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美网系列赛在赛事理念及积分规则等方面的革新举措进行研究,发现美网系列赛以金钱至上为理念,以自身积分规则为杠杆吸引世界明星球员积极参赛,同时诸多变革举措为中网及系列赛提供了良好借鉴。中网及系列赛应加强自身规则制定,网球文化培养,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中国网球运动的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中网及系列赛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网球公开赛。 九月上甸开幕的中网的“天时”绝非上佳。中网比赛开始的时候,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美网正打得热火朝天,而在中网男子赛事刚刚结束的时候,代表国家荣誉和网球水平的戴维斯杯即将开始。在这两大赛事的夹缝之中,参加中网比赛的球星很难保证能够以最佳的状  相似文献   

3.
邱友益 《网球》2012,(10):60-65
在这个横跨中秋和国庆的超长假期中,一年一度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再次拉开战幕。作为美网后最大的一项综合性赛事,中网的重要性和精彩程度不容置疑。《网球》杂志照例收集了中网的各类资讯,为前往国家网球中心观赛的球迷提供方便舒适的观赛体验。  相似文献   

4.
数字     
《网球》2007,(10)
0世界第4达维登科本赛季至中网后收获的冠军数。10因为美网期间罗迪克和达维登科先后加入,故"斗牛十连败俱乐部"呼之欲出。其他俱乐部会员为:冈萨雷斯、尤兹尼、休伊特(11连败目前最高)。  相似文献   

5.
邱友益 《网球》2011,(10):82-91
由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李娜等巨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再加上全新打造的国家网球场,2011年中网早早就吊起来网球迷们的胃口。根据惯例,《网球》特别收集了与中网相关的各种资讯,为球迷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观赛体验。  相似文献   

6.
邱友益 《网球》2012,(9):126-128
8月15日,2012中国网球公开赛面向全球盛大开票。作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今年中网吸引到了包括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特松加和费雷尔在内的多位ATP顶尖球员前来参赛,加上强制参赛的世界排名前50的女单选手,如此豪华的阵容让众多新老球迷期待不已。2012中网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场宏大的网球盛筵即将开启,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年中网票务部门又为广大球迷准备了哪些新的惊喜。  相似文献   

7.
王继宏 《网球天地》2011,(11):29-31
带着新科美网冠军的光环,萨曼莎来到了北京。而我也在“认识”她三年之后等来了面对面专访的机会。更为特殊的是,这次专访是在悠视网(UUSEE)设在中网的明星访谈室进行的,我充当的则是嘉宾主持的角色,访谈还通过网络进行了实时直播。  相似文献   

8.
东欧玫瑰     
姚昆 《网球》2013,(10):145-145
截至美网之后,谁是今年WTA单打夺冠次数仅次于小威的选手?哪个国家的选手是近年中网赛场上的"爆冷专业户"?ATP电脑排名体系下的首位世界第一,以及巡回赛中的头号富翁来自何方?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个平时也许容易被忽视,在网坛影响力却不容低估的国家:罗马尼亚。  相似文献   

9.
选择美网,还是选择被俗称为“大美网”的美网系列赛?当美网系列赛进入第二个赛季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浮现在美国网协和球员们面前。就球员而言,美网的分量显然超过之前一系列热身赛,即便如美网前参加了4项热身赛并3次夺冠、顺利拿下美网系列赛女单冠军的克里斯特斯,也坦言自己根本就不是为了争取美网的双倍奖金而在系列赛中全力以赴。换言之,与124岁的美网相比,只有两岁的美网系列赛还没有在球员脑海中形成概念。从美国网协(USTA)的角度来说,创办“大美网”是商业意义大于竞技意义,问题是,如果  相似文献   

10.
李瑛超 《新体育》2012,(11):88-91
步入第九个年头的中网,终于没有延续往年大牌球员退赛,本土球员过早出局的尴尬。李娜跻身四强,男女单打决赛阵容堪比大满贯,超过24万人次观赛,单日入场观众量再创新高,商务开发实现赞助商满额商业结构,官方纪念品销售增长60%……中网组委会公布了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证明着中网在赛事升级上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1.
胡力涛 《网球》2013,(10):144-144
德约超越阿加西,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但纳达尔呢?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纳达尔从德约那里夺回球王宝座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对德约科维奇来说,本届美网的结果并非一无是处。坏消息自然是决赛又一次负于老对手纳达尔,但好消息是他至少可以在球王宝座上待到中网开始的那一周。  相似文献   

