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界普遍认为“生活贫乏”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一个人来说。生活包含外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学生贫乏的不是外在生活,而是内心生活。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只有从外在生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生活。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而应该扩大到自然和社区。但是教学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是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要的任务是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要上对、上好、上实本门课程,笔者认为应该着力抓好与教学有关的三个环节。一、课前准备1.教师备课要扎实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链接点,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思考、体验。有位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表现其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来源。生活分为外在生活世界和内心生活世界两个层面。学生缺少将外在生活世界转化成内心生活世界的意识与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解读好生活的内涵,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优化作文教学。其中要注意:积累素材的关键是"观察"而不只是"看";打通读写通道,以读促写;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灵世界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对广西师范大学500名高职生应激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的主要应激生活事件来自学校、就业、家庭、社会、个人等几个方面。(2)高年级高职学生受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高于低年级学生。(3)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应激生活事件状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陈素珠 《中国教师》2014,(24):40-41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生活在关系很融洽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在三种家庭关系状况的学生中最低,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压力高于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承受来自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高于生活在几代同堂和核心家庭中的学生。(3)初中生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方面的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品德与生活(社会)在初级教育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文化娱乐、节庆风俗等方面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古今社会生活风貌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2.过程与方法(1)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了解宋代衣食住行、娱乐、节庆风俗等方面的社会风貌。(2)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古代的缠足现象具有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当今时代教育的呼唤,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笔者从多年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策略,以期待与一线岗位的小学教师共勉。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师选择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应尽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从而达到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把"儿童"换成"学生",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及生活的密切关系。(2)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尝试在语文学心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  相似文献   

15.
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儿童的存在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还应该具有文化的意义。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教育无疑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具有重建生活的意义。儿童世界是由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组成,而生活世界里内在的精神生活和外在的文化(游戏的、童话的等)交织在一起。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就应从内至外展开,即从内在的精神生活开始向外在的社会生活铺开。  相似文献   

16.
学生生活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乌鲁木齐市2 409名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发现:(1)学生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学段在生活质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作业态度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在负性情绪、运动能力两个维度上显著低于男生。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概念、生活便利性、运动能力、自我满意度维度上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2)学段、家庭成员关系、学业成绩、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为此,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校、家庭等方面为相关部门制定改善学生生活质量的策略,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儿童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有其特有的地位与价值.理解儿童生活是由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交织在一起;理解儿童的生活是由内在的精神生活向外在的文化生活不断渗透发展的过程,对于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尊重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帮助儿童创造可能生活、幸福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品德的形成,需要有充分的情感体验作为前提,而情感体验又来自于学生熟知和关心的社会生活。因此,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交互是德育课程生成的关键。其交互过程的外在形式之一就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这不仅是时代、社会赋予社会课的重要任务,也是实践新课标的重要途径,能为学生今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生活中学生发展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发展是在学校生活中实现的.当今社会的学生发展,应包括个体性发展、群体性发展和精神性发展三个层面.与学生发展的三个层面相对应,学生的学校生活可以分为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学习生活实现学生的个体性发展,表现为认识范围的扩展、认知能力的增强、学习情感的丰富.社会生活实现学生的群体性发展,体现为认识社会、建立人际关系、形成社会生存能力.精神生活实现学生精神性的发展,表现为形成学校生活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善精神生活的方式.有效实现学生发展,必须建设一种良好的学校生活,具体表现为使学校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达到有助于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交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习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了培养,语文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优秀的语文习惯就是语文素质的外在体现.良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悟性.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