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代北方有浓厚的尚武风气,这不仅是因为北方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尚武传统的延续,同时也是唐代边塞形势和时代化的反映。诗人受尚武风气熏陶,投笔从戎,走向边塞,又在强化着尚武精神,对其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妇女服饰漫谈董理如果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的主题是实用与庄重,那么女子服饰的风格则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饰则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城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  相似文献   

3.
养子本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宗法制及其伦理观念的影响,养子现象并不普遍存在。唐代统治者对异姓养子也采取禁止的态度,但在唐代中后期,由于胡族风气的濡染和军事形势制度、政治形式的变化,养子现象在藩镇出现并流行起来。藩镇养子风气影响了宦官养子,加剧了社会动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唐后期和五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代人神恋小说较前代的差异对男女主体介绍的详尽,恋情渲染的动人,道士和符咒等大量出现.这些特点是因唐代社会中士人狎妓好美风气、攀婚风气及驱鬼避邪巫术盛行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公主出家修道者较多,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三个方面:受当时崇道风气的影响,求祛病延年和摆脱和亲。  相似文献   

6.
杜甫诗歌自宋以后得到广泛流传,受到很高评价。但在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唐代的流传却不广泛,究其原因当为杜甫诗歌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不一致。整个唐代,或多或少倾向于艳体诗和清丽的诗歌,这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相抵触。影响整个唐代审美风气的根源是齐梁诗风,这也进而影响了杜甫诗歌在唐代的流传。  相似文献   

7.
公牍文,亦简称公文,是古代朝廷、官府常使用的公事文。在古代,这类文章名目繁多,且极受重视。尤其是唐代的公文,无论是从写作技巧,还是从语言结构,构思方式等方面来看,均比前代公文更具文学意味,而且折射出唐代文学思潮和创作风气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金卫 《湖南教育》2006,(12):46-46
《师说》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论说“师道”的文章,作者对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学于师的风气作了针对性极强的批判,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论唐代商业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探讨了唐代文人在创作心态和方式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造成唐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布新,由于商风的渐于文坛而给唐代文人的创作风气和文学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唐代文化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其中经济的繁荣、政治的安定、风气的开放是唐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晚清至民国初年在时代风云与西方影响的双重作用下,国人被压抑的情感迸发出来,刺激了写情小说的流行;写情小说又反作用于读者,使时人的哀伤、压抑之情在阅读与写作中得以宣泄,并由此获得社会对爱情的同情与认可。在这一历程中隐含了个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的变化,使写情小说具有潜在的情感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问题的动因;从以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为奋斗目标,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并践行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泉州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兴盛期和困难期,指出:排除历史上因政治因素造成的港口发展停滞,只要造就港口过去显赫的天然条件没有失去,形成泉州经贸和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地理和社会优势依然存在,政府和人民只要能利用自己的天然和社会优势,紧抓经济发展不放松,港口必将随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崛起.  相似文献   

14.
《关雎》的主旨都离不开婚恋这个主题。《关雎》全景描述了"君子"与"淑女"的婚恋过程,树立了一种"中国式"的婚恋理想。这种婚恋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对于完美婚姻的愿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均依照鲁迅先生界定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来研究才子佳人型小说,形成了研究范围相对狭小及论题不断重复的研究格局。本文尝试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予以新的思考,希望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被压抑已久的情爱心理适逢崇尚声色的晚唐五代,由于词体自身具备的抒写艳情的优越性,促使晚唐五代艳情词达到了全面的兴盛。这虽然有其媚俗性,但确是对陈腐呆板的封建礼教的一次猛烈的撞击,也是晚唐五代艳情词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最摄人心魄和最沁人心脾的审美新感受。  相似文献   

17.
徐杨的小说有分明的爱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隐含在冷峻的语言外表之后,在幽默、滑稽和嬉皮士式的语言中透示出他对生活火热的情感态度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体现出一个作家应有的正义和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18.
在物欲横流的的大潮中,电影《山楂树之恋》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实际上是人们对往昔耶个纯真年代中纯粹感情的一点怀旧,一点感慨。舍弃了物欲情欲本身,干净的不是爱情本身,是人对爱情的想象,对纯粹爱情的向往。静秋本身是一种诗意化的存在,作为一个清纯的理想存存,反衬了现实中人们“爱”的无节制,实际上她不懂爱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程春亚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69-70,73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赠送定情信物的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爱意、盟定终身。中国自古以来存有大量与定情信物有关的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曲,其中明传奇在反映这类题材方面最具代表性。本文着重探讨中晚明爱情剧中男女定情信物的分类、作用及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多部著作和众多的演讲、座谈文献中都涉及他对恋爱、婚姻的独特看法和主张,值得我们来探讨和学习。他坚持恋爱与婚姻不可分割,主张在恋爱中塑造自己、培育自己,并且告诫青年人对于结婚不应操之过急。对于幸福的婚姻,他提出了几点必备要素让我们去推敲、实践。对离婚这一敏感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