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道题不妥     
《全日制十年制校学初中数学课本》代数第四册第199页第26题是: 证明:若方程mx~2-2(m+2)x+(m+5)=0没有实数根,则二次方程(m-5)x~2-2(m+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题有欠妥之处,从证明过程可以看出。先从第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得出m的取值范围。 4(m+2)~2-4m(m+5)〈0,m〉4。再计算第二方程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2.
这道题不妥     
下面几题,散见各习题集。罗增儒等同志来信指出题有错误,汇集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初中课本《几何》第二册第67页17题,我认为是道不妥的习题。现对这道题谈点看法,以供商榷。原题是:“已知:△ABC,AD是高,且AD~2=BD·CD。CD。求证;∠BAC=90°。”教材中只给出题目,没有图形。根据题设作图。  相似文献   

4.
去年九月号贵刊发表的《“商不变性质”新授课练习设计》匠心独具,读后受益不少。但我认为其中有一道练习题的设计不妥,录后妄议,亦就教于龚老师。原题:“6、填写下列各题的商和余数。900÷200=( )……( )(900÷10)÷(200÷10)=( )……( )(99÷100)÷(200÷100)=( )……( )这三题的余数分别为100、10、1。因为这是三道有内在联系但又是独立的计算题,练习后,学生会产  相似文献   

5.
题目:已知a、b、c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三边,tg1/2A=tg~3 1/2 C,sinBcosC=sin(C-B),并且a、b、c、成等比数列,试证明△ABC是正三角形。有一本书给出的解答提示如下:“先由已知条件和A+B+C=π导出B=1/3π,再由余弦定理证明 a=c,则△ABC是正三角形”。其实,这道题是不妥的。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根据以上提示猜测其证明过程为: 由已知 sinB·cosC=sin(C-B) 得 sinB·cosC=sinCcosB-cosCsinB化简得 2sniB·cosC=sinC·cosB ①  相似文献   

6.
一道习题是:“一半圆形红盖半径为O.5米,求周长”.学生解答时,大多将其计算为“0.5×3.14×2÷2=1.57(米)”(2πr÷2),而不计算为“0.5×3.14×2÷2 0.5×2=2.57(米)”  相似文献   

7.
这道赛题解法不妥□朱家海(贵州威宁县哲觉中学553115)1992—1993学年广州、洛阳、福州、武汉、重庆初中数学联赛试题的第三大题是: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顶点是C,它与x轴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A和B.(1)若点C的横坐标是3,A...  相似文献   

8.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试题第2题:单质A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B,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9.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都记得这首歌谣.其思想性姑且不论.认识价值总是不容置疑的—考试是学校教育中个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考试是师生间智能与品格相互影响与促进的综合性运动过程、占其中心位置的便是命题.研究命题过程之规律性及其基本原则.可视为促进试科学化的关键之举。我们常看刊考试后的这种场面.师生一片埋怨与责难.个中缘由大多与命题有关.现实告诉我  相似文献   

10.
<正>在解题过程中,从局部看,每一步都是严谨、规范的,但从整体审视,其结论存在瑕疵,甚至错误,而且极其隐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这样一个棘手问题,现整理成文,与同行一起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案例呈现案例1在平面内,|AB|=4,P,Q,满足k_(AP)·  相似文献   

11.
谈考试命题     
一、该谁命题一个学期一次期考,还有一、两次阶段性的平时考试。这几次考试,该由谁来命题?有些学校是由教师命题;有些学校由教导处或教导处委托另一班教师命题。一九五八年以前,凡是月考期考,均属任教老师命题。有些学校自搞学习竞赛以后,教师命题无形中变为学校行政命题。有些学校,至今尚未扭转这一作法。每到考试,仿佛不是考学生,而是老老师。往往临考前十分钟、将油印好了的题目,给老师看。就在这时候,这位教师因某几个题目未教到而目瞪口呆,那位教师因某个地方未着重讲而忧心忡忡;还有的教师为题目出错、印错而焦虑不安……久而久之,形成这么一种风气:教师在考前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复习,甚至采取猜题目的手段。弄得教师、学生都不安然。这样抓出来的成绩即使很好,也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很不巩固。积例成习:平时放松教学、学习,考前大抓一把。学生似乎也掌握了规律,相信老师有几大法宝,完全依赖老师来指导复习。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总的来说,拟得较好,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材。在解答这些题目时,我们发现第一大题第2小题设计得不够严密,提出来以供商讨。原题为:辨识下列十个成语,完成2—3题。①舍生取义②白虹贯日③作奸犯科④负荆请罪⑤青出于蓝⑥厉兵秣马⑦劳苦功高⑧图穷匕见⑨诲人不倦⑩完璧归赵2.从文言课文看,对上述成语出处判断有  相似文献   

13.
有一道精彩的试题,不仅解法多样,而且包含多种基本图形,可以衍变出很多美妙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91年全国小学升学语文试题精选与导析》(安徽少儿出版社1992年版)发现,吉林省扶余市语文考试卷有这样一道题:先读下列三句话,再做下面的题,从每个括号内选1个答案,打“√”标明。(1)在旧社会,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粗暴地要把春天吹跑。(2)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变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3)北边的秃山挡不住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厚,也挡不住它。  相似文献   

15.
江财波 《物理教师》2005,26(3):3-43,45
笔者认为 2 0 0 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第 1 4题有问题 .[原题 ]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 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 α F β G α 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 β Q β R α 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 ,则(A)Q是G的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全国高考语文第1卷第二大题是阅读一段文言文(《宋书·孝义传》)回答问题。最后一个小题(第19题)要求选出“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所供选项为: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高考历史(江苏卷)有一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在考试结束后被许多师生质疑为超出《考试大纲》(简称“超纲”,以下同)。这两道题是:选择题第9题:以下关于保路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A.有绅商参加的群众性运动B.范围遍及全国各地C.是收回利权运动的前奏D.为武昌起义提供了组织准备问答题第31题: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俄)联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答案要点】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苏维埃…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语文考试,尤其是研究语文考试中的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及其评价,关乎着对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的再认识;关乎着对母语教学特点的再认识;关乎着对语文学科课程结构及相关策略的再认识。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应该根据判卷是否依赖阅卷者的专业标准,是否受阅卷者的个人倾向影响来区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性试题因其评分客观而得名。它的标准答案在  相似文献   

19.
语文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一、要以大纲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的依据,它系统地全面地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首先应以大纲为准绳,体现大纲对小学生的要求,不得超越大纲,否则教师无所遵循。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考试成为课改的焦点问题:怎样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命题才能真正发挥考试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以上思考,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命题的原则与方法:一是语文考什么?二是语文怎样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