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舞台”带进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都是由教师讲,学生听,形式过于单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我在教学时采取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小品、短剧等方法,将课文在课堂上“重现”,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职校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新形势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教学思想学生在校学习科学知识,一般通过3种途径:一听,听教师讲练;二看,看书;三做,做作业,做实验,可是,许多学生偏重于被动听老师讲课,不喜欢自己多读书,多做实验,遇到疑难问题,也不爱多动脑思考。这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之一。弊端之二,老师总喜欢在课堂上多讲一点,讲细致一点。似乎唯有如此,方能显示出教师的高水平。其实,这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养成一种被动学习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消除上述来自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弊端,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由“演员”变成“导演”,积极开发…  相似文献   

4.
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特别是推行多媒体教学以来,个别课程变成了快速浏览PPT,学生看过、听过就忘,期末靠复习资料考试,走出考场忘得一干二净。为此,我们希望改善这种教学现象,尤其是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所说的“教师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物理化学课程,我们采取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课堂讲授两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获得比纯课堂面对面讲授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有机统一的部分。其实质就是如何“教会”和“会学”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知识呢?最关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一、会听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两个方面。就听而言,它又可分为学生听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等。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6.
课堂语言要讲艺术性山西/白友良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进一个艺术的新天地,教师的课堂语言就必须富有科学性、艺术性,即形成自己的课堂语言风格。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最忌一个腔调──“慢板流水”。这样学生听起来没劲,很容易走...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传统教学常用的基本做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顾自己讲,锻炼自己,学生只好听和记而得不到锻炼,甚至不听不记不参与教学过程。很不正确的这种教学,教师自知占用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所以不得不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搞题海战术。这也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过重的负担产生于课堂教学之中,是教师一相情愿地“代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教师使学生课堂上轻松而课后负担更重。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 ,最具创新教育的潜力 ,教学时必须讲究策略 ,不断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要真正做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习的阵地 ,课本是学习的依据 ,教师是学习的参谋。因此 ,要设计出“新、奇、趣”的教学情境。“新”。 课堂教学中 ,教师满堂贯、满堂问、满堂练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应加以改变。“新”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教学大纲、内容、特点 ,设计新颖的情境 ,并常常变化教学手段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把学习任务、内容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例如教学分和小时互化时 ,我问 :“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正确的方法”,由此可见一个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我们应选择什么教学方法呢?答案只有一个,便是“异步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要学生学”,学生把时间全部用在听教师讲,所以无法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异步教学”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学生要学”,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翻书,自己找答案,没有了溜号的时间,可以专心上课,大大提…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着、练着,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按老师的要求行事;另一种是教师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哪些不会。当然,这两种现象都值得反思和探讨。“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  相似文献   

11.
吉友堂 《小学生》2012,(9):15-15
我通过这一学期对新课标的学习,觉得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转变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一、变"教师讲"为"学生说"长久以来,知识都是靠口耳相传,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要注意力集中地听,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不管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12.
王生永 《甘肃教育》2009,(11):18-19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数学概念、结论的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要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学习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公开课、优质课比赛中,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潮流”,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课堂扫描 现今,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两种极端:1."大撒手式"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带着教学用具进入课堂,在黑板上写出课题,然后就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讨论,自己做题,整个课堂教学,教师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2."先学后讲式"的自主学习。有些教师本意也是想"先学后教",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后,教师舍不得放弃讲的机会,给自己留了大量的时间,满足自己讲解的欲望,最后还是让学生成了教师最忠实的听众。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生接受教育,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是通过学来起作用的。我们在研究教授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学习方法。常用的学习方法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记忆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概念的储存来掌握知识。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操作学生看等。另一类是发散式学习,它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概念,而是通过概念的重新组合,得出新概念,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来  相似文献   

15.
过去往往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多少,成了评价课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一些教师又认为课堂教学要少讲”或“不讲”。其实,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究竟如何讲”,关键要有一个“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  相似文献   

16.
最近连续听了几节课,多数课堂上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学习,但还是有所顾忌,不敢放开,很多时候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接近“一言堂”,学生的讨论只是应付跟前的提问,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灌注”还是课堂的主要风景。教师始终无法真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反思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讲解,生怕某一个知识点没讲到,没讲透,学生不理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处境,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唯命是从”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8.
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需要教师通过“搭设舞台”、创设情境、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9.
听课、评课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学习的主要方面是对课堂的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听、评课。学校也往往引导教师向着这一方向走,每学期组织“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等各种名目的公开课,以便让教师们参与到听评课活动中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但很多时候课讲了,老师们也听了、评了,却总感到有某些不足。到底有哪些不足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听评课方法存在某些不足。正确的听评课方法除了要“听”、要“评”以外,更要有“说”。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