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作品及题解习作例文《海滨小城》写广东省靠近海边的一座小城的美丽景色。滨,水边;海滨,靠近海水的地方。海滨小城就是靠近海边的一座小城。二、解疑举要1.下面两个句子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小城好象笼罩在从天际飘来的一片片红云之中”。“红云”比喻凤凰树开的红花,“天际”说  相似文献   

2.
《海滨小城》这篇习作例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可分为美丽的海滨和整洁的小城两个部分。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色彩美丽,寓情于景,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习作例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概括地描写了一幅海滨小城的迷人景色。这是依偎在浩翰的蓝色大海边的一座小城。蓝色的大海张开她那广阔的  相似文献   

3.
海边拾趣     
生长在海边,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日照属海滨小城,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位于黄海之滨,隔海与日韩相望。她以独特的近海优势、诱人的金沙滩、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来客。沿海边而建风格各异的欧式景观房,宽广的金沙滩,茂密的国家森林公园,与大海南北同向连成一体,形成绵延的海岸画廊,吸引着全国及世界各方游人来感受日照之美,大海之美。学习生活之余,常与同学或家长到海边散步,赤脚在沙滩上  相似文献   

4.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它通过写海滨和小城的景色美,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四个特点: 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文按先总、后分,再总述写。“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这一句,先总说海滨小城的地理位置,然后紧扣“海滨”与“小城”来分别描述,最后总述:“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文章同时还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叙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层次清楚,  相似文献   

5.
[课例简析]《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显得更加美丽.海天辽阔,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6.
语文第六册第34课《海滨小城》(习作例文)是一篇层次清楚、描述确切的记叙文。它以课题为主线,先写海滨,再写小城,介绍了小城的美丽景色。课文共6个自然段。前三段写海滨,后三段写小城。第一自然段,首句“我的家乡在广东,是海滨的一座小城”点题,交代小城所在地点。接着用“海也是蓝的”着重写了大海的颜色。后两句,一句写了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7.
《海滨小城》是一篇习作例文,写的是我国南方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课文分为两部分,作者抓住“海滨”和“小城”景物的特点,按照空间位置的转换进行描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乡的热  相似文献   

8.
《海滨小城》是一篇描写海边城市美丽景色的文章。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画面中领悟写法。一、启发想象,进入画面先从整体入手提问:课文写了海演的哪些景物?(大海、海面、海滩),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庭院、公园、街道)。再要求学生逐段阅读,启发他们想象画面: 展示海景图。让学生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的景色最美?重点体会大海、天空的色彩。从海边的沙滩上躺着的贝壳,到靠岸的捕鱼船队,体会作者是怎样由静到动来展示画面的。作者集中摄取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个镜头,表现了小城美丽而又整洁的市容,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这三个特写镜头所再现的典型形象。小城的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树叶香气飘逸,花开如云。这是小城庭院的镜头,要突出叶绿花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滨小城的特点 ,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 .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会用“每逢”、“甚至”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具 :录音机、幻灯机等。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二、配乐范读 ,整体感知海滨小城的美。1 .交流对海滨小城的初步印象。2 .概括海滨小城的美在它的海滨和小城。三、配乐默读 ,边读边画 ,给文章分段。1 .讨论分段。2 .过渡 :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海滨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10.
海滨寻宝记     
"埃里克,你想到海边捡贝壳吗?"我最小的儿子从被单下面探出头来,擦抹着睡意朦胧的眼睛,问道:"几点了?妈妈。""马上就6:30了。"我低声对他说道。今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家庭海边休假的最后一天,我丈夫和大儿子、女儿宁愿晚上待在海边很晚,也不愿意早起一会,去欣赏海滨美丽的早晨。埃里克和他  相似文献   

11.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有很多途径,其中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学重点是个重要的方面,现以《海滨小城》为例谈具体做法。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的大背景下细致描述,使小城显得更加美丽、玲珑,海天浑然一体。根据文章的写景特点,可抓住以下重点进行教学。   一、抓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篇课文在描写海滨景色时运用了一系列表现色彩的词。如“蓝色的”大海、“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军舰、“灰色的”海鸥、“白色的”云朵等。可这样进行教学: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勾画…  相似文献   

12.
正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相似文献   

13.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文章通过对一座海滨小城美丽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  相似文献   

14.
巧用挂图     
我们在同心县城一小听了从北京请来的佟老师讲《海滨小城》,深得教益。 一进教室就见到醒目而又整齐的板书“海滨小城”和一幅自制的教学挂图,解题时老师指着挂图说,大海与陆地相接处的小城,便是海滨小城。在讲“浩瀚”一词时,他手指挂图上的大海,只见海水茫茫,波涛翻滚,还有棕色的机帆船,银灰色的军舰,飞翔的海鸥。佟老师说:整个大海的这种无  相似文献   

15.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也只有一个中心,因此文章的各个部分或段落都得围绕这个中心来写,面不应当出现与此中心无关的其他“部分”。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海滨小城》(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34课、六年制第七册13课)时,也要体现这个原则。从题目上看,“海滨”与“小城”这两个名词是前者修饰后者,核心是小城,只不过是处在“海滨”的一座“小城”而已。从内容上看,前面的三个自然段确实是写“海滨”的,不过是站在小城“街道的尽头”向  相似文献   

16.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  相似文献   

17.
海滨小城     
学一学 题目:《海滨小城》是小学六年制《语文》第七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描绘家乡美丽风光的记叙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展开描绘,抒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陈小花 《大学生》2012,(6):46-47
每年三四月间,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伴随着热带略显燥热的海风,台湾南部的小城垦丁就会掀起一股音乐的浪潮。这股浪潮有一个很炫的名字——"春天的呐喊",这便是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春呐"音乐节。台湾许许多多的乐团都会云集到这个海滨小城,在小城一个伸向太平洋的半岛上,伴着海风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表演。数十个小型露天舞台会同时拉开摇滚的序幕,持续时间长达3天之久。  相似文献   

19.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  相似文献   

20.
以读促写仿中有创──浅谈《海滨小城》的教学通辽市交通小学张淑霞《海滨小城》这篇习作例文,生动地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整篇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得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是小学生初学写作的典范。教学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以读促写,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