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要重点解决好基本认识、技术操作和深层次障碍三大问题.从政府文件解读,我国的“学分银行”既是学习成果、学分累积和转换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又是各级各类办学单位普遍建立和遵守的教育管理制度.“学分银行”的建设要重视形成需求机制,明确认证服务对象,建设可评定和换算的学分体系,建立与各办学单位特别是与开放大学的密切合作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力快转变管理思维定势和行政管理方式,深化招考制度、教学制度和学分制的改革,促进终身学习,从而帮助“学分银行”清理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各级各类办学单位要主动顺应教育开放的发展趋势,建构起与“学分银行”制度相适应的办学形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习和成才“立交桥”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学分银行制度是目前终身教育的理想形式,在军队开展学分银行建设是时代的必然.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在军队开展学分银行建设会面临顶层设计与试点自行探索建设的矛盾性、认证标准制定的复杂性、认证联盟建立的艰巨性、以及政策法律保障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分银行的建设作为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试点,推进并不顺畅。文章首先分析了学分银行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遭遇的困惑和问题,然后对学分银行中学分的内涵和意义、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学分银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学分银行的建设策略等四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分银行制度是一项内容复杂且涉及范围广的系统工程,各国学分银行制合理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使其发展和盛行起来。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国学公银行的发展情况,我国学分银行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研究层面借鉴其经验,从学分的储存、转换、消费、信贷和结算五个功能模块提出我国的学分银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我国建设一个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加速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北京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产生了一些实践案例。本研究对当前北京市政府推进学分银行建设进行梳理和研究,阐述了北京市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通过研究认为当前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保障不到位,平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认证与转换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缓慢,公民参与率、知晓率低,学分银行公信力低等六个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平台投入,建设智能化学分银行应用平台,强化学分银行运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学分银行知晓度和参与度建设,多维度促进学分银行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开放教育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突破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支撑点。笔者从理解开放教育的概念入手,在论述开放教育与学分银行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以学分存储、学分转换、学分消费、学分信贷和学分结算五个功能模块提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简要描述系统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学分银行不但能促进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拓展高等教育资源,是实现学分互认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学分银行构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基于学分银行的学分互认机制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而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实现全民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终身教育发展目标有力的支撑点。本文针对目前继续教育发展的问题,调研了国外和国内学分银行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建设辽宁省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学分银行”是一种借鉴银行储蓄功能及特点,以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自愿选择学习地点的教育管理模式。“学分银行”制度的完善,突破了“学分互认”的瓶颈,促进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与补充。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学分转换是学分银行制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学分银行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高校学分银行研究与发展是促进知识共享、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措施。学分银行为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快捷、便利、差异化的学习环境。基于学分累积与学分兑换的学分银行,能够实现高校学分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王鑫 《成人教育》2019,(7):85-89
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内容。作者主持了“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专项课题及本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研制工作,并参与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起草过程中的部分工作,从而积累了一定经验,针对学分认证与转换细则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专业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的制定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OOC)与学分银行制度快速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对学分的储存、转换、消费、信货和结算五个功能模块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学分银行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基于MOOC的我国学分银行注册、选课、考核等环节的设计思路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立学分银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如何,是相关各方都关心的。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为主线,基于学术文献、报纸报道和政策文本,梳理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与进展。理论探究方面,从国外经验借鉴逐步转向本土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与构建策略。实践探索方面,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推动、合作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试点探索。理论研究值得深入的领域还很多,成熟典范的本土经验尚未进入期待视野。本研究为相关各方整体了解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进步、实践进展提供了历时述评和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相互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宽口径、多出口、多通道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借鉴银行的某些功能和运行原理,又被称为学分银行制度。地方学分银行作为组织区域学分认证、存储和转换的主要实施主体,应明确目标和功能定位,完成组织架构设计、制度建设、学分认证与转换标准制定、学分银行管理网络平台搭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将全社会每一位学习者在各个人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予以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赋予国家学分银行的职责。既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间断、流动的学习需求,也能够认可和接纳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与国家学分银行共有的时代特质。当前由各级开放大学(省级电大)运营多年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平台,能为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提供诸多先验成果的借鉴。未来获得政府充分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仍需在统一制定标准体系、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如此才会彰显其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属性。  相似文献   

16.
杨兰 《成人教育》2018,(8):14-17
学分银行是我国实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一项教育制度,社会大众对其认识和接受还存在一定差距.学分银行面临着如何树立自己的公信力,使公众信任的问题.从分析学分银行相关利益体着手,从内部运行中的学时、学分的统一,认证标准的权威性,优质的资源提供者,操作程序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以及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公开透明度、教育政策、法制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评价公信力的测度指标,进而为学分银行公信力的建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分银行是一种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制度或教育管理模式,它的产生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可以分别从近代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找到背景渊源,这些依据为学分银行的存在和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每一种理论在学分银行的构建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多元智力理论是学分银行的起源基础;人本主义理论是存在心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是构建策略;创新教育理论是持续保障;终身教育思想是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8.
学分银行制度是国内当前高校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策略,是教育部以建设现代化教育体制为目的而设立的.但是,因为学分银行制度刚颁布不久,各层各面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其所带来的影响难以设想.所以,本文针对学分银行制度中的纰漏进行解读并做探究,并依据对应的相关文案和试验结论,从对应的文献、能力掌握、影响趋势,目的是为了提升国内学分银行的执行水准,来实现较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学分转换。鉴于此,需要从学分转换对接体系、学分转换评价体系、学分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构建学分转换体系。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间门户之见和体系内发展不协调的环境里,筑起了普职教育互认的藩篱,同时也带来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通道的拥塞。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衔接机制不畅、横向沟通保障不力,致使受教育者难以享受便捷、畅通的职业教育服务。只有借助学分银行系统强大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化功能,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职业教育才能摆脱现实发展的困境,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