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受控评价是2008年英国课程评价中引入的新评价模式,它将逐渐取代课程作业成为GCSE考试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的多维度实施控制和过程性评价兼顾了开放性与封闭性,增加了评价的效度与信度,更增添了人文性.值得我国教师和评价机构借鉴.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这些特点以及传统学科固有的评价方式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和传统学科的学习评价一样,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即便是有些教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其在评价操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文章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希望能为工作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应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评课结果的质量控制线和搭建多元、透明的评价信息平台,形成课程选择与课程评价的联动机制;通过采用累积满意性的评价方式和构建生成性的评价标准,形成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联动机制;通过使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平等互动和创建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联动机制;通过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和倡导开展质性的教师评价,形成教学水平鉴定与教师发展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教学的“指挥棒”。音乐课程评价包括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教师音乐教学评价和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评价。当前,我们所运用的学生的学习音乐评价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评价结果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动态的过程性评价。3.评价形式只是教师考核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感罟和对结集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教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原则有多元化评价、个性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教师评价的内容有课程开发设计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反思能力、教学工作量等,其具体操作程序是建立评价领导小组、初步面谈、收集信息、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档案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确定好评价指标的内容、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自评与他评的关系,并将长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理工类专业文学教育课程在评价方式上普遍存在单一化、简单化现象,导致教师教学的投入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文学教育课程形同虚设。优化文学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可以从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开放性评价与封闭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强化激励性评价四个方向进行。各课程在具体实施中需要作出更符合课程性质与要求的探索与运用。  相似文献   

7.
邓敏慧 《英语广场》2020,(11):91-93
2018年发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教师在课程考核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目前《综合英语》课程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现状,本文提出教师应该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并提出新的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其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对教师的课程理解发挥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的作用。评价教师的课程理解不能采用单一机械的符合性评价方法,而需要综合考虑教师课程理解的特点,在认可教师自我评价优先性的基础上,遵循自在与他在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和动态多样性原则,努力追求教师在践行课程理念和精神的同时获得最大化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哲学解释学是以理解为核心话语的,它的理解观为思考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哲学解释学看来,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是以教师的“成见”为前提和基础的。教师通过与课程设计者“视界融合”,以“对话”为途径实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课程评价过程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活动,教师成为被动的参与者或评价的对象。但从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教师都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且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都为教师成为课程评价主体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通过增强认识、提出要求、赋权增能的策略,教师可参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评价。教师参与课程评价,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提高课程评价本身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课程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当代教育论坛》2008,(15):123-125
教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原则有多元化评价、个性化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教师评价的内容有课程开发设计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反思能力、教学工作量等,其具体操作程序是建立评价领导小组、初步面谈、收集信息、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档案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确定好评价指标的内容、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自评与他评的关系,并将长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园本“超市课程”实施过程中,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开发了课程评价工具——“小护照”。“小护照”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儿童对话实现,本质上是协商对话、互动发展的过程。“小护照”评价贯穿园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双方的对话性、评价过程的伴生性等特征。实施“小护照”评价,有效促进了儿童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生发。  相似文献   

13.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以目标与过程并重为价值取向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效果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均具有积极作用.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以N师范学院为个案对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教师认可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并开展了过程性评价的尝试,但在实施中存在评价主体对过程性评价认识浅表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对非智力因素关注过少、评价结果反馈存在"供需差距"、评价的"发展性"和"个性化"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一些对当前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园本"超市课程"实施过程中,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开发了课程评价工具——"小护照"。"小护照"评价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儿童对话实现,本质上是协商对话、互动发展的过程。"小护照"评价贯穿园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双方的对话性、评价过程的伴生性等特征。实施"小护照"评价,有效促进了儿童的学习、教师的成长和课程的生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程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防教师"的高厉害测试,是依赖于教师深度参与、基于课程的评价模式。其评价任务设计直接来自于课程标准和课程材料,依靠预制性的等值性任务检核学生在所学内容上的一般性成果。并通过持续的评价提供关于教学和学习的具体信息,从而为教学的决策提供证据。基于课程的评价,本质上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支撑点。实施基于课程的评价的过程,是教师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得以体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重视开展形成性评价.但在实践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主要存在三种误解.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剖析形成性评价的本质特点,澄清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结合实际讨论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形成性评价:加强对教师的相关知识培训;将新兴评价方式引入形成性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借鉴新一代测量理论改进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针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标准和实操文本。按照教考分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采用全员评价方法,实现了对学生和教师教与学的效果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分类加权方式,得到评价的控制方程,实现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总评价,其中的分项数据亦可以分别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等进行单方面评价,找出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课程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评价的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对于教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应试教育理念下,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于“区分性”的缺失。美国在总结并反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发出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试图通过阐述这一全新的制度与理念,以期对我国教师评价具体实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评价知识作为开展课程评价活动的内置基础,其充足性、多样性、适宜性直接关系到课程评价活动的开展效果.参照加文·布朗(Gavin T.L.Brown)等人提出的教师评价素养金字塔模型中有关评价知识的内容,结合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的特点,编制了《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知识调查问卷》,并对江苏省3070名幼儿园教师展开调研.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知识存在内容不全面、数量不充足、实际效用低等问题,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知识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课程评价意识相对薄弱,职前培养体系中评价课程缺失,职后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基于此,我们应唤醒角色意识,建构幼儿园教师评价主体身份,以学定教完善评价课程及教育教学方法,并建构完善实践导向、研学旨向的职后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然而,与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还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