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党为了傾导即将到来的抗日战爭,为抗战准备干部,“抗日紅軍大学”就在原来的紅軍大学基础上,于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在陝北成立。校长是林彪同志,教育长是罗瑞卿同志。到一九三七年一月,“抗日紅軍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軍政大学”(簡称抗大)。  相似文献   

2.
第七章在抗日斗争的洪波中(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我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和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激荡下,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了祖国,在当时党中央驻国统区代表、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相似文献   

3.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前身是红大,即“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一九三七年初改为抗大。校址原在陕北瓦窑堡,后迁至延安。一九三九年,抗大师生分批挺进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十二个分校,在山东建立的是一分校。我是一九四一年八月二十日开始到抗大一分校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中国进入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时期。为赢得民族自卫战争的胜利,调动全国一切可能调动的力量,结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阶层爱国人士的热烈拥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开始公开活动。在祖国西陲的新疆,中国共产党于一九三七年十月在乌鲁木齐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与把持新疆的盛世才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将介石国民党实行妥协投降的方针,他们节节败退,在短短时间内丢掉了大半个中国的国土。中国共产党实行坚决抗战的方针,把自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最前线,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收回了大片国土,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继一九三七年九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华中、华东地区建立了苏北、淮北、鄂豫皖、苏中、淮南、皖中、浙东、苏南、湘鄂赣、河南区等十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东江、琼崖纵队在华南地区建立了东江、琼崖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1936年2月4日来到福州,应陈仪之邀,担任省政府参议。在闽期间,他积极参加福建抗日救亡活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拙作《郁达夫在福建》(载《福建文艺》1980年第6期)曾予以述评。其后,又陆续发现一些史料和郁氏佚文。下面,根据当时史实,再谈谈抗战前夕郁达夫在福州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春,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企图独占整个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是在这个时刻,郁达夫来到了东南前沿的  相似文献   

7.
《黄冈师专学报》编辑部:贵刊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登载有《鄂东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一文。由于作者史料不熟或占有的资料有限,史实和措辞有不准确的地方。现提出两点,共商榷.一,史实有误。其一,文中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李先念重返大别山,率领和指挥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东等地。一九四○年,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一部南下,与五师会合,进一部巩固了鄂东抗日根据地。”这段史实叙述的时间不够准确。一九三九年一月,从延安到达河南竹沟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的严重形势,党中央于八月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会上提出了“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和“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号召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许多艰巨复杂的工作,特别是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分析每个阶段时局的特点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对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斗争的策略,从而在“七七事变”后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自下而上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了抗战前准备阶段的任务。 从一九三五年“八一宣言”我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到一九三七年四月中共中央“告全党同志书”宣布停止内战的目的已经实现为止,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我党对蒋介石三易斗争口号,即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最后“联蒋抗日”。这一事实充分表现了我党审时度势,高度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是革命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范例。下面,就三个口号的背景、实质和效果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戰爭     
一抗日戰爭的開始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從一九三三年開始,到一九三七年四月,僅僅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工業生產增加爲一九二九年的百分之四百二十八,比較一九一三年增長了七倍以上。農業集體化也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11.
“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现代史新的一页。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都经受着炼狱的考验。有的成为渣滓,终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淘汰;更有坚贞单选者成为中流的砥柱,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郁达夫就是在这全民抗战中,用他的全部生命,为国家为民族争得了光荣。早在1923年,郁达夫就对为反对俄国的农权制度而客死巴黎的俄国革命先驱者赫尔岑十分敬仰,他表示说:“我们不做便休,若要动手,先要有赫尔惨(今译赫尔岑)那么的客死他乡的勇气。”郁达夫确是象他说的那样,为鼓舞人民、宣传抗战,而远赴南洋,最后客死异地,以身殉国。郁达夫用生命写下了他最后的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在华北大举进攻,一面又积极策划在上海挑起战争,企图摧毁中国的经济中心,直捣南京,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驻军英勇抵抗,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自三十年代初一直在沪居住的宋庆龄与上海人民一起投身于空前壮烈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为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宋庆龄一贯遵循孙中山“共同奋斗救中国”的思想,勺\·一三”抗战爆发前,她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3…  相似文献   

13.
(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号召,鼓舞了处在日本帝国主义血腥侵略威胁下的全国人民,促进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发动“西安事变”,派兵拘捕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行民主政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全国形势朝着有利于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向转变。一九三七年二月,国民党接受国共合作的建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国革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巩固和平”、  相似文献   

14.
“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在芦沟桥燃起了战火;“八·一三”事变,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再起硝烟。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的呼声中,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之权以应之”。这表明了中国政府捍卫领土主权的正义立场。然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一九三七年八月,我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抗战,狠狠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信心。同年十月,国民党被迫同意我江南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华中敌后抗战。  相似文献   

16.
一、“应该认识认识祖国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北京、天津即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北京、清华、南开三大学合并,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文学院设在南岳。闻一多先生是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我是文学院教育系的学生(当时因为各系学生少,就把哲学系、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学说,科学分析现状而得出的正确政治策略。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党进行艰苦斗争的结果。大体上经历了“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抗日反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前.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个东北军,“绝对拖不抵抗主义”。第二天,日本轻易地占领了沈阳、长春等20多座城市,不过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日寇又发动了“一·二八…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十二月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分析了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制定了抗日战争的根本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发出了“重新学习”、“重新训练干部”的伟大号召。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开始,毛主席亲自领导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我们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我国军队撤离以后,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处于日寇重重包围之中,唯独市区内的英法租界仍保其特殊的“孤岛”局面。自“八·一三”以来,上海大批文艺工作者先后转移到内地国统区、抗日前线或敌后根据地,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便利用这个特殊环境,继续开展各种公开的或隐蔽的抗日文艺活动。“孤岛”文学就是这样产生的。王统照是留居上海坚持斗争的作家中的一员。这时期尽管斗争复杂,环境恶劣,他却思想活跃,创作甚勤。结集此时的作品就有小说《华亭鹤》,散文《繁辞集》、《去来会》,诗歌《江南曲》,译诗《题石集》;还有一些散见在当时报刊上的尚未收集.  相似文献   

20.
孙犁,河北安平县人,一九一三年生。中学毕业后,家贫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北京),并开始创作活动。一九三七年冬,参加抗日活动,后去延安“鲁艺”学习与工作,发表了《荷花淀》等著名小说。解放后,长期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之余,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风云初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