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球天地》2012,(10):64-64
网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赛场上激烈精彩的对抗,更有珍贵美好的情缘。2010—2011年,中网连续两年为众多因网球结缘的情侣在赛期举办盛大的中网集体婚礼,留下一段段动人佳话。中网保持了这项传统,继续与KAPPA携手,为广大热心中网赛事的网球情侣送上甜蜜大礼。  相似文献   

2.
邱友益 《网球》2012,(10):152-153
网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赛场上激烈精彩的对抗,更有人与人之间珍贵美好的情缘。2010与2011年,中网连续两年为众多因网球而结缘的情侣在赛期举办盛大的中网集体婚礼,留下了一段段动人佳话。今年中网保持了这项传统,继续与KAPPA携手,为广大热心中网赛事的网球情侣送上甜蜜大礼。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升级之后,得到网球各界的鼓励和肯定。重新提出将中网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目标,赛事组织者显示出了充足的信心,国内外剔除了之前的质疑,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国际网球组织不断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网球运动的宗旨出发,从中网在亚洲网球运动的地位来讲,中网具备了晋升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潜质。中国的国情、举办地的城市背景、中网的赛事结构、中网的硬件条件、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几个方面,都是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网球赛事的可行性因素。而阻碍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的因素包括中网文化底蕴不足、中网档期安排不佳、中网赛事奖金吸引力欠缺、中网营销状况不成熟、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落后等几大因素。其中,中网文化底蕴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和经营,也许不需要"四大满贯赛事"漫长的一个世纪,但是确实需要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网公开赛用短短的五年时间.将自己升级为亚洲顶级的综合性网球赛事。升级后的中网将成为一张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体育名片,是后奥运时代北京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龙头赛事。龙头赛事自然要与优越场馆和硬件条件相匹配,成功举办过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自然是首选。而为中网服役过五年的光彩网球场,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动态     
《网球》2012,(10):166-169
北京奔驰与中网再签三年赞助协议 8月28日.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召开了首席赞助商签约新闻发布会。在现场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奔驰”)再次签约成为中网首席赞助商。与以往有所不同.此次北京奔驰与赛事签订了三年的赞助协议,合作将延续至2014年。由此.北京奔驰将连续8年以首席赞助商的角色鼎立支持中网。中网与北京奔驰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自2007年起.北京奔驰一直与中网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一次签约未来3年的赞助协议.今年尚属首次。这足以说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网已经成为亚洲地区设置最全、级别最高、参赛球员最多的综合性网球赛事.如此巨大的进步不仅在专业网球圈内有目共睹,其商业价值更是得到了赞助商们的高度认可.中网已经成长为一名充分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更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网球公开赛。 九月上甸开幕的中网的“天时”绝非上佳。中网比赛开始的时候,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美网正打得热火朝天,而在中网男子赛事刚刚结束的时候,代表国家荣誉和网球水平的戴维斯杯即将开始。在这两大赛事的夹缝之中,参加中网比赛的球星很难保证能够以最佳的状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网四岁生日,与网球强国动辄上百年的职业网球史相比,中国开展职业网球的时间还显得太短。中网举办之初,曾将目标定位向"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发展,如今虽然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网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在短短的四年间,无论是从参赛选手、赛事组织、场外活动,还是从赞助商踊跃加入,观众素质的提高……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中网在一步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元老不老     
刘彤 《网球》2013,(12):106-107
每年金秋十月在中国网球公开赛落幕之后,北京还会迎来一项传统赛事--北京国际元老网球邀请赛。这项赛事由北京市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创办,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承办,它并没有中网那么璀璨夺目,也没有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球星出席,但它却拥有自己的一众忠实拥趸。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球爱好者都会汇聚于此,在国家网球中心的祥云气膜馆里一较离下,以球会友。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7,(10)
从9月8日开始,倍受瞩目的2007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式开赛。本次中网公开赛项目分为ATP男子单打、ATP男子双打、WTA女子单打、WTA女子双打和ITF国际青少组,赛事总奖金将达108.5万美元。作为本届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白金赞助商,索尼爱立信一如既往地为这项赛事提供了大力支持。同时,索尼爱立信还通过将系列创新举措带到网球赛事中,吸引更多世界女子网球巡回赛(WTA)中的名将参加此项赛事,相信将会使今后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变得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serra  陈功 《网球》2007,(11)
继中网女子升级为四大皇冠级别赛事之后,几乎与奥林匹克网球中心启用同时,中网男子赛事也成功地升级为10站"500  相似文献   

