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打开湖北电视台四频道,看过社教中心的新版栏目《百姓时间》,人们便会发现,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电视屏幕上冒出了这么个新鲜词,一个特别的角色,这便是《百姓时间》自我发明的“百姓记者”。 “百姓记者”顾名思义,是由一个普通百姓身份的人,在栏目中担任起一名专业记者的角色,仅仅如此,也就谈不上更多的新意,但看过《百姓时间》后,人们又会惊奇发现,采用“百姓记者”形式,决非仅仅是一种手法上的标新,更主要的是为了达到媒体与受众之间一种角色和视点的转换,一种情感交融和距离的拉近。 在传统的概念中,媒体与受众之间通常呈…  相似文献   

2.
刘新英 《青年记者》2007,(14):96-96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当前,一系列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城市荣誉吸引着诸多城市的参与,而在推行此类创建工作的城市中,大多数并不仅仅以获得称号为目的,它们的深层次目标是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和谐,通过“创建”使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文明。而这些城市追求进步的集体行动中,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新闻来自百姓民生。作为一位市民报的记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放低姿态,走到百姓中去,关注“草根”阶层。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5日,鄂州市首条人大代表专线在鄂州日报社开通。上线的情况异常火爆,群众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人大代表都提前近半个小时上线,两部热线电话一个接一个,没有停下来,代表们也不辞辛苦,不厌其烦,耐心地接听,仅两期专线就接到群众电话100多个,筛选出公开见报内容60条。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相似文献   

6.
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几十年来,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无价之宝。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过程,新闻事业好的传统和作风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对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深入基层采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等好的传统和作风必须继承好、发扬好的前提下,如何改进我们的新闻作风,以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地市报记者,笔者认为,除必须发扬新闻工作好的传统和作风外,在采访写作中还应具备“六双眼”。  相似文献   

7.
陆佩娟  范军 《传媒观察》2007,(12):25-26
十年前,我们写过一篇论文《记者应当好“五家”》,这“五家”就是要有政治家的站位、发明家的目光、企业家的危机、哲学家的头脑和文学家的功底。要有政治家的站位体现的是政治家办报的核心理念;要有发明家的目光提出了新闻这种产品涉及其每一件的创新特征;要有企业家的危机指出了目前有很多新闻工作者缺少的与大背景相吻合的市场意识;要有哲学家的头脑希望我们更多克服采写中的鼠目寸光、浅层思维和挂一漏万;要有文学家的功底则要求我们的从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字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日,在纪念<武汉晚报>新闻110热线成立十周年之际,<武汉晚报>不失时机表彰了首届十大明星线人,在武汉率先成立新闻线人俱乐部.  相似文献   

9.
陈俊 《新闻窗》2008,(1):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闻和宣传方面提出了“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尔后,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他又提出大力倡导信息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一中记者要实践“三贴近”,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要当好一名“问题”型记。  相似文献   

10.
陈洁 《新闻窗》2008,(3):83-83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新闻来自百姓民生。作为一位市民报的记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放低姿态,走到百姓中去,关注“草根”阶层。笔者发现,有些跑口记者在工作中,拿到对口单位上发放的文件一抄了事,直接让空洞的消息见诸报端。笔者认为,要想让一条跑口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必须加大与“草根”阶层的联系,因为他们是政府决策的最终受制者和受益者,他们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1.
眼光向下,反映百姓心声新闻报道要说百姓话,言百姓事,为百姓服务。2011年,龙南电视台开展"记者驻农家"活动,要求记者下到农村基层一线,零距离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心声,感受基层生活,用心服务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1,(4):29
今年春节期间,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全省新闻战线集中组织开展了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他们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体察社会,把脉时代,心系民生,情浓于水,将所见所闻所感溢于笔端,录入影视音屏,用身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如何克服新闻"审美疲劳"?本文作者以采写的《泰兴:村民"直评"让村官坐不住了已有16名村官因群众满意度低受到处理》为例,从接触这一选题到采访、写稿的全过程谈起,探讨了超越业务"停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驻地记者采写的稿件既要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又要鲜活感人,群众喜闻乐见,即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一线抓“活鱼”。要抓到“活鱼”,就必须把握大局,进行宏观思考,把地方的新闻事件拿到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大  相似文献   

15.
甘勇 《新闻前哨》2011,(4):29-29
【编者的话】今年春节期间,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统一部署,全省新闻战线集中组织开展了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他们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体察社会,把脉时代,心系民生,情浓于水,将所见所闻所感溢于笔端,录入影视音屏,用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生动地呈现了基层百姓吃穿住行的新变化及其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一篇篇情景交融的现场报道,成为今年春节新闻报道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程长春 《传媒观察》2004,(10):45-46
记者的深入问题,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说它是个老问题,因为“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向来是党报记者思想作风和业务作风的最基本要求。说它是个新问题,这是因为深入和贴近问题,在当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相似文献   

17.
于欣 《青年记者》2008,(7):80-81
如果今天从事经济新闻的记者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观,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新的知识体系,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享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新闻三昧》2004,(3):34-36
记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新闻记应如何对待?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互联网+"下,海量的信息高速传播,传统媒体行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基层记者工作现状展开分析,并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写出"大新闻"的有效途径,确保提升基层记者的综合素质,牢牢把握"四力"原则,更好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新闻导刊》2009,(5):28-31
周立新闻作品研讨会于2009年8月12日召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管理委员会领导、集团各媒体负责人、重庆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成员及部分编辑记者出席了研讨会。以下是会议发言摘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