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被女性主义评论者解读成一个有着强烈女性意识,敢于宣战传统男权的女性形象。然而,纵观斯嘉丽成长的整个过程,她的一切所作所为,表面上看我行我素,与传统的男权社会规范格格不入,好像是在与那个男权社会抗争,而实际上,却不过是以一种反叛的方式在吸引男性的目光。她一生的命运,都只能是一个男权的附属品,以叛逆反抗的自我标榜来为自己赢得一个男权的标签,在男权社会经历危机时,又是一个勇往无前地为男权呐喊,为男权战斗的"女英雄"。斯嘉丽的命运,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下,一个正在衰落的男权社会里已经将男权价值标准内化了的女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杨梦雅 《英语广场》2023,(21):55-58
莎士比亚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真实,呈现了很多经典的女性角色,她们或忠贞完美或恶毒妖异,但无一例外折射出了剧作家内心深处的囿于传统和时代以及自身性别的男权意识。本文以莎士比亚六部悲剧中的女性角色为例,分析了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中的男权意识和莎士比亚自身的男性身份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进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女性的真实地位,这对我们分析男权社会的建构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演 《考试周刊》2009,(27):33-34
短篇小说《黄色壁纸》是夏洛蒂·吉尔曼基于自己的真实经历而创作。小说描述了在当时社会下一个抑郁的女人不堪忍受家庭与社会的男权束缚.最终精神崩溃的全过程。作者用细腻、真实的笔触,揭示了传统男权社会是如何使得一对相爱且善良的夫妻坠入变质婚姻的深渊。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本文通过对小说原文的细致分析,走进吉尔曼的世界,寻找其中蕴涵的女性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学在中国坛独领风骚。女性学的本风貌可用一个公式来表述,那就是社会生活化——生活个人化——个人心灵化。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学,走过了一条争取被男权化接纳、建构女性联盟、解构男权化的心灵之路。女性学的主流对男权化堤坝产生着强大的冲决力,也对女性自我解放产生着不可缺少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影<孔雀>演绎了20世纪70年代末北方某小城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三兄妹的成长与梦想,其中的姐姐最为突出.影片中的姐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有着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姐姐对男权社会坚决抗争,对俗世规约执拗抵抗.虽然姐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却一直未向世俗低头,并在男权社会之网下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人是生就的,而女性意识则是社会赋予的。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女性被赋予了他性,次等和从属的地位。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女性的生存状况并没有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有所改善。苔丝的命运是与那个社会紧密相连的,与她生活的那个父权制、宗法制社会紧密相连的。“家中的仙女”和“阁楼上的疯女人”成为了男权社会衡量女性的标准,“谁掌握话语权谁就掌握‘真理’”。  相似文献   

7.
女性形象一直是历代文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前景的关注。而中国文学作家莫言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也揭示了男权制度下女性的凄惨命运。福克纳和莫言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本文对《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位作家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期许。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小说创作是男权意识与女性知语的有机融合,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观照女性在特定时期的生存、命运和精神困境,且对男权中心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解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对男权意识的超越。但由于受到创作主体性别角色和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家在创作中仍未彻底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女性文学异军突起。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冲出了男权叙事的藩篱,她们为了维护自己性别,以富有穿透力的笔触去发掘久被男性话语遮蔽的女性生存本相,书写女性所独有的性别经验,凸现幽秘的女性世界,在性别意义上重新构建文学的叙事机制,力图清晰地还原出那个自我视野中真实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无奈的选择,痛苦的高尚——诙薛涛抒情诗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的抒情诗是真实的女性心声,诗中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把她的生命体验倾泄出来,反映了她对附属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对女性失落在男权体制下的情爱的寻找;以及对苑囿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渴望。薛涛的女性意识实质上是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反抗,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华文作家尤今的小说有着直面真实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达方式上,又闪烁出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神韵,这正是其小说的审美价值所在.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新华华文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Boudoir Lamen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ive subgenr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This essay argues that some of Dickinson's poems are replete with the sens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Boudoir Lament poetry.The Boudoir Lament resonance of her poetry,along with her seclusion and love story,activate Chinese readers' cultural memory to re-imagine her and re-mold her image with the Chinese flavor.Rewriting Dickinson in the way of Boudoir Lament is interwoven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confirmation and reexamination of...  相似文献   

13.
从踏上诗坛的那天起,郑敏就显示了她与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她以哲学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作为诗歌的经纬,善于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求结合点,善于把哲理和思辨融入形象,"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而使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里尔克式的深沉的、凝重的雕塑之美。郑敏又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其诗歌理论著作,凝结着她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贯穿着对宇宙、自然和人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诗歌创作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对诗歌内在结构的研究、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关注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对新诗应当继承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思考等,均对当代诗学界有深远影响。《郑敏文集》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份供研究分析的完整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里,一位诗人,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玛丽安·摩尔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她早期的诗歌在意象、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均.与中国绘画有共通之处;施美美的《绘画之道》使她对中国绘画及其相关哲学有了深入和系统的理解,完善了她的审美观;后期的作品《告诉我,告诉我》堪称她诗歌创作和中国绘画之道完美契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处于一个如此重视诗歌编选的"诗合集时代"当代诗歌图景,其问题就在于,在"诗合集时代"现代诗歌该如何完成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构型。李润霞在她的潜在诗歌编选以及当代诗歌研究中,就试图建构一个诗歌标准,在喧嚣的时代为中国现代诗歌寻找一个当代路标。她的三卷本《潜在诗选》首先以扎实的史料重构与疏浚地下历史,深入地下诗歌的诗学价值,展示了诗学研究开阔的文化视野,呈现出独有的编选个性。而且通过该诗选,编选者以"青春文化"与"个人手艺"向度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构型的重要路标,并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丁玲从一开始登上文坛就在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情绪,特别是早期的小说,具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意识。然而,她的创作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实际上,丁玲的整个创作存在着一个莎菲系列形象的诞生、演变、中断到最后消亡的过程,这也是丁玲小说现代性的演变过程。丁玲以莎菲系列形象这一中国的、现代的女性形象群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独特的东西。同时我们也从莎菲系列形象的诞生、演变和消亡的过程,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探索与失误,看到了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曲折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文学社会学的方法考察冰心在中国白话文学铸型时期的自我塑形。论述冰心与期刊的结构性关系,冰心以进取、向上的姿态,成功地被期刊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女作家形象和她面对的种种事实;论述冰心与她周围的人们的结构性关系,他们与冰心的创作在文学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冰心以她持续的文学个性成为中国白话文学铸型时期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所创造的“易安体”词是中国文坛一朵耀眼的奇葩,其作品对“酒”着笔甚多,耐人寻味。词人对此很有偏爱并非真要“买醉”,而是其故国之思、丧家之痛的深沉寄托、词人耿直孤傲的性格写照和中华民族“酒”文化深刻影响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从花木兰到女勇士——试析汤亭亭对中国故事的改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华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汤亭亭作品的普及程度在当代美国文坛几乎是无人比拟, 她的作品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 历年来居于畅销之列, 而且在学术界也占居一定地位。汤亭亭的文本的一个突出特征, 就是对中国材料的使用, 她大量移植、挪用、改写中国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文学典籍。以她在&#8704;女勇士#中对中国花木兰故事改写为范例, 探讨作者在故事的移植变形中传达出的独特的个人的、族裔的经验, 以及这种移植在文学表现中也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了两次历史性的变化。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坚持党的领导,是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保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深化我院的改革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