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音乐教育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力量”的整体价值和意义,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陶)台心灵和塑造人格的作用。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就是因为旧的音乐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目的。一、教师的审美修养是基础首先,要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并在自己的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为学生树立美的榜样。一是要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合乎逻辑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郑喜燕 《黑河教育》2014,(12):72-72
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快乐音乐课的亲身体验,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表现甚至创造与创新等能力,通过音乐审美与表现,塑造真善美的心灵,养成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质。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当前推行的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提出了"地方和学校要结合地方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一种对"人"塑造的工程,它可以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以及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和谐的教学形式具有启迪、激励、唤醒、净化的作用。或许,这是对音乐教育性质一种最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就是一种自学的审美过程,贯穿着审美因素,以能让学生产生美感,作为评估一节音乐课优劣的最高准则。而且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正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发掘其独特作用,才会实现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把美育作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过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并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提高少年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熏陶让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常言说,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认为"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然后是教书.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去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作为中学音乐教学,则应首先确立育人的教学观念,并以此指导教研教学活动.孔子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立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塑造中,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规律,使音乐教学在全面培养人的索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揭示美的规律,探索美的本质,并以审美感受的特殊形式实现人类的自身塑造.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文章从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观,音乐教育有促于道德与美育的和谐发展、智商与情商的协调发展、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0.
音乐具有独特的功能,能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音乐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整和人格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范畴,音乐是使人达到完整的人,即人之本性的人和人格健全的人;是构建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开发直觉思维进而增强与抽象思维相配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可以唤起人的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人格获得升华.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以艺术教育为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修养.旨在从整体上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既有职业专业知识与科学研究能力,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的高素质新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曹仁方 《文教资料》2009,(34):84-86
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培养人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已成为现代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从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发挥的前提入手,通过阐释音乐教育美育功能的主要表现:美化情感、塑造德性、开发智能和保持身心健康等,并指出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发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学音乐欣赏课应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突出其音乐艺术的特点。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通过潜移默化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从美育的高度进行音乐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把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贯穿在每堂音乐课之中,使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与塑造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审美体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激励和整合人格的力量。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审美体验价值”的新观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且在审美体验中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审美体验的价值,是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为了使生命活力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涌动起来,实现审美体验价值,音乐课堂教学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感受与鉴赏(即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苗飞 《教师》2013,(10):10-10
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个体文化的成果——人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就是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辐射,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是美的种子播种者,是美的花朵培育者,为了种子能发芽并茁壮成长,花朵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生完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的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应当把对"人"的塑造,对人格的塑造作为最主要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材选用、教学模式,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这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现阶段培养适用于基础音乐课教育人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为了平常小事、小摩擦,在短短几天内采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自己的4位同学杀害。这起轰动全国的恶性案件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教师被誉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如何塑造人、培养人,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笔者认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应该围绕“以人为本”的主题,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体现在音乐课堂中,应该用音乐带去更多的人文关怀。音乐教育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