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赞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然而,时过境迁,几十年后,竟然有人提出了异议:移山不如搬家。“移山不如搬家”论者或许是认为搬了家,门前就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这多么省事呀。但遗憾得很,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难以行得通的。为什么呢?因为困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你离开了山可能会遇到水。水也能阻止人进出,莫不是又要搬家吗?除了山,除了水,地球上还有沙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非常重视智商的研究,并把它作为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然而,这种“智力说”却无法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学习尖子,进入社会后却“泯然于众”?为什么有人在困难面前能一如既往,而另一些人却一反常态?为什么有些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人际关系却依然很好;另一些人严于律  相似文献   

3.
山水画是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感情的。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唐代张把这一艺术体验加以理论化,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辩证地解决了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造化与心源的关系,这是山水画创作的根本规律之一。写景是为了“寄情寓象”、“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这就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包括“立意、诗意、情感”等方面。要使自己的画进入有“意境”的境界,立意尤为重要,有人把它作为主题思想来理解,这是片面的。主题思想是画家要显示给人…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它如果不能治愈别的疾病,至少能够治愈人类的狂妄自大的病。大自然不得不使人类意识到他自己的分位;在大自然的背景里,人类往往可以意识到他自己的分位。中国绘画在山水画中总是把人画得那么小,原因便在于此。在一幅名叫“雪后看山”的中国山水画中,要  相似文献   

5.
生活离不开等待,等人,等车,等分配工作……一生中总有那么些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等”很平凡,可仔细思考,却独具意义;等的行为十分单一,然而等的过程却可以折射出它丰富多彩的内涵,这就是“等”的辩证法。“等”可以把短短十几分钟拉长得像十几年,也可以把一个多小时缩短成弹指一挥间。时间的量度是一样的,可对于人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不善于等的人左顾右盼,心急如焚,时间好似有意同他过不去。他不仅备受“度秒如年”的煎熬,还白白放弃了一个自我提高的好机会。善于“等”的人心平气和,他们或看书,或背诵,或记录,“等…  相似文献   

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自唐高祖受隋禅统一天下至哀帝退位,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对中华民族本体及周边国家形成了重要影响。国画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产物,山水画尤其是水墨山水画,作为承载中国文人精神、表现文人气象的主体,是国画重要的分支。唐朝是水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破墨山水画的初创,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所以唐朝水墨山水画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唐文化及艺术学界研究的重点。对唐水墨山水画重要组成部分-破墨山水画发展问题的探讨,成为唐朝水墨山水画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几乎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必修课或重点课。英语考试,自然也就成了各种考试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学生乃至学者,他们的语言知识可能已经“达标”或相当不错,可是在与外宾交际中却常常难以相互沟通。要么听不懂或张不开口,出现了说的“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要么字面也懂,就是不懂其义;要么言谈不合时宜,误会时有发生。比如,在中国,询问一位朋友的工资收入常表示对其关心。然而,到英语里,H ow m uch is yoursalary?往往被认为是无礼。虽然这句话在语言形式上没有错误,但是讲话人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  相似文献   

8.
珠穆朗玛峰的著名是因为它突破了山的平凡,以令人尊敬的海拔凌驾于万山之上;尼罗河的著名是因为它突破了水的平凡,以令人尊敬的长度傲视世间万河;班得瑞的著名是因为他突破了音乐的平凡,以“世纪之音”的称号畅行音乐世界。他们之所以璀璨亮丽,都是因为一种精神——突破。突破,是成功的奠基石。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缺乏的国家,可是它为什么会成为经济强国呢?因为突破。日本十分重视创新突破,所以它的综合国力才步步提高。当世界正沉迷于跳舞的热潮中时,日本却首先突破,发明了跳舞机;当音乐风靡于世时,日本抢先突破,发明了卡…  相似文献   

9.
看,裸辞人     
祼辞与祼奔有点儿类似,在外人看来都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劲头,有点儿类似大神的行为--但如果你没弄好的话很容易被周围人理解为神经病的“神”。当然,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周围的人视为有病。外人可能并不能理解祼奔爱好者的内在心理,但我想他们自己是清楚的,要么为了赚眼球,要么为了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要么是为了行为艺术献身……总之,你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话,你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敢一丝不挂了。  相似文献   