11.
9月24日,女子网坛的顶尖高手在北京网球中心争夺中网桂冠,气氛紧张激烈。而在北京市朝阳公园网球中心,同样是网球盛会,洋溢的却是轻松时尚的气息,由上海通用汽车携手中国网协联合打造的"我为网球狂"2006雪佛兰业余网球大赛正式启动。这项赛事最"疯狂"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孙海光 《新体育》2004,(11):16-17
9月10-26日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可谓恰逢良机,就在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会夺金之后,国人对网球关注点数大增之时。事实也正是这样,很大一部分票都是在奥运会后卖出的。这项据说有可能永久落户于北京的职业网球赛事,对中国网球的发展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首届中网是否取得了赛前既定目标?16天的赛事结束后,不妨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12,(9):142-142
CRT中网级别联赛 主办单位: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中国网球协会中网级别联赛执委会 赛事性质:中国业余网球分级赛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10,(5):148-148
2010年4月15日,中国网球公开赛第一次官方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格里拉会展中心举行.中网热线400-707-6666正式开通.同时Kappa-CRT中网级别联赛.中网校园行活动也正式启动,2010中网推广大幕就此拉开。Kappa-CRT中网级别联赛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国性网球分级赛事。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4年第一届中国网球公开赛诞生以来,5年风雨历程,起转蛰伏,中网已经成了北京甚至中国的一张名片。住中国的大型商业化体育赛事中,中网不但是名气最大、口碑最好的赛事之,更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中国市场经济体育赛事转型性尝试和探索的使命。2008年第五届中网意义非凡,它既是中网在光彩路1号北京网球中心的最后一次亮相,同时也是2009年中网升级以前的最后一届比赛。也难怪会有球迷推测,吸引了大批 ATP、WTA 顶级球员的08中网,将是一届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比赛。开赛前夕,我们走访了中网赛事核心团队中的两位最关键的人物,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宾先生和董事、总经理张军慧先生。  相似文献   

16.
FILA签约中网     
《网球天地》2009,(10):120-120
在中网比赛即将重燃战火之际,全球时尚体育品牌典范FILA宣布,正式成为2009-2010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指定供应商。双方的合作将不仅包括网球专业包等竞技运动用包,还包括等时尚休闲用包.FILA有权生产并销售印有该赛事标志的各类包产品。FILA中国高层表示,2009年是中网全新升级后的第一年.FILA将凭借丰富的国际赛事赞助经验.配合全新升级的中网比赛.为赛事整体的提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京城网球热     
邱友益  刘彤 《网球》2012,(8):120-122
经过4年的锤炼,中网级别联赛成长为中国业余网球赛事的翘楚。华北赛区历来是中网级别联赛的重中之重,每年的参赛规模和办赛能力在各大赛区中首届一指。作为中网级别联赛的战略合作伙伴,《网球》杂志连续第二年承办了华北赛区的比赛。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09,(8):120-120
随着中国网球公开赛升级成为皇冠明珠级赛事,与中网相伴三年之久的KAPPA网球拉拉秀品牌也迎来了自己破茧成蝶,全面创新的升级之旅。  相似文献   

19.
《网球天地》2013,(11):48-48
9月26日,IBM与中国网球公开赛联合宣布,IBM正式成为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白金信息科技赞助商。作为一项刚刚跨入十年的领先网球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朝着更加以人为本和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希望为广大球迷、球员和教练提供更加卓越的体验。此外,中网还致力于成为具有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顶级赛事。通过采用IBM的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技术,中网可以更加快速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球迷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期待一项赛事,一项在北京新增设的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而随后郑洁法网突破、李婷/孙甜甜雅典夺金无疑使中国公开赛的人气陡增,中国网球的热度瞬时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当随着首届中网的举行和结束,我们需要对这项至少还要在北京举办9年的赛事有个更清醒、更客观的认识了。现在不妨一起"透视"一下首届中国公开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