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语文── 母语── 民族共同语与人的关系,说明语文── 语 言── 母语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中小学生学习、深造、参与社会生活 的基础工具;也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语文——母语——民族共同语与人的关系,说明语文——语言——母语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是中小学生学习、深造、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工具:也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语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诚然。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催化,就把本应是最具人内涵,  相似文献   

4.
“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化载体”。学习语就是学习化。新课标把语的化属性提高到了语教学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确立新的化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学生的言语实践、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语课程的化资源,对学生的化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黄玉峰 《教育文汇》2013,(24):14-16
提高高考语文的分值,表明有关部门认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的重要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与其它学科不同,母语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文化,是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精神资源,更是国人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它的教学方法与评估体系也应该与其它学科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语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工具,语学得好,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影响。语学科对学生来说也是培养和提高化素质的基础学科。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发第一生产力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教学是基础的基础。语素质对学生来说也是化素质的基础,是学生化素质的根。所以提高语教学质量,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一点:我们编的是母语教材。是供中国的小学生学习的,那么,它就应该符合语尤其是中国语自身的特点。应该符合中国儿童学习语、发展语言的心理规律。(语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教材是母语教育的重要凭借,其体系的构建自应以遵循语及语教育规律为取向。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民族化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所共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以育“人”为中心,而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具有共同的人性——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长期以来,语教育被认定为智育的主要学科。历来的《语教学大纲》都认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并规定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教与学的具体目标。这一方面强调了语的重要性,也造成了人们对语从认识到实践上的偏差。人们都知道,语教育不仅有智育目标,还具有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但是,  相似文献   

9.
职高生入学时语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对语学习的兴趣不大。语是工具课,学生对语学习无兴趣,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不能单纯枯燥地进行语知识的传授,进行智力的开发,要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的激发,给学生内在的驱策和激励,使他们在课堂上安心听讲,勤于思考,积设主动地学习、探究,获取知识。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语是一门基础学科,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和母语。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语教学肩负着语能力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等多重使命。搞好语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芳 《现代语文》2006,(11):6-7
《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语与化的密切关系;语是化的工具,具有丰富的化内涵。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教育,不能只是对字、句读、段落的分析,同时也要担负起对民族化传承和认同的重任,让语教育绽放出民族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的不断追问和反思是教育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际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当前整个社会的语教育和语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教育做一个较为深入的反思。因为小学语教育是人接受正规母语教育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上个世纪,叶圣陶就说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可见语文在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具有基础的全面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走语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语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因为语是母语,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要想学好语,光靠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光局限于语课本,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遵循“重阅读,重积累”的语学习规律,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大语观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它强调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大语观下的语教学,应以主体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实施开放式语教学。遵循兴趣性、实践性、综合性、可行性原则,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策略,开通学校小课堂,社会大环境双渠道,既立足课堂,师生共同学习,又注重课外实践,在生活中学语,在实践中求发展,从而促进语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7.
陈斌  何世英 《学科教育》2001,(12):19-23
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育的语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因此为民族和国家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品格,即对的敏锐洞察力,对问题的钻研意志力,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力。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课堂造境”这一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如下问题达成共识。 语学习有两个基本阶段:生活阶段与课堂学习阶段。我们姑且称之为“生活语”和“学校语”。 人的语能力首先是通过生活渠道获得的。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基本掌握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言规则.形成基本的语言能力。生活中有具体鲜活的真实情境,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可以习得语言中大量的极其精微的差异与规则,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生活渠道,贯穿了语学习的全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的一生,基本上都离不开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编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我的语文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语教学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也因为语与生命活动,特别是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日本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确实,人的生命只要存在,就离不开交往,而在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感受、情怀、思想和创造力,又都无不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使得语这一思想交际工具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语言字是极富弹性和张力的,因为有思想的溶剂渗透其中,语言不再是一件外套,而变成一个跃动着血肉的生命;语是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陪伴终生。  相似文献   

20.
不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和原有的母语基础,语言教学就是盲目的,不可能成功。母语习得理论提示了儿童学习母语的特点和他们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母语习得理论对基础语文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