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认为 ,进一步做好档案学会工作必须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改革、与时俱进 ;加强学会建设 ,抓住一个中心 ,把握两个轮子 ;坚持一个“争”字 ,牢记一个“跟”字 ,突出一个“活”字 ,狠抓一个“靠”字。  相似文献   

2.
马永红 《新闻前哨》2022,(21):20-22
立足行业,深度挖掘身边的精彩和伟大,是企业宣传工作者和行业新闻人的职责所在。视采访为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行家”;借采访走“四方”,让自己成为一个“行者”;跳出行业看行业,让自己成为一个冷静的“瞭望者”;将采访当“追星”,让自己成为一个“粉丝”;变采访成“查访”,让自己成为一个“侦探”;隐“采访”于无形,甘做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如此扎根,才能获得行业新闻人的职业基础,如此于日常中深挖,方能真正拥有新闻的富矿。  相似文献   

3.
李卉 《青年记者》2009,(16):91-93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从“俯卧撑”到“打酱油”,从“躲猫猫”到“70码”,从“被自杀”到“被就业”,从“裸油价”到“压力差”……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4.
“红二代”“高干子弟”“西纠司令”“中信集团董事长”这一个个标签聚集了当代中国种种令人关注的元素。六十多年人生岁月伴随着共和国的一个甲子,孔丹几乎在每一个时期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谈及自己的际遇,孔丹屡屡提到一个词“裹挟”:“我这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多半是被裹挟进去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媒体都离不开应对,这个应对可以说就是策划,从操作层面看,对于重大事件性报道的策划,就是寻找一种“发现程序”。这种“发现程序”,是一个从“总体”到“局部”到“个体”的发现过程。即:从总体看,是一个个重要时空的信息组合;从局部看,是一个重要时空内一个个方面的信息组合:从个体看,是一个方面的一个个点的信息组合。  相似文献   

6.
中央对于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是目前铁路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贴近”中每一个“贴近”都很重要,如果缺失哪一个“贴近”,另两个“贴近”就无从落实。然而,我理解贴近群众是“三贴近”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我们一定要做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肖健 《青年记者》2008,(10):102
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通过实施“精品宣传”,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新闻宣传的社会效能,同时还可以完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的任务。所以说从辩证意义上讲,“精品宣传”不单是一个“目标工程”,同时更是一个“手段工程”,进而还是一个“循环工程”,具有价值取向上的“双重性”,甚至是“多重性”。  相似文献   

8.
如今,这是一个全民争“雷”的时代,国人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应这个时代,“雷”人辈出,“雷”事遍地,其中一个表征就是“雷剧”盛行.“雷”的云端,则是名著翻拍,观众纷纷“雷”翻.号称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自然不能幸免. 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红楼梦》,是一个智商问题.这是个人智商,也体现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内的集体智慧水准的高下,同时也关涉群体性审美趣味,投射群体性心理病灶.  相似文献   

9.
人生三认     
海岸 《新闻世界》2008,(6):52-52
常在电视剧或一些老板办公室看见挂着一个“忍”字,我的一个朋友挂的“忍”字却比人家多个“言”字旁,“忍”就成了繁体的“认”——“認”。朋友说那是他父亲所题所赠。  相似文献   

10.
“东突厥斯坦”(简称“东突”),这一名词出现于19世纪末期。“斯坦”原为“地方”“区域”之意,但“东突厥斯坦”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某些老牌殖民主义者为肢解中国提出的一个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上尉的蜕变     
从民众拥戴的“民族英雄”和“反西方强权政治斗士”,到现在四处逃亡的“人民公敌”“独裁腐败”的代名词,42年,对于一个人和一个政权的蜕变,已足够长  相似文献   

12.
目前“詞汇”(同“詞彙”、“辞彙”或“辞汇”)一詞用得很乱,許多人用它来代替“詞儿”“詞語”等,都是不对的。“詞汇”和“詞”(“詞儿”)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詞。“詞”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比如”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一句話中就包含了六个詞;”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詞汇却不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而是指一种語言里全部  相似文献   

13.
段新勇 《青年记者》2009,(14):41-41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提升公信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生 《视听纵横》2009,(3):118-119
“狼来了”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其核心寓意在于“诚信”。对于一个面对公众的新闻媒体,诚信也就已意味着“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闲话同音词     
清华 《军事记者》2010,(3):58-59
汉字有个特点:一个字一个音节。少数合写字是例外,如“千瓦”有的写为“瓩”,“混凝土”有的写作“砼”等。  相似文献   

16.
徐城北 《出版参考》2009,(10):41-41
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剧种,大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要想从“烹小鲜”发展到“治大国”,似都不能脱离这个“四部曲”——胆识、奋斗、实力与机遇。  相似文献   

17.
五个“拼”(1)“同题竞争时代”拼的是策划;(2)“争分夺秒时代”拼的是“集团作 战”;(3)“厚报时代”拼的是“版组效应”;(4)“多媒体时代”拼的是“立体捆绑”;(5)“读图时代”拼的是“高科技”。 五个“难”(1)做一个“会把关”的总编辑容易,做 一个“会策划’且使策划达到预期 目标的总编辑难;(2)培养一个“跑街”的记者容易,培养 一个“专家型记者”难;(3)寻找一个“管版不管人”或“管人不 管版”的编辑容易,寻找一个“既会 管版、又会管人”的编辑难;(4)发现一个有学问的作者容易,发现 一个会…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同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形象雏形),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象说是一个体系,其中包括“赋比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出现“意象”这个概念,“象”和“意”’被结合成一个词语,“意象”中的“象”,特指审美形象,“意象”中的“意”,特指审美情感.特定的审美形象能激发观众特定的审美情感,而特定的审美情感决定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审美形象。  相似文献   

19.
葛新 《新闻通讯》2009,(6):63-63
什么是“局”?说白了就是一个圈套。就版面来说,这个“局”就是为提高新闻的阅读率、利用率而造就的新闻框架和阅读氛围。通常,江湖上为成功设“局”而动用了不少“媒子”或者“托儿”,为完成一个完整的“局”铺平道路。由此说来,版面要把“局”设置成功,“托儿”也不可少,要是“托儿”选好了,整个版面的“局”也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20.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0,(2):28-29
物归原主 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护士问。“我吞了一个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小朋友。“我在等那个玻璃球,因为它是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