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F0002-F0002
2004—2005年,我院人文环境系的《世界现代史》课程先后被遴选为学院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经过课程组成员的艰苦努力,2006年《世界现代史》课程获得了“陕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称号,成为我院首批省级精品课程之一,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基础,是商业美术、环境艺术、产品造型、多媒体设计等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一门必修课。色彩课程2005年评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6月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同年12月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信息     
我校2门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05年度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我校肖瑞峰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王万良教授主持的自动控制原理2门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实现我校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教育部公布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高函[2006]4号),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工建筑》《GPS测量定位技术》两门课程榜上有名。这是继2003年《水力学》课程、2004年《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之后,黄河水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再次昭示了学  相似文献   

5.
<正>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国家教学团队,1997年在广西高校第—个开设该类专业,2002年成为国家高职院校精品专业;2004年《居室空间设计》获国家精品课程,实现广西高校"零的突破";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07年专业带头人获国家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工教结合先导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获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同为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另有2门专业核心课程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6.
高职“建筑施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以施工全过程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资建设及实践教学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建筑施工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阐述了高职“建筑施工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建设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的观点和看法,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对运筹学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运筹学”课程被评为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本文介绍“运筹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情况。一、课程定位“运筹学”是以定量分析为主来研究管理问题,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科学的、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等手段来获得最优决策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是研究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运筹学”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  相似文献   

8.
“服装立体裁剪”是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章瓯雁副教授主持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09年被评为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9.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是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的核心课程,是艺术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课程始终坚持“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更好地理解包装设计课程目的,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于2007年被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年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写作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1.
树立精品意识创建一流课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被评为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本文介绍该课程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体会,努力按精品课程要求达到十个一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课程教材,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课件,一流的教学实验,一流的教学研究,一流的课程网站,一流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2.
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导游业务”为例,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独立学院办学体制下“导游业务”精品课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F0003-F0003
“实用网络技术”是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王志梅教授主持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www.wzynet.cn)。  相似文献   

14.
日前,教育部公布2007年度本科层次411门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我校“微生物学”、“国际贸易实务”2门课程入选。至此,我校已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对课程建设科学规划,多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发出的(《关于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公示的通知》(教高司函[2005]238号),2005年度全国共有299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广东省共有31门课程入选,其中本科类16门,高职高专类15门。我院建艺系席耀良教授主持的《色彩》和软件学院余明辉副教授主持的《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两门课程入选。至此,我院已有包括《玩具制图与Auto CAD》、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机械设计课程新体系的构造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5年“机械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机械设计”课程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笔者从该课程的负责人王大康教授那里寻找到了答案。“机械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课程,是面向机械类各专业、研究机械设计共性问题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应用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机械设计、使用、维护的综合能力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赵锋 《上海教育》2004,(3S):22-23
在2004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151门“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数据结构》和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概论》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课程的精品化之路却是一个长期积累和调整的过程。这些高职精品课程经过了怎样的一番历练?又是如何凸现出高职特色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相似文献   

18.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4):F0002-F0002
<正>柒丽蓉(1956-)女,苗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西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成衣设计》课程负责人,广西精品专业《服装设计专业》负责人,广西《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7-77
高职院校也能打造出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新鲜出炉的“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再次为高职“正名”:重本科轻高职并不可取。在全部151门精品课程中,有高职高专类课程24门,占总数的15.9%。其中上海有2门高职课程入选,分别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数据结构》和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概论》。高职院校是如何打造出国家精品课程的呢?上海商职院教务处处长徐静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电子商务概论》的入选归结为“四个一”的合力:一支由名师领衔的优秀教师团队;一个体现教改成果的特色专业;一本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立体化优秀教材;一个…  相似文献   

20.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今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主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精品课程《就业与创业》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积极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专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并获得了“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有效促进了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