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企业是在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影响力之后,才逐渐开展并重视文化传播的,其着眼点也在于拥有文化内涵的传播活动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及壮大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而任何成功的传播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传播活动的五要素展开,企业文化的校园传播活动也理应如此.想要挖掘企业文化校园传播活动的影响力,就必须认识企业文化校园传播活动的价值及其意义,明确企业开展校园活动的特定初衷,才能根据大学生受众的社会定位和媒介接触习惯,展开适当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将就企业文化校园传播行为的价值进行分析,为企业的校园传播行为提供明确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2.
肖潇 《传媒》2015,(4):37-39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作为电视节目,应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过程,更需要文化来支撑,而这种传播就是“仪式观”.另外,电视已是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更需要走出去,电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运作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玲 《今传媒》2012,(5):63-64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敏感的消费者开始对冗余信息进行过滤,并对各种形式的推销产生抵触情绪,单纯的叫卖式行为已经不能达到宣传推广与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精神享受与文化消费潮流的兴起,旨在创造具有"尊贵"、"神秘"、"奢华"等神圣般心灵体验的"仪式感"营销方式正悄然兴起。本文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出发,结合现实中的营销案例,分析"仪式感"在现代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众传播符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符号甚至大于语言符号,传播学者研究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由诸如服饰外貌、表情行为等非语言符号传播。其中服饰这种非语言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尤其丰富。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其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服饰负载政治信息,在政治事务中的传播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以个案分析展开研究,以寻求政治人物完善媒介形象、最有效地传播政治信息的某些规律。政治领导人个性化服饰中的政治信息作为非语言符号的…  相似文献   

5.
传播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告知性传播和说服性传播最终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引起受者的态度、行为的改善.思想教育作为说服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原则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说服传播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组织传播中的任务-人际导向、转换-相互影响、领导-成员交换以及组织变革等等行为模型,是研究者对组织传播中的领导者活动观察、理解、分析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企业领导者了解并掌握这些行为模型所蕴含的理论思想,将有助于做好组织传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胡河宁 《今传媒》2011,(4):15-17
组织传播中的任务—人际导向、转换—相互影响、领导—成员交换以及组织变革等等行为模型,是研究者对组织传播中的领导者活动观察、理解、分析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企业领导者了解并掌握这些行为模型所蕴含的理论思想,将有助于做好组织传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关于企业整体状况的综合信息.它表现为企业独特的行为方式。作为企业成员,不仅要知晓角色信息,也要熟悉企业文化。只有达到文化层面的认同.个体才能融人群体之中.成为企业的真正一员。这一群体同化过程.无时无刻不存在信息传播活动。没有传播,同化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吴娟娟 《青年记者》2007,(22):36-37
大众传媒,就是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的媒介组织。而身体文化也就不仅仅是指人类的肉体及其外在的装饰,还包  相似文献   

10.
彼得·F·德鲁克曾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组织,就如他们的先辈必须学习耕作一样".什么是组织呢?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第三版导言中将组织定义为"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信息传播"对于组织的意义,从而揭开了组织传播研究的核心内涵.在美国,组织传播几乎涵盖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方方面面.它所探讨的课题包括组织的结构和概念、人际关系,交流、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等等.  相似文献   

11.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队伍是构成媒介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媒介组织最重要的构成主体.编辑队伍的构成、人员的素质及其选择信息、制作信息、传播信息的行为均决定着媒介机构的工作绩效,决定着媒介物是否能在群雄竞起的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充足空间,并形成媒介物自己的品牌与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李佳 《青年记者》2020,(11):75-76
传播仪式观是由美国的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在“传播仪式观”理论中,传播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①通过传播的仪式观,特定的传播活动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受众在这种仪式下形成共同的情感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杨舒丹 《今传媒》2008,(3):52-54
编辑工作是人类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是优化、净化社会文化信息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编辑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的最后一道关日,其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为鉴,以钟汉良粉丝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为例,考察分析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强集体内部团结,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相似文献   

15.
组织传播可以大体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组织成员在组织内的角色认知,是组织传播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的正常运行仰仗于组织内部信息的有序传播,组织文化则组织内部传播"人格"表现,也是组织对外展示的重要内容。组织外传播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间传播、组织形象传播、组织危机传播。组织形象对组织的意义,主要诉诸于人们的心理。积极开展危机传播,在挽回、修复组织声誉的同时,有时甚至会使组织"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会对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于新闻编辑而言,其是广播电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新闻编辑可以对新闻工作者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使信息的价值充分彰显。在新闻编辑工作当中,为了突显新闻信息的价值,需要对文化传播情况有相应的认识,这样可以推进文化传播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闻传播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YY虚拟社区"满汉全席"频道的线上田野式观察,从传播的仪式观入手,认为传播是作为一个维系社区共识的必要手段,将其看作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选择该小众虚拟社区,尝试从传播的仪式观的角度分析考察其线上组织传播活动,为进行文化研究做一个小切入点,通过对传播、符号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探究传播是否具备创造、维系和改变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丁锐 《新闻爱好者》2011,(10):38-39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一部分个人媒介日益被系统地用于信息传播活动从而演进为标准的新型媒体,即自媒体。作为传播的自组织形式,自媒体是建立在个人媒介基础上、以个人应用为中心的新型个人传播信息系统。类似的概念还有"互媒体"和"新媒体"等。在这种自媒体的传播形势下,滋生出一种新型的文化——自恋文化。自恋文化是以自己为中心、高度关注自己、意识着自己和眷恋着自己.并不断以某种理想标准来改造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金苗 《东南传播》2010,(6):78-80
仪式因其特殊的象征性和感召力自古为各国军队组织所重视。仪式传播作为美军公共事务部门的现行工作项目,被视为一种面向社区公众的公共关系手段,属于典型的军民双方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活动,并依照公共关系理念实现传播和推广。纳入公共关系框架中的美军仪式传播与我军日益注重的仪式庆典有相同之处,但在认识、理念、规模和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文化记忆、形象塑造、价值传播和公众关系四个效果层面对美军仪式传播进行分析,理性探知其公共关系框架下的运行现状和利弊,以求对我国军队的仪式传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詹姆斯·W·凯瑞对传播仪式观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传递观并不陌生,这似乎是美国文化中主要的传播概念及线索。对传播一词的正本清源,使传播的仪式观出现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凯瑞这样论述:"传播仪式的观点的交流,而不是消息在空气中扩散,实际上是说维护社会;也不是表达的是不分享信息的行动,其实是分享信念的表示。""起源和传播的最高水平,而不是传递情报,但保持有序,构建有意义,可用于控制和包含文化世界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