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二称 《物理教师》2000,21(2):18-20
自感现象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但自感现象本身却比较抽象,为此现行中学物理教材通过演示实验来介绍自感现象.从教材的叙述过程可以看出,讲好自感现象的关键在于做好演示实验,现有的器材演示效果却十分差,所以做该实验对教师来说成了棘手的问题.实际上,只要我们正确领会该实验的原理,掌握其有关要领,用现有的一些器材是完全可以演示的,虽然效果不能完全尽人意,但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本文就此作一些钱表性的讨论.1实验原理分析 自感现象即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自身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现象,其中“电流变化”包括电流…  相似文献   

2.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湖北省黄冈中学徐辉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2.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关系.教学仪器演示器材于电池8节、演示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只,2.5V、...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交变电流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做交变电流发电机发电的演示实验.将手摇发电机与小灯泡、演示电流表串联在一起组成实验电路.摇动手摇发电机的摇把,学生会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不断变化,演示电流表的指针不断左右摆动.这个实验很形象地说明了交变电流的方向和周期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由于视觉暂留,学生无法观察到公用电网供给的交变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亮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汪木林 《物理教师》2008,29(5):29-29
在图1所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就增加(或减少),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通过该实验演示,就可以得出磁也能产生电,而且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生电流.该实验中演示电流产生的实验装置是编号为J0403的教学演示电流表,演示该实验坐在稍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电流表指针的摆动,近视眼学生更看不清.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看出电流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5.
张慧敏 《物理教师》2009,30(9):17-18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2册“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只能定性的演示安培力F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B、通电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缺乏说服力,所以本人设计了一个利用物理天平来定量测量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下面本人将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改进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实验的实验方法,提出定量探究安培力的实验设计和制作.介绍探究安培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对一些演示效果差、操作麻烦、不易成功的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介绍几例。一、显示微小电流方法的改进在演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等教学内容时,目前较普遍的方法是将切割磁感线的导线和用若干匝粗铜线绕成的螺线管接微电流放大器的输入端,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经放大后通过输出端接演示电流表显示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需要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两端接微电流放大器,使装置复杂;2.需要电池作为放大器的电源,使学生对演示电流表…  相似文献   

8.
1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1.1电流问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 人教版的物理课本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两条导线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物理》(第二册)“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中,讲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热传递”现象.在课本第11面有两个演示实验,其中“摩擦和加热使铁块的温度升高”这个实验要在课堂上演示不大方便,且实验效果欠形象直观,特别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的“热是如何传递”的问题,这一实验无法说明.笔者在反复琢磨后,设计了一种能形象直观地演示热“传递”的实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直观地让初中学生初步认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九义初中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第157页安排了该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是采用一根短直铜棒作直导体,让其置于两根处于水平面的长直导体所构成的轨道面上,并让短直铜棒和两根导轨与电源、电键、滑线受阻器串联,构成一闭合回路,让短直铜棒平行置于一蹄形磁铁开口内.当闭合电路给短直铜棒通电时,则可看到该铜棒受磁场力作用而沿导轨滚动,但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按教材上这样安排,该实验是难以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铜棒较重,且置于水…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电流”一节,课文开始安排了“图4-5有暂短的电流通过金属棒的实验”.该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若能做好该演示实验,就会为本节课的讲述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演示的能见度极小,学生根本看不见文中所述“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最后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相同(图4-5乙)”的效果.无明显演示效果的实验,使相当多的教师只好改演示实验为讲解实验,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长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把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作为一项关键措施来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 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a.在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规格尺寸的演示仪器、仪表做实验。这样,学生在座位上看得清楚,形象直观,便于明白其中道理。如用演示温度计测温度,用演示弹簧秤测力,用万用示教电表测电流、电压、电阻,用演示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等。b.改水平放置为竖直悬挂。在讲解串联、并联电路时,用电路示教板上课,…  相似文献   

1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根 《物理教师》2005,26(2):20-20,22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八章交变电流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中,关于电感、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课本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以说明“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和“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但对于感抗与自感系数、交流电频率的关系以及容抗与电容、频率的关系,教材中没有相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职演示型数学实验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提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演示型数学实验模式分为七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实验,操作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猜想数学结论,教师用实验验证猜想,用严格的演绎推理证明猜想,形成数学结论。  相似文献   

15.
电流的三个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是初中物理课上必做的演示实验,而中学物理实验室没有一个同时能够演示三个效应的仪器。笔根据这二情况。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做了一个演示电流三效应的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节讲述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为了检验这个设想,教材安排了利用电子射线管演示电子束运动轨迹的演示实验,实验说明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洛仑兹力.实验效果明显,但需在暗室中进行才有一定的可见度.能不能利用直观性更强的实物来完成这一实验,让学生看得更真切明白呢?我就地取材,制作了一个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洛仑兹力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谈自感现象的教学羊孝清(物理系)在自感现象的教学中,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有现成的教具,图1为演示接通电源时自感现象的电路.A1、A2为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稳定时,两灯泡发光亮度相同.亦即可变电阻值与线圈的阻值相同.在刚接通电源时可...  相似文献   

18.
电流的化学效应演示实验二则石嘴山市简泉农场中学王振凡关于电流的化学效应,在初三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能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做法,供同行参考。实验一实验器材:直流电源(3伏),硫酸铜溶液(20%)约250ml,碳棒一只(可用一号旧干电...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十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电池”一节介绍了用伏打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的演示实验,若采用发光二极管代替小灯泡,效果十分明显. 一般小灯泡需要几百毫安的电流才发光,在做伏打电池实验时,若用小灯泡来显示电流的存在,发光微弱且持续时间短;而一般发光二极管在电流为3mA时就可发光,正常工作电流仅为10mA,因此可选用正向电压为1.5V的红色或绿色发光二极管,用一只或数只并联来代替小灯泡显示电路中有无电流,能持续较长时间,可达一两分钟,而且更为灵敏.实验时二极管引线较长的为正极,接在钢片上,较短的为负…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其验证性成分多于探究性,且学生的参与力不够,使得演示实验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我们创造性地改变了部分演示实验程序和实验装置,使演示实验学生化,多提供探索性问题,注重分析实验过程及出现的异常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