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作人将其理想的生活观概括为“生活之艺术”。传统文化是影响其生活观建构的主导性因素。但周作人并未局限于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从而使这种生活观在呈现出“恋旧”的同时并不缺乏“趋新”的因子。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习》2001,(9):33-33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生活艺术论”思想中的宗教性,实际上是将审美主义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主体信仰,虽源于其个人生平遭际和思想裂变,却同时反射出现代国人的信仰尴尬。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一生都是站在科学的性观念和性立场上,致力于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旧的性道德观,修正女性解放运动中的男性化解放标准,企图搭建一种新的、科学的、健康的、以"女性为本位"的道德观、两性观,即女性解放应以性的解放为根本,通过经济的解放,实现男女两性真正的平等,唯此,女性才可以实现真正美妙的生活:艺术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风格形成的原因和传统文学中平和冲淡风格形成的原因有质的不同。它是周作人在国民性改造思想指导下,受蔼理斯理论影响和对中国文学研究独特心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风格形成的原因和传统文学中平和冲淡风格形成的原因有质的不同。它是周作人在国民性改造思想指导下,受蔼理斯理论影响和对中国文学研究独特心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的早期散中,《初恋》不能算最出色、最有名的,比之《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诸篇,该篇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然而,它却是看过了即不能忘记的一篇。为什么不能忘记呢?记得第一次读它时,产生了两种感觉。一是有点嗤笑的意思:这也叫初恋?二是有点佩服的意思,里头所写的男孩第一次恋慕异性的感觉实在准确极了,也许会使不少读想到了自己类似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的散文有着平和冲淡、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他的主要审美取向是平软的人生琐细;二是他所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谈话法,用同叙、约整、引申、迂回等等手段来言志;三是他的语言平谈自然、简洁多味。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同时又是一个“五四”狂飙突进青年,曾高举过人道主义旗帜进行思想革命。他后来的沦落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身的脆弱个性以及爱好创作静穆、平淡冲和的小品文,形成了人性向背的巨大转折。  相似文献   

10.
出于理性的读书意识,周作人认为古人的好些思想都是现代人不具和不及的。无论常识还是风趣,都有一个大写的人在,都是现代人自由、独立而又丰满的自我的标志,这是周作人阅读经验的最集中体现。文抄体象征了现代学术批评的规范,同时,征引本身也是广博而宽容的现代观照方式的反映。文体预设了周作人的读书经验,即不求专断的对话,造成复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时事散文创作几乎涵盖了辛亥革命至抗战之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近距离的观察与思考。在创作上,周作人大胆探索,其时事散文包含了杂文、随笔、书信、序、跋等多种形式,在风格上,含蓄、隐晦,但富有反语、嘲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习》2001,(7):25-25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思想复杂的文化人,周作人用文字诠释了他对于人和人的生存处境的体察。关于儿童文化观的探索是周作人"顺乎物理人情的自然发展",以求儿童解放及他对于人的理想状态的理论追求,也是其文艺观的具体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30年代以前的散文,在"平和冲淡"的审美理想原则下形成了"清淡中见腴润,冷鬃隽中蕴苦涩,平和中透凌厉"的艺术风格.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他尚理的个性、博杂的学识、悲悯的情怀以及苦涩的现实有关,同时又有西方随笔的议论风格、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的韵致和日本俳句情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日记》有许多关于李大钊的记录。在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之前,周作人在日记中一共记录了45条与李大钊有关的内容,其中,1919年22条,1920年18条,1921年3条,1922年2条。1923-1927年无相关记录,李大钊牺牲后,《周作人日记》中再次出现关于李大钊的记录。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李大钊与周作人的交往时间只维持了短短的4年,交往频次呈递减趋势,而且后两年交往次数更是断崖式下跌,以至最终断了往来。"五四"前后周作人与李大钊这段人生轨迹的短暂交集,可以用北大同事、新文化运动健将、新村运动的同志三个方面来概括。  相似文献   

16.
《晨报副刊》与周作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过的文章可分为为新文学运动摇旗呐喊的文艺批评、谈天说地的小品散文以及对国外作家作品的翻译介绍三大类。周作人与《晨报副刊》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研究虽在新时期后逐渐升温,但对其生活观的研究仍显得相对薄弱.从表面看,周作人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观:一为"自然地简易地生活",一为"微妙地美地生活".但二者并非割裂而实相通.前者在其生活观建构中并不具有独立性,只是作为基础而存在,后者才是周作人最终追求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语丝》时期周作人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骁将的周作人,自20世纪30年代始,逐渐减弱其弄潮的势头,终于由激进而平庸,由平庸而保守,由保守而走向了反动。在其前后分明的两种人生色块中,《语丝》期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其前期的辉煌,也依稀可见其后期的暗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之后,周作人的小品文创作全面铺开,并且以冲淡平和、闲适旷达的独特格调迅速制胜,为其时的散文创作开创了新的园地。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他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理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探究周作人小品文中以古典情怀、世界眼光以及民族本位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意蕴可见出其小品文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冲淡平易、闲适淡雅的闲适小品文.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十分浓厚,尤其是他对于晚明“三袁”的“性灵说”的推崇,成就了他闲适小品文主要的文学风格.通过梳理周作人小品文形成的源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主张,以及其小品文最终的命运,来逐层探寻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估价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文学价值,力图给它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