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积极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践,其总体思路是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基本点,以对学生学业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为开发重点(强调与学校“全面发展、主动成功”的办学特色相一致),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做到“高起点”、“高品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课程行政的变革,从单一的国家课程,到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克服了千校一面的弊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既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又能适应地方特点,还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 我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系统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在华东师大课程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框架,开发了满足学生需求的质量较高的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能力,打造了鲜明的学校特色。我校探索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多样化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多元的,校本课程的诞生正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紧密围绕”美育”这一核心主题,设置了以“文明交际礼仪辅导”为主,以“才艺类”、“人文类”、“体育类”为辅的“主从式”校本课程体系。每个门类下设若干个子课题,如“才艺类”下设线描国画和版画、书法、音乐与影视、西洋打击乐、花卉与盆景、编织;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一、校本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学生个性"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7.
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杨素珍认为,国家课程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落实,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发展的需求,但要想办出富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学校,要想实现自己学校所追求的学生培养目标,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契合,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由学生自愿参加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一起构成学校的课程体系。但它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与要求上与国家课程存在不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积淀科学的人文观和荣辱、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有效弥补课程的不足,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改革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留下的空间,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改进评价方式,采用文本评价与实施情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校本课程.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文本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我们将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外来户"在中国大地从发芽、开出第一朵花距今已非短期,期间取得了一些无可争议的成绩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大的表见问题便是理论预设向现实延伸中的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广利 《辅导员》2012,(33):20-21
自2003年启动校本课程开发以来,我校始终围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目标,依托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种资源,开发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彰显了学校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重视个性,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始终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二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研究校  相似文献   

14.
张菊香 《现代教学》2012,(Z1):79-80
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而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成了我校校本研修的研究重点之一。下面以《枫泾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来谈我校如何依托乡土资源,加快学校的课程建设,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班,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各学校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学家提出,国家课程是育人的第一课程,校本课程是育人的第二课程,校园文化是育人的第三课程。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是课程,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呈现等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达成,离开科学合理的课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根基,是扩大自主办学的最新空间。近年来武师附小积极研发、建设、实施学校"六加一"板块特色课程,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扎实、有序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学实践课程建设,应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依托,不断丰富课程的内涵与形式,提升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本文在简要概述地方、校本课程现状,深入探讨地方、校本课程与研学实践课程融合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研学实践课程建设的原则与有效策略,以期为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依托的研学实践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研学实践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