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室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呼之Fl:“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已绝矣。乃以余资置葬具而瘗(yi)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  相似文献   

2.
邑人     
邑有乡人,素行无赖。一日晨起,有二人摄之去。至市头,见屠人以半猪悬架上,二人便极力推挤之,遂觉身与肉合,二人亦径去。少间,屠人卖肉,操刀断割,遂觉一刀一痛,彻于骨髓。后有邻翁来市肉,苦争低昂,添脂搭肉,片片碎割,其苦更惨。肉尽,乃寻途归,归时日已向辰。家人谓其晏起,乃细述所遭。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崇朝之间,已受凌迟一度,不亦奇哉!  相似文献   

3.
口技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请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欬。内外动息俱冥。至半更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日:“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  相似文献   

4.
小官人     
太史某翁,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出自堂陬(z u)。马大如蛙,人细如指。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襆(f ),乘肩舆,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眼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竟造床下。白言:“家主人有不腆之仪,敬献太史。”言已,对立,即又不陈其物。少间又自笑曰:“戋(ji n)戋微物,想太史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太史中馁,不曾诘所来。āúō译文:有个老太史,白天躺在书斋里看书,忽然看见一支小小的仪仗队从堂屋角落里走出来。仪仗队的马只有青蛙大小,人只有手指头大…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 《现代语文》2005,(12):48-48
北直界有堕龙入村,其行重拙,入某绅家。其户仅可容躯,塞而入。家人尽奔。登楼哗噪,铳炮轰然。龙乃出。门外停贮潦水,浅不盈尺。龙入,转侧其中,身尽泥涂,极力腾跃,尺余辄堕。泥蟠三日,蝇集鳞甲。  相似文献   

6.
问说     
这段文字谈的是关于求学勤问的道理。强调了真能好学就要勤问。因此,我们学习既要勤学,又要好问,学业才能有成。  相似文献   

7.
西僧     
云杰 《现代语文》2005,(12):48-48
两僧自西域来,一赴五台,一卓锡泰山。其服色言貌,俱与中国殊异。自言:“历火焰山,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凡行必于雨后,心凝目注,轻迹步履之;误蹴山石,则飞焰腾灼焉。又经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削壁插天际,四面莹澈,似无所隔。又有隘口,可容单车,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然。”僧言:“途中历十八寒暑矣。离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西土传中国名山四:一泰山,一华山,一五台,一落伽也。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文殊犹生。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老。”听其所言,亦犹世人之慕西土也。…  相似文献   

8.
牧竖     
蒲松龄 《现代语文》2005,(10):48-48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 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 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 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 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 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 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 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 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 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 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 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 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 之,气已绝矣。今有豪强子, 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 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 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 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 戏耳。  相似文献   

9.
堕甑不顾     
汉桓灵间,巨鹿人孟敏,尝负甑堕地,不顾而去,可巧泰与相值,召问敏意,敏直答道:“甑已破,回顾何益?”泰见他姿性敏快,亦劝令游学,果得成名。  相似文献   

10.
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 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 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 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 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 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 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 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 付道士。道上拜谢,谓众曰:"出 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  相似文献   

11.
义犬     
云杰 《现代语文》2005,(11):48-48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舟上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辑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  相似文献   

12.
1.1子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注释】①《论语》原来没有篇名,后取篇首两字为篇名。②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指孔子,以下皆同。曰:说。时习:时,按时,名词用作状语;时习,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或演习)。③亦:也是。说:通“悦”,高兴、快乐。④朋:“同门曰朋,同志日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yùn):怨恨,恼怒。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相似文献   

13.
孔子论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相似文献   

14.
目中无人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网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先秦《吕氏春秋》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十分想要得到金子,一天早上,他穿好了衣服,往卖金子的市场走去,看人拿着金子,抢了就跑。那人便被差役抓了起来,问他说:“人都在你眼前,你竟敢抢夺别人的金子,这是为什么?”他回答差役说:“我的眼中根本就没见着人,只有金子呀!”迷失在黄澄澄的金子中,连这么大的一个人都看不见,财迷心窍就是如此,想要得到财富是要靠自己努力才对,怎可在众目睽睽下抢劫呢?…  相似文献   

15.
16.
高听     
王茹 《现代语文》2005,(4):12-12
有蛇名高听,常闯入巨蜂房中,尽收其毒。乃出伏道旁莽中,伺人而螫(shi)之。已,尾其人至于宅近处,缘未末而窃听之。闻其家有哭声,谂(shen)既毙,乃悠然去;否则愤愤,复集毒螫人如初。--刘元卿  相似文献   

17.
郑人买履     
韩非 《现代语文》2004,(1):16-16
郑人有且(将)置(购置)履(鞋子)者,先自度(量)其足而置(放在)之(指量得尺寸的标志)其坐,至之市(古代贸易聚集的场所,似今之集市、市场)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即前所说的尺寸标志)。”反(返)归取之,及市,市罢(散),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先秦韩非《韩非子》译文:一个郑国人在集市上买鞋,挑好样式后正要买下,突然发现在家中量好的自己脚的尺码忘了带来,连忙放下鞋往家中赶。等他拿着尺码,气喘嘘嘘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郑国人没有买到鞋,垂头丧气地往回走。熟人问他为什么不在集市上用自…  相似文献   

18.
熟能生巧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汝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宋欧阳修《归田录》——译文:宋朝大臣陈尧咨虽然是进士出身,却是十分喜爱射箭并且技术不凡。一天他在自家门外练习,中靶的箭相当多,十支中有八九支射中,自己大为得意。环顾四周,发现一位卖油的老…  相似文献   

19.
请君入瓮     
周兴(唐代人)用法深酷,或告兴与邱神责力通谋,武后命来俊臣鞫jū之。俊与兴方推事,对食,问曰:囚多不承,当置何法?兴曰:取大瓮,外以炭炙zhì,令囚入中,何事不成。俊如其法,因起言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瓮。兴惶恐叩头服罪。译文:周兴和来俊臣俩人关系不错,都是在武则天时期靠整人而当上大官的。在一宗谋反案中,周兴被人告发参与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讯周兴。来俊臣来到周兴家中,周兴设宴款待。酒席上,来俊臣请教说:“审案时,犯人常常不服罪,对此,你有什么高招吗?”周兴当即回答:“这很容易!将一只大缸反扣在地上,缸边摆上炭火,命令犯人钻进…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与评析     
【翻译】三月 ,仁宗诏令全国各州县设立学堂 ,实行科举取士的新制度。此时 ,范仲淹想要恢复古代劝人向学的风尚 ,多次上书建议广设学校 ,以力学务实为根本。仁宗诏令身边的辅臣们共同商议此事 ,于是宋祁等人奏道 :“教育不以学校作为根本 ,士人的德操不了解乡里 ,则不能做到名实相符。有关主管官员及其部门在制定衡量人才的标准时仅用语言是否有声病作为准则 ,则学习的人专门致力于死记硬背 ,这样就不足以培养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人才。参考古今各家有关教育的学说 ,选择其中最适合当今实际需要的教育方式 ,莫过于让学生们都在本地的学校中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