10.
水墨山水画的数码三维表达的意义在于,采用数字技术的方式研究和探索中国山水画艺术,以数字化的三维虚拟空间作为水墨山水的创作媒介和平台,从而开辟中国山水画创作和审美的新视野.这些研究包括:中国水墨画风格的纹理技术;基于动力学技术的动态云、水;基于风力动力学和植物生长机制的动态树.基于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山石树木建模技术等内容,它丰富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视觉表达方式,有助于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探索新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山水画"水墨为上"色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绘画重视色彩的运用,山水画出现初期也遵循“随类赋彩”的法则。中唐时期,王维始用“水墨渲淡”。自此,以五墨代替色彩的“水墨画”和兼用平涂和晕染的“着色画”共同发展。宋以后,水墨画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山水画形成“水墨为上”的色彩观。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代玄学思想的影响、墨的发明以及水墨画的绘画形式与古代文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心境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12.
禅宗和王维的水墨山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的王维以禅入画而作“破墨山水”,对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从王维的生平思想分析入手,阐明禅宗对王维的人生哲学、艺术思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禅宗对王维水墨山水画风的形成及其对中晚唐水墨山水画的出现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一个渴望却义难以追求的梦。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想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放弃“人世”.想在“庙堂”之上建立一番大作为: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独特的理想——“出世”,喜欢在山水田园之中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背景(一)语文教师可以做什么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让人尴尬的事情。其一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到位。他们对作品中细腑隋感的表达,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是无法理解,当然更很少因共鸣而感动。他们不能理解《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为什么那么朦胧含蓄,他们不理解《荷花淀》中水生嫂的手为什么会被苇眉子扎破又为什么会不动声色的吮干血迹,他们也不理解安娜最终卧轨自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已为青少年所熟悉。但对于国歌仅仅会唱是不行的,还必须能深入地理解它。由于时代的差异,由于学生不了解这首歌的历史环境和产生的过程,他们难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产生真切的联想,也难以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6.
时下,打开电脑上网浏览,《一本男孩子必渎的书》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十有八九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要么把它上成“一个男孩子的读后感”教学,要么把它上成《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渎课,对课后问题“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为什么?”的回答也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7.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以及丰富的理论著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影响着中国画坛。一、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及特点文人画也称土夫画,它的名称是宋代苏东坡最早提出的。史书记载当苏东坡看到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时,即被他清新文雅的格调所折服,王维的山水画作品一改以往勾线填彩的古法,线条浓淡相破,水墨渲淡,清新雅致,这在唐代是技法上的创新,苏东坡对此称赞道:“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真士夫画也”。士大夫阶层为什么会加入画家队伍呢?在宋代,中国土大夫阶…  相似文献   

18.
人人都有故乡,人人都会思念故乡。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情结。对故乡的思念,各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然而,在爱家乡这一点上,大家的出发点都是殊途同归的。赵娟同学对故乡的深情,表现在她对故乡的一山一水的深深的眷恋之中。作者首先引用台湾乡愁诗人席慕蓉的一首乡愁诗,道出自己离别家乡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后引出对家乡山山水水的回忆。作者写山,把家乡平淡无奇的山与名山相比,意在写出它的平凡但正因为平凡,在她心中却显示出不平凡的地位。作者写山,写山的品格,写山的美丽,写山的丰饶,大山孕育出孩子的聪颖;作者写水,写水的秀美,写水的…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会遭遇失败。明智的人会接受失败,把它看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然而,作为师长的我们却屡屡剥夺孩子们失败的权利。我们要么用语言,要么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失败是一件羞愧的事,只有最好的表现才能赢得我们的夸奖。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是人们十分习惯的话语,也是最能启迪人们思维活动的话题.然而,当把这样的话题转向教学舞台、转向对我们教学的思考时,我们却经常能感受到对“为什么”的熟视无睹,对“为什么”的缺乏思考,对“为什么”的认识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