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的权利保障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即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前者。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较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立法上还存有缺憾即仍不及被告人。要依法保障被害人的人权,在认识保障其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应把彻底更新诉讼观念作为立法与司法完善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程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是在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重视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在这两个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我国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仅就刑事诉中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必要性,程序规定,特征和立法缺欠做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浅谈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上的立法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价值目标之一的人权保障的日益强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本就立法在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上诉权、直接起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刘忠 《考试周刊》2012,(23):194-196
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是非常丰富的,但我国目前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并不完善。上诉权应当是刑事被害人的一项重要权利,而现行法律对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上诉权并未作任何规定。不赋予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以刑事上诉权,不仅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保护,而且常致刑事司法于被动境地,不利于矛盾纠纷的根本解决,有悖司法公平、公正。作者认为,要在刑事诉讼中平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应当对与被害人上诉权有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一特别是对“上诉不加刑”原则、诉讼结构平衡理论、刑事公诉案件求刑权的归属和权利与权力相制衡问题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并从立法上进行疏浚.维护司法公平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这有失法律的公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以期能更进一步加强对被 害人的保护力度,达到立法赋权上的公正,从而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民主化进程,更好地与国际刑事诉讼接轨。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是我国刑法学界一直十分关注的课题,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制度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于当事人并赋予其一系列权利,但仍存在着被害人权利的众多缺失之处需要立法加以完善。我们必须建构一种既符合我们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制度范式,即要注重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具体应赋予被害人请求国家补偿权,被害自然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选择权.创造一个良好的范式,给予被害人有力法律救济,彰显法律的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赦害人一方面由于爱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与检察院对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案发现场的第一见证人,他对隶件的陈述对检察机关正确审查起诉、提起企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刑事诉讼被害人在刑事审查起诉阶段中的法律地位和诉讼权利,对于理顺检察机关与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关系,保障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且被害人损害赔偿权的实现在实践中也缺乏保障。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法律责任体系的合理化建设,也不符合世界各国立法趋势。因此,我国要借鉴各国立法经验,建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被案人有申请抗诉权,而没有上诉权的规定,从6方面阐述了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并结合司法实践,就被害人上诉权的实现方式提出了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17年来,行政审判的司法环境大为改善,“民告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官应诉的自觉性不断增强。2004年3月,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后,全国各地相继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不一,制度上的欠缺,各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亟需进一步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立案工作特点,结合对诉权的尊重和保护,通过我国的起诉和受理的现状,探讨关于初审立案的两种不同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律师在场权的立法缺失问题,随着今年五部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台,再次成为了热议的焦点。针对该问题,在分析了律师在场权立法缺失的原因,论证了该权利立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律师在场权的制度设计。在宏观的层面,重点论证了律师在场权的适用范围、程序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涉诉信访的程序性设计包括诉讼性和非诉讼性程序设计两方面。涉诉信访作为信访的最主要方式,其程序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为法治建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更在于通过这种程序性设计,使民众与行政司法人员形成一种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最终实现进行意识积累。  相似文献   

15.
回避制度对保障刑事诉讼的客观公正进行具有重要价值,已为当今世界各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律所确立。通过对美、法、日等国刑事回避制度特色的分析比较,在回避人员的范围、数量及申请回避的主体等方面对完善我国刑事回避制度有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公司实务运作中经常涉及的较为复杂问题。对这类问题如何利用章程进行规范,是公司法的重大理论问题。我国新《公司法》第76条第4款指出"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何理解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另有规定",如何认定这种"另有规定"的法律效力?本文通过实务案例研究及基础理论探析,对有限责任公司对外股权转让时章程的规范效力进行探索,以期达到有利于我国公司制度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随着抗日战争发展的不同阶段,经历了恢复、发展、巩固、整顿与提高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党委和民主政府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促进抗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债权人代位权是新《合同法》规定的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它的确立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阐述了代位权制度在诉讼适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希望在实践中对正确处理有关代位权案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失业问题,提出四种解决方案:财政投资政策要注重就业创造标准;高校培养目标要明确;建立职业咨询制度,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