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魏书生,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推崇。这当然有危害,因为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地方化、区域化的培植,而非拿来主义,否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有人对其全盘否定,鸡蛋里挑骨头,说魏书生打着"民主"旗帜,实施"专制"路线,是放大应试教育,戕害学生身心,是自我标榜,是奴性教育。于是乎冷嘲热讽者有  相似文献   

2.
偶然翻阅《晏子春秋》,读至晏子语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掩卷沉思,感触颇深。这是指事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有着不同的显现方式。有的变化不尽如人意,而有的变化却受益颇丰。万物一理.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变化。首先,教育对象不断变化,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变化的.我们面对的永远是新生代.不可能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去一一对应。我们  相似文献   

3.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化,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将礼仪教育提升到真善美的高度,让学生的身心真正在礼仪教育中受益,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要涵盖"尊重"与"人"的双重概念;在礼仪教育的环境创设方面着重向有温度、被尊重的环境发展;在礼仪教育的活动设计方面要突出活动的创新;在礼仪教育目标上落实到"真"。唯此,才能促进学生向着"真善美"发展,从而达到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真善美是当今社会价值观念追求的最大交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实现自我超越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保证,而思政教育也将对真善美的诠释和引导作为永恒的主题。真善美在思政教育中作为力量形态而存在,真具有真理性,善具有价值性,而美则是艺术性的体现。本文着重于对真善美的力量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思政课教育对真善美的诠释和教育要点。  相似文献   

5.
刘志田 《辅导员》2013,(4):45-45
<正>偶然翻阅《晏子春秋》,读至晏子语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掩卷沉思,感触颇深。这是指事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有着不同的显现方式。有的变化不尽如人意,而有的变化却受益颇丰。万物一理.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变化。首先,教育对象不断变化,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变化的.我们面对的永远是新生代.不可能有现成的教育模式去一一对应。我们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爱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写照,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这同样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呼唤.教育之"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使学生心中有爱,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有真爱.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一生中最纯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大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可以说教育让生命之花盛开。如果学校能在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追寻真善美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好玩"的乐园,那将会是一所极具魅力的学校。以"真"来实践德育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真善美的属性表达,在内容向度上表现为真理性,在目的向度上表现为合德性,在精神向度上表现为审美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真善美的三种价值尺度,蕴含了真善美的统一规律和价值追求,其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价值内化与外化,生成机理包含"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双向转换,客观基础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古人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相似文献   

10.
"真"的认识价值,"善"的道德追求,"美"的愉悦需要是"好"的教育制度之基本价值。"真善美"有机统一既是"好"的教育制度的基本特质,也是"好"的教育制度的永恒追求。"好"的教育制度为师生赋值、为学校定规、给教育赋形。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教育属于第二个层次的关于精神、灵魂、生命的教育,是中外教育理想家们的追求。美是事物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真善美教育的实施有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晏子看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水土异也",而实际上"橘"和"枳"属于不同的物种。但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子的这一论断无不闪烁着古人反逻辑辩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真善美的统一:“三生教育”内涵新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善美是存在显现的不同纬度。真首先是一个存在问题,然后才是认识论、逻辑学问题;善首先是一个生存问题,然后才是伦理学问题;美首先是关涉如何生活的问题,然后才是美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真善美是生命存在的真善美,是“此在”显现的不同维度,即生命之真、生存之善、生活之美。而且,其必然体现于“三生教育”中,具体可表述为:生命教育求真,生存教育求善,生活教育求美。“三生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橘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但时常会有一些贩卖橘子的商贩将"橘子"写做"桔子"。"橘"与"桔"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样写对不对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中的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橘"一般都写  相似文献   

15.
华中师范大学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是一本推陈出新、切合时宜的书。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对"语文教育美学"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美的建构"。一、美的语文教育理念:继承、扬弃、更新的"三级跳"彰显了美学探寻的创新美本书在理论上的一大亮点是著者囊括中外,融贯古今,对东方美学的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方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美学的真善美同一的理念等作了准确的提炼;并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就是真善美的教育。《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畅谈审美与人生的“审美教育谈话录”。奋发向上、永不停息地追求真善美,是歌德对青年诗人的忠告,也是每一个现代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本文中笔者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在家写的作业明显不如在学校写得好,我拿着孩子们的作业翻来覆去看,想不出原因。不认真吗?那不认真的根源是什么?这两天学习《橘颂》,介绍了《晏子春秋》里的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笔者一边读,一边看着摇头晃脑的孩子们,想起"学生"这样的词和身份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是在教室中出现的,到了家里,他们就不叫学生了,身份就变成了"孩子"。  相似文献   

19.
潘永辉  梁燕玲 《文教资料》2008,(18):107-108
以德治班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基础性原则.以德治班的教育原则,可以界定为"以诚为本,爱字在心,严字当头".真善美是统一的,所以以德治班同时也意味着以真治班、以美治班.以德治班、以真治班、以美治班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就是借助于真善美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追求宇宙人生之善、宇宙人生之真、宇宙人生之美的一条基本教育原则.真善美的统一,必然会造就出高素质的个体和集体.而把以德治班作为主导,和谐地融会进以真治班、以美治班,就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高明的教育管理艺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需要重建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知识教育十分必要,而进行真善美综合知识教育,历史学是最适合的。在历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知识教育,第一是利用历史学的科学功能对学生进行求真的教育,然后要利用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和艺术功能对学生进行"为善"的教育和审美的教育,告诉他们以历史上的道德楷模和英雄人物为榜样,树立起美好的人生理想,培养好的道德操守,从而改变社会风气,重建民族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