12.
擂台     
《网球》2012,(10):18-18
?换了新教练罗德里格斯的李娜,能否维持不错的状态,连续第二年闯进年终总决赛呢? 美网后,虽然李娜的积分保持在第八,但和紧跟的斯托瑟、巴托丽、沃兹尼亚奇的差距都不大。李娜一向在年末成绩都不理想,而东京和中网都是高手云集。特别是中网,她在备战之余,怕还需将部分的精力放在赞助商的活动,另外本土球迷巨大的关注也会给李娜产生不小压力。体能、年龄、技术对于李娜而言都不是关键,她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她自己。若是想要保住第八的位置,李娜先要甩掉心理包袱,但这一切并不容易。在美网之后,以及日本公开赛和中网之间,李娜一直都在罗德里格斯八股的网球学校里训练。李娜的正手本就是她赖以成名的武器,虽然这一技术已基本定型,但在阿根廷人看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技术训练中,罗德里格斯着重改变李娜引拍时间长的打法,让她尽量在上升落点上展开攻击。这种打法相对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比赛时间,为老将节省体能。相信如果李娜能够吃透这一招,她会变得更有攻击性,想保住年终总决赛的席位,并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10,(11):134-134
10月7日下午三点半,prince品牌签约球员兹沃娜列娃签名会在中网现场举行。整个签名会持续半个小时,三百多名球迷如愿以偿得到了俄罗斯名将的签名,部分幸运球迷还获得了和偶像合影留恋的机会。兹沃娜列娃是今年WTA表现最好的球员之一,她在温网和美网两个背靠背大满贯都打入最后的决赛。今年中网,俄罗斯姑娘也表现出了上佳的状态,连续战胜前世界第一萨芬娜、德国选手佩特科维奇,俄罗斯美女基里连科和中国金花李娜,  相似文献   

14.
"纽约真的很酷。"每年盛夏将走未走之时,大腕和新秀们阵容齐整,满怀期待地来到这个大都会,为了荣誉或丰厚的奖金。法拉盛从来不乏明星和猛料,但一个"酷"字何以涵盖美网的全部?回顾过去不难发现,美网的历程并非全是没心没肺的金钱诱惑,反而充满了感情与泪水——这里是女权运动的战场,是打破种族歧视的前线,也是传奇落幕的舞台。至于根深蒂固的美式体育精神,早已充斥于法拉盛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邱友益 《网球》2011,(9):72-73
作为亚洲最顶级的男女综合性赛事,十一黄金周期问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无疑是国内球迷近距离接触网坛偶像的绝佳机会。包括李娜、德约科维奇、罗迪克等人在内的豪华参赛阵容,早早吊起了网球粉丝们的胃口,让中网的新老观众期待不已。2011年中网的门票早在5月份就已经正式对外发售,如何省时、省力、省钱观赛,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此,中网特别为广大球迷奉上购票攻略,量身打造完美网球黄金周。  相似文献   

16.
北美硬地系列赛、奥运会、美网、中网。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网球运动员们像空中飞人一样在北美大陆和中国之间杀了两个来回,塞尔维亚双姝伊万诺维奇和扬科维奇也在其中。尽管都很疲劳,但在中网上这对塞尔维亚姐妹花对冠军都表示出志在必得的架势,这种竞争的关系好像当年的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  相似文献   

17.
和中网相比,"好运北京"国际网联巡回赛在奖金级别和参赛阵容上都要逊色许多,但由于它是职业赛事的入门级比赛,还是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80名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18.
看点     
《网球》2010,(10):27-27
小戚的出席使得参赛阵容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美网,而辛吉斯也会携外卡亮相在女双的赛场上;小德、穆雷.索德林、伯蒂奇、沃达斯科替TOP10球员的加盟使得这项ATP500赛增值不少;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关注中国军团的表现,李娜、彭帅主场作战,张择、公茂鑫领衔的男网也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9.
海宁、辛吉斯、毛瑞斯莫、库兹涅佐娃、达文波特、安西奇、罗布雷多、柳比西奇……最令球迷心潮澎湃的球星阵容浮出水面,也意味着中国网球公开赛这项年度赛事进入了最关键的冲刺时期。9月8日,中网资格赛将正式打响,相比一年的赛事筹备时间,这所剩的几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赛硝烟将起,这时的中网准备好了吗?当记者把问题抛给中国网球公开赛总经理张军慧时,他笑着说:"完全准备好了不敢说,因为比赛也是瞬息万变的,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是可以告诉你,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他还强调,每年的中网都尝试着能给球迷更多新鲜的惊喜。  相似文献   

20.
Richard 《网球》2013,(10):98-99
1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震虽然妙语连珠,但是眼底还是掩盖不住疲倦。之前一天她才从美网归来,时差尚未调整,就坐进了办公室。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格外忙碌,陈震早已习以为常,这是她第十次参与中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陈震主修市场营销。她梦想着有一天穿着职业装,一手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