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富强 《学周刊C版》2019,(25):152-152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的节奏都具有独特性,节奏为音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更出色的音乐感悟能力及表现力.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朗诵等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锻炼和提升,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以及其有效的节奏训练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康丽 《成才之路》2010,(15):33-3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重视听力节奏训练,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强化动作节奏训练,加强节拍感的训练,用乐器训练节奏。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1):180-181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潜在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与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音准的培养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技术化训练和兴趣化学习两方面阐述对儿童音准能力的培养,在科学规范的技术化训练下和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曾强 《考试周刊》2012,(91):158-159
技师学院开设音乐课(音乐欣赏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拓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技师学院开设音乐课(音乐欣赏课)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而是为了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技师学院音乐教师从事音乐审美教育,是广大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关的领路人,他们的素质能力将决定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文章从分析目前技师学院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尝试性地浅论技师学院音乐教师在具备一般音乐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提高的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长玉 《时代教育》2009,(8):187-187
走进音乐,已是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时代要求.在中小学阶段则应以学生最易接受的唱歌这种形式入手,并通过器乐教学来提高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引领他们走进美好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种子,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智商、情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了解中外优秀文化,感悟人生的哲学、美学、人文地理、宗教风俗,提高学生素质,使人更健康。  相似文献   

8.
马晓鸣 《林区教学》2008,(4):102-103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钢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又包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让学生有高质量的听觉感觉能力,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是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不注意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的误区,具体表现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兼顾、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挥音乐本体功能不能兼顾.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音乐作品本意表达不能兼顾、强调学科综合和发挥音乐特色不能兼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越来越被重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努力挖掘教材中关于节奏训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节奏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徐灵瑛 《考试周刊》2011,(72):225-226
歌唱是音乐最基本的内容和形式,也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各种唱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歌唱水平,从而提高感悟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唱歌教学,让音乐课堂歌声嘹亮。  相似文献   

12.
张艳 《考试周刊》2015,(19):178
本文主要讲述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从想象中感悟音乐,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丰富学生音乐情感,提高歌唱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董思辰 《课外阅读》2011,(8):214-214
对于普通的中学生来说,音乐的美离他们好像还很遥远,大部分学生无法在音乐中体会音乐之美.因此,通过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普通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学音乐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培养方向。文章从音乐感受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是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技能,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并以此能力积极地向文化学业及其它领域拓展。使音乐的学习对文化课程,对生活、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在学习音乐中注重肢体的平衡、控制性训练,以促进左右脑平衡与大脑统合功能发展;积极运用影像记忆方法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性音乐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音乐;注重发展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课程。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和听音训练,提高学生的视听能力,积累音乐语汇。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音乐的创造能力。唱与听的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长期训练的结果。为此视唱练耳的教学,实质上也是强化音乐基础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论述了怎样有效训练学生舞蹈表情、提高其舞蹈表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激发学生舞蹈的兴趣、热情;然后训练学生对舞蹈、音乐情绪的感悟能力,在舞蹈时产生情感冲动和激情;最后是加强表演实践,提高学生外在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因此在教学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须加强和提高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高职高专广播电视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8.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内容,节奏可以使音乐更具生命力。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存在都与它的旋律、节奏有很重要的关系,把握这些音乐要素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特别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节奏训练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更加和谐正确的音乐节奏感,并进行有效的节奏训练,教师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