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8月,赖菊香从长乐师范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北峰日溪中心小学,一门心思扑在家乡教育事业,这一教便是六年。六年时间,北峰的山路上留下了她的汗水,简陋的教室里回荡着她的讲课声。至今还有许多学生同她保持着联系,回忆起当年的赖老师,于知识之外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赖校长温润如水,敦厚如山的人格魅力。1998年,赖菊香从北峰日溪中心小学调到了鼓山中心小学,人人都说她交了好运,可她本人却并不这么想,她说哪里教书不是教呢?赖菊香的教育理念是“教书先育人,教书需育人,教书为育人”,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当时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主流理念下,显得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千古传诵。后世点化“桃源”,入诗入词者颇多。如唐代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张旭的《桃花溪》:“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宋代黄庭坚词《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  相似文献   

3.
微风暖阳     
不久前,“《高中生》编辑与陬溪文学社真情面对面”交流活动,在湖南桃源三中多媒体教室如期举行。在一番面对面的真情对话之后,活动照例进入“封面解读”的现场写作环节。陬溪文学社的同学们表现优异,根据本期“友情世界”封面的草图,他们写出了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  相似文献   

5.
我爱福州     
颜悠逸 《小火炬》2011,(11):21-21
说起我的家乡福州的好,实在太多!下面每一样都是我爱上它的理由:福州的山不少!有鼓山、旗山、青云山、兔耳山和十八重溪……这些山都各具特色,景色非常优美,空气清新怡人。山上的小溪奔流不息,山谷两旁绿树成荫,是天然的氧吧。  相似文献   

6.
登华山     
西岳华山,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它分为五峰,分别是东峰、南峰、西峰、北峰、中峰,最高峰为南峰,海拔2160米,最低峰为北峰,海拔1614米。下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华山的美吧。  相似文献   

7.
陬溪文学社     
湖南桃源三中陬溪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较早出现的中学生文学社团之一,现有社员二百余人,是全国中语会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团体会员、常德市中学生文学社团研究中心理事单位、陕西西安市文联《美文》核心文学社及常德市文联《桃花源》杂志文学创作培训基地。文学社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十佳校园文学社团”(湖南《文  相似文献   

8.
暑假快过完一半时,听说老家的亲戚朋友组织了一个小旅游团,准备去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境内的桃源洞漂流。我立即联系上他们,成为了旅游团的一员。桃源洞名为“洞”,实为山,是国家  相似文献   

9.
王船山在词中融入了天台山故事和桃花源故事,形成独具特色的"桃源情结",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叹及对时间流逝的哀怨,抒发自己的归隐、反抗之志。船山词对桃源故事的化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古代文人桃源情结的内涵,而且促进了两个桃源故事的融合,更借桃源的破灭,隐曲地抒发了船山的爱国深情。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中的桃源典故多指仙境,值得关注的是桃源与刘晨、阮肇入天台故事的合流,由此桃源典故衍生出情爱主题,这在女性作者中更为明显。两个典故合流的原因在于故事和叙述模式的相似性,以及桃花在诗歌中与女性的联系。桃源的情爱主题影响到了唐宋词与元明戏曲的创作,"桃源行"、"阮郎归"、"醉桃源"等多个词牌名的产生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登华山     
西岳华山,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它分为五峰,分别是东峰、南峰、西峰、北峰、中峰,最高峰为南峰,海拔2160米,最低峰为北峰,海拔1614米。下面,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华山的美吧。雾今天几乎都是大雾。我们来到华山脚下,大雾把它包围着。华山在雾中忽隐忽现,像一个怕羞的少女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后,桃源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圣地。桃源究竟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它又到底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近现代以后,对于桃源的争论特别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叫桃源这个地名的有几十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的原型在哪里,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争论和分歧都非常大。现在,铜仁立足打造“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其依据和文化内涵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将对桃源铜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潘雅频 《生活教育》2013,(6):111-113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朝诗人张旭的这句诗道出了千百年来萦绕在世人心头的疑惑:世外桃源,你在哪里?也许,人世间是不会有陶渊明笔下那样的桃源的,所有寻觅桃源的人终究会像那个武陵渔人,再也不得桃源之门而入,但是,追寻桃源,是我们永远的梦。童年,是最该有梦的地方,是梦最斑斓的时候;童年,应该有一个关于桃源的梦。那么,何不跟孩子们一起去寻找一回心中的桃源?  相似文献   

14.
姚天强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4):40-41,45
在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以傅作义为首的荣河系,尤其是王克俊、阎又文、周北峰、刘厚同等人,利用其特殊身份,充分发挥独特的个人才干,最大程度地维护了荣河系利益。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乡党关系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寄寓     
这里是一片桃源,它心花怒放,它满笑开颜。桃源亮丽了。绚丽的海洋在流动,是花的飞扬,是气的弥漫,是色的闪烁。桃源轻盈了。缤纷的落英在飘舞,是刚与柔的共舞,是天与地的接通,是梦与实的交融。桃源润厚了。葱茏的绿色在堆积,是水源的归宿,是力量的冲动,是生命的充实。黄蜂是桃源里成千上万个生命之子永久的期盼。万里一徘徊是它桀骜不驯所隐藏的傲慢。桃心的诞生像海枯石烂一般艰难,梦想牵动着对累累硕果的期盼。桃源结心了,是天真烂漫的“泛滥”。阳光也变得顺畅,温而不暴,一丝丝一缕缕如仙女的长发,散而不乱地洒在桃源。空中是桃心嬉笑声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南朝文学中桃源意蕴的仙境、唐代文学中桃源意蕴的个性化、清代文学中桃源意蕴的追求等,以桃源意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美好希冀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7.
桃源是借助陶渊明之笔创造出来的民族旧梦,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依托这个旧梦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田园生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诗界革命派”作家是旧桃源的终结者,也是近代新桃源的开启者。丘逢甲家国破碎的切肤之痛更多的是愤慨于桃源旧梦的破灭;黄遵宪则因其开阔的世界眼光更加憧憬着桃源新梦的诞生;谭嗣同则带着桃源梦破的强烈忧患意识接受陶渊明,很自然地关注到了陶渊明为人和作品慷慨济世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8.
唐朝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在唐代的普及,道教所追求的虚无缥缈的仙境,道教的志慕山林、隐形遁栖,道观的香雾弥漫、仙乐齐鸣,都极大地影响到唐代“桃源诗”的创作。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唐代“桃源诗”的兴盛,促使桃源的意蕴发生新变,促成了“桃源诗”浪漫洒脱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从桃源社会的思想渊源上探究,将发现桃花源里的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美好的愿景表达,更蕴含着积极的理性探索与非凡的超越精神,共同构建起了桃源之境的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朝诗人张旭的这句诗,道出了千百年来萦绕在世人心头的疑惑:世外桃源,你在哪里?也许,人世间是不会有陶渊明笔下那样的桃源的,所有寻觅桃源的人终究会像那个武陵渔人,再也不得桃源之门而入。但是,追寻桃源,是我们永远的梦。童年,是最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