卡奇设置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早期,卢卡奇指出,正是由于总体性缺失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普遍化,必须通过辩证法在历史中的运动消除物化现象,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客二元对立。而无产阶级由于自身天然具有革命性和自足的总体性意识,正是辩证总体性的承担者和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革命力量。在晚年,卢卡奇从对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对二者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界一直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完全对立起来,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一种片面化的误读,并没有结合当时社会历史实际环境来深入探讨阿多诺理论背后所隐含的深意,以及他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内在深刻联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实质上是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一种回归和提升,由于两人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所以才产生了貌似对立但却殊途同归的理论形态.从两人所处时代背景、两人代表理论的实质内涵及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等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二人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阐发与推动.  相似文献   

16.
阶级意识分析是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站在时代和历史的结合点上,阐发和运用反"物化"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建设的重要作用。卢卡奇始终把阶级意识置于总体性与物化的视野之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认识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要实现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总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总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只有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才能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反复强调总体性范畴,从黑格尔哲学中解释总体性的根源,卢卡奇强调哲学要恢复对总体性的认识,总体性是建立在人的对象性活动基础上、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即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的总体性.总体性统一的辩证法也就是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在陈平原先生那里,今天的中国大学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里面还包含着诸多被压抑的可能性,以近百年的中国大学为话题,既是专业研究的延伸,有其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也带有明显的现实关怀.其新著<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叩问了中国大学的来龙去脉,其实是关心现代中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个大问题.在陈平原的大学研究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指一门专业技能,或在分科体系中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而是作为趣味,更确切地说,是作为人的基本教养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教育".只有站在作为教养的"文学"的立场上,才可能给出大学一个总体性的前景,才可能打通百年中国大学的气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