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被称为天堂,正因为这两处地方,足以代表江南的富庶和美丽,以及中国历史上人文的渊薮,这绝非溢美之词。  相似文献   

2.
3.
浅谈怎样才能成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者  相似文献   

4.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惟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是惟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它也可能是卑微、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正>叶延滨的《一滴水》是一篇相当优美、文采斐然的哲理小散文。作者匠心独运地构思出一滴水的三次奇特经历。诗人说一滴水就是一个太阳,一滴水就忘乎所以地以太阳自居起来了,结果太阳一出来就把它"化为一缕汽,消失得无影无踪";散文家说滴水穿石,一滴水又跑到散文家那儿试图炫耀穿石的本领,结果石头丝毫不动,自己倒被碰得头晕目眩;哲学家说一滴水就是一个大海,一滴水又赶紧去寻找大海,而当它见到大海时,才知道哲学家把话说反了,大海的浩淼无边完全可以忽略一滴水。  相似文献   

6.
<荷花淀>的作者孙犁所经历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变革时期.他用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丽画卷,表达了对美丽的河山和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相似文献   

7.
诵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就像是在观赏一幅流动的、甜美的、温馨的图画,又像是在聆听一首圣洁的、优美的、永恒的旋律,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金色花》何以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与诗人泰戈尔的一生创作有关。他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 说。  相似文献   

8.
[原文]沉醉书香杨绛先生说,读书贵在“追求精神享受”。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这种“享受”何乐不为?读书人之“乐”,在于作家之气度,笔墨之劲健,底蕴之丰厚,灵性之勃发。好书,静中见生  相似文献   

9.
对于读书的妙处和乐趣,许多文章都曾讲到过:读书可以忘记一切,可以获知获乐,可以修身养性。《沉醉书香》这篇美文把读书的乐趣剖析得非常深透,这完全是缘于作者有深刻的读书体验和感悟。人的豁达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认为是人长期、专注、全身心地阅读,潜移默化之间得来的。人们读书可以将著者经意的大问题化解得很小,又绕道到著者的背后去思考、去感悟,这是读书的独妙乐趣。读出“鸟语花香、余音袅袅”的,应该是些让人心情轻松、赏心悦目的文章或书籍吧;而读出“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当然是那些扣人心弦、悬念迭出的作品喽。至于作者…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作者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读谢大光的散文《落花枝头》,像是饮一杯飘香的碧螺春。初饮清淡无奇,细细品味,却发现齿颊留香,意味隽永。作者运用审美的观点,用富有哲理睿智的头脑去思考,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美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景中内含的哲理。作者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不写鲜艳无比、万紫千红的春花,却写春花红褪后花开热烈的石榴花,并极力描绘石榴花的灼灼风韵,在美景中融入了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物以生命和情  相似文献   

12.
台湾实力派女作家简媜的《一竿冷》,是一篇盈满诗意的优美散文。诗一样的语言由于偏好,我不太喜欢过于浅露、平直的文字,古人亦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的  相似文献   

13.
《卖蒜叟》选自清朝袁枚的志怪笔记小说《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孔子在《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袁枚就把这部专记怪异鬼神的笔记取名为《子不语》。后来见到元人小说中也有以“子不语”命名的,遂取《庄子》中“《齐谐》者,志怪者也”之语,又改名为《新齐谐》。《卖蒜叟》写的是一个穿街走巷、以卖大蒜为业的生意老人,他职业普通、貌不惊人,但有着神奇的功力。袁枚为了表现卖蒜叟的非凡之处,运用欲擒故纵的抑扬手法,层层蓄势,使行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小说写的是卖蒜叟,但一开头出场的却是杨二相公。其人“精于拳勇,…  相似文献   

14.
<正>初读梁衡先生的《沙海一苗树》,感觉平淡无奇。仔细一读,就会感到本文客观、真实、朴素、优美。本文第二段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和沙漠中的达拉特旗时,采用了第三人称,并运用了全知视角。我们知道,运用第三人称和全知视角的好处,是作者站在故事的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和叙述情况,从而故事也好、情况也好,就很具体、全面,从而显得客观。例如,在叙述库布齐大沙漠的规模时,就说它是世界排行第九,就让读者明白这个沙漠面积之大。在叙述达拉特旗的情况时,用一句话概括:"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为了证明这句话,作者列举了  相似文献   

15.
《卖蕨菜的小女孩》篇幅不长 ,不过一千几百字 ,但却是一篇精巧、耐读的美文。其特色有三 :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 ,本文用得很巧妙。作者“我”是一个成年女人 ,从山里走出进了城 ,并在商海中滚打了几年。小女孩则只有六七岁 ,是仍居大山之中的“营养不良”、“楚楚可怜”的小学生。而此时的“我”却“肌体是疲惫的 ,心灵是浮躁的” ,商旅受挫、心绪厌倦又错位。小女孩虽说贫穷瘦小 ,家居偏僻 ,小小的蕨菜摊位无人问津 ,却是坚定又沉着。怕什么十小捆蕨菜纤细得只有手指长 ,怕什么黄昏了回家还有二十分钟的山路 ,怕什…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小石潭记》是其系列散文《永州八记》中的名篇。作者通过4个层次表现了小石谭优美 独特的风景以及作者孤寂清冷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束龙霞 《学语文》2003,(2):12-12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本不要求有抒情文学的意境。但随着文体的发展,以及一种文体与其他文体的交融渗透,现代小说,尤其是一些短篇小说,有意识地掺入了诗歌的一些手法,具有了诗歌的某些特征,成为小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诗化小说”。这类小说,或注意画面与抒情的融合,或注意写实与象征的融合,或注意形象与哲理的融合,从而使作品创造出一种融彻的意境。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何立伟的《白色鸟》,便是一篇成功的诗化小说。《白色鸟》通篇象征意  相似文献   

18.
19.
20.
普托 《初中生》2015,(23):38-41
[导言] 莫言(1955-)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 [原文]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