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坛大家     
《教师》2010,(15):F0002-F0002
王充(公元27年~公元100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后。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思想 王充的思想特色是反对迷信,实事求是,用他自己的语言即是“疾虚妄”“务实诚”。强调环境与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后知”的学习论:反对呆读死记,重视实际锻炼的学习方法:反对复古,重视现实的教育内容:反对“信师是古”.提倡问难探索的学风,等等,这些对以后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充留存于世的仅有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为思想武器,依据中国古代的科学成果、哲学理论和王充自身的生活实践,对汉代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倡导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注重实证科学研究方法和彰显理性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教育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充以“疚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汉代儒生们主张的“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并且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论衡》集中反映了东汉初年儒生们的学风,对于认识当时的思想帮助很大。王充在《论衡》中将个人遭遇归于“命”,没有触碰到东汉初年豪强政治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充是东汉时期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是一个敢于与整个虚妄的时代相反抗的大无畏的唯物主义战士。他留下的一部被蔡邕叹为“卓越诸子”的《论衡》,就是他的战迹的纪录。 《论衡》创作的因由,是“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为的是“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以讥世俗。”(《对作》)可见该书主要讲的是哲学。然而,真伪之争,亦即论真实与讲虚妄的矛盾,既是当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斗争的焦点,又是文学论争的核心。事实上,《论衡》中的不少篇子是属于文学批评的文章,而且,王充是文学批评史上  相似文献   

5.
一、王充认识论产生的时代特点王充是我国东汉时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王充生活的时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及其恶性发展的谶纬迷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神学目的论“把宇宙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地创造的,它用“天人感应”论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论,来论证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即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秩序。“谶”是诡称天命、神意的宗教预言,“纬”是对“经”而言,是假托神意、用宗教迷信观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把儒学神圣化。各经有纬,称为“纬书”。“谶纬”实际上是按照统治者的需要编造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6.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相似文献   

7.
东汉前期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王充在其代表作《论衡》中,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用以揭露、驳斥、批判作为统治思想的唯心主义神学所用的“效验论证法”是一种极富战斗力的逻辑方法,在中国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着重从“实事疾妄”、“事莫明于有效,论奠定于有证”、“考之以心,效之以事” 等三个方面分析说明了“效验论证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效验论证法”的提倡和运用不仅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来的进步思想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其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桓谭的博学多才、倡古文经学、反谶纬迷信、说形神生死、论为政之道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位汉代著名思想家。桓谭尊重经验,崇尚理性,不迷信,不妄断,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这直接影响和启发了王充。如果说王充思想是汉代思想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那么桓谭思想则是“黎明前的曙光”,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相似文献   

9.
王充(公元27—约97)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举世公认。然而,他在写作理论上的建树,却尚未得到应有的、合乎实际的评价。王充在其巨著《论衡》中的许多篇章里,对写作现象、主要是实用文体的写作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研究者们竟大多把王充的这方面的成就归入了“文学理论”的范畴,从而使他的写作思想变得十分费解,使他非凡的理性之光变得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0.
汉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虽然生活在近两千年前,那时还没有现代科学,但他从素朴的唯物主义出发,坚决反对谶纬神学,认为天人感应,占卦算命,均是无稽之谈。他反对神化圣人和皇帝,有一句名言叫做“圣者不神,神者不圣”,把圣者和神者严格区别开来,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在今天科学昌明的条件下,仔细推敲、分析和研究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汉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虽然生活在近两千年前,那时还没有现代科学,但他从素朴的唯物主义出发,坚决反对谶纬神学,认为天人感应,占卦算命,均是无稽之谈。他反对神化圣人和皇帝,有一句名言叫做“圣者不神,神者不圣”,把圣者和神者严...  相似文献   

12.
《论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一约97)传世至今的唯—一部著作,为王充积三十余年之力而写成,现存84篇。《论衡》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分析,对充斥泛滥于当时的颁纬神学、世俗迷信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捍卫和发展了古代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对中国的哲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论衡)中,王充从唯物主义的自然现出发,阐述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反对神学迷信,为无神论思想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论衡》一书在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本文谨…  相似文献   

13.
<正>王充(27—约97)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的84篇哲学文集—《论衡》广泛地讨论了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也有许多宝贵的心理学思想。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身心统一观、反对宿命论的人性可变论以及注重效验的认知心理学和学以致用的教育心理学的思想。王充的这些心理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  相似文献   

14.
在谶纬妖妄盛行的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论思想家王充,以其无比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对有神论作了致命的批判。它象黑夜里一盏光芒耀眼的明灯,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带入到一个新的科学的阶段,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是一次少有的贡献。王充的《订鬼篇》,运用“考论虚实”的方法,“引物事以验其行”,说明实有的物体和行事才是可靠与可信的事物,那种不  相似文献   

15.
《订鬼》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年—约100年)反对鬼神迷信,宣传无神论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列为《论衡》第六十五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只是该文的第一段。这段文字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即“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里特别要注意“思念存想之所致”这几个字。什么叫“思念存想”?它指的是想不开、入了迷形成了的某种观念,有点近乎“心中有鬼”的意思。所谓“致”,作导致、造成讲。这几个字是全文的论证中心。“致之何由”以下摆出理由,从疾病、忧惧、见鬼三者因果关系的简单推论中,说明了“鬼”来源于病态的心理活动,对中心论点作了初步论证。最后以“何以效之”承上启下,转入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论衡>一书中,王充对汉代经学教育作了不少批判:教学内容囿于五经,导致儒生学识不博;重师法家法.导致儒生缺乏创新能力;学用脱离,导致儒生劣于治事;迷信权威,导致知识虚妄不实.王充的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充的教师道德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人贵论”基础之上,肯定了教育能改变人性,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反对“信师是古”,提倡“多闻博识”;主张“韦弦之教”、“博达疏通”、“学贵专一”等积极有为的教育观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自学目的:学习本文开宗明义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代词“之”和助词“也”的一些用法.初步了解王充的一些朴素的唯物思想及其进步意义.二、自学提示:本文节选自王充的《论衡·订鬼篇》。王充(公元27—约97),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曾做过几任州郡的属官,生活一直比较贫困,但好学不倦,努力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衡》,花  相似文献   

19.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人贵论”基础之上,肯定教育能改变人性,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反对“信师是古,”提倡“多闻博识;”主张“韦弦之教”、“博达疏通”、“学贵专一”等积极有为的教育观念,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汉代王充《论衡·超奇》是中国古代首篇作者论,其中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作者理论和作者批评理论.王充作者论的核心是“超奇”说,这既是对作者身份的确立和对作者价值地位的认定,又是对作者构成要素的高度概括.我们可从“述”与“作”、“尚用”与“尚文”、“精诚”与“虚妄”、“珍古”与“惜今”等角度发掘其作者意识和作者批评意识,从而为作者批评理论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