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3):26-29
外销瓷回流进入收藏市场,已经成为近来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2010年2月4日至5月9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福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曾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中国清代外销瓷展,共展出192件(套)精品,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集中感悟清代外销瓷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3.
吕成龙 《收藏界》2013,(2):36-41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烧造给予了更多关心,并提出颇为严格的要求。雍正元年(1723年),随着宫廷造办处人员的扩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赖的怡亲王(雍正帝的十三弟允祥)的主持下,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在造办处珐琅作积极展开。但从清代档案记载看,  相似文献   

4.
陈锐 《收藏界》2011,(4):47-51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图1),高44.9厘米,口径22.6厘米,底径14.2厘米,造型优美,大口外撇,筒状长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足底外倾,二层台圈足,白釉底上青花双圈。  相似文献   

5.
王厚宇 《收藏》2011,(3):65-66
罗聘(1733~1799年),清代著名书画家。字遁夫,号两峰,又号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蓼洲渔父、衣云和尚、竹叟等。原籍安徽歙县,其先祖迁居江苏扬州,遂为家焉。明清时期,扬州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著称,为运河中枢重镇。特别是罗聘所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扬州是江南地区盐、麻、布、茶的重要集散地,两淮盐运使驻节于此,商贾云集,四方辐辏。  相似文献   

6.
黄卫文 《收藏》2013,(15):32-41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商品,自唐代开始就大量销往海外。清初,由于沿海抗清势力的存在,清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这种闭关锁国的做法,虽然一度使得当时的中外贸易大受影响,但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并未减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措施全面解除,清朝的对外贸易重新步入蓬勃发展的轨道,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输出的数量更加庞大。  相似文献   

7.
惠林 《收藏》2008,(6):74-78
被评为“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南阳民间十大宝物”的《清代书法二十四进土书法屏》,是清康熙五十五年在京为官的一批翰林书法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馆阁书法的最高水平。这批翰林中,有在清代扪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书法大家王澍、张照,有独占鳌头的状元王云锦、赵熊诏,有后为高官的大学士阿克敦等,他们分别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十五年、四十八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五科进士。这24位翰林书法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当时最好的纸绢“库纸绢”为同一人书写了同一主题:恭送彭老夫子荣假锦归。这批作品历经300年风雨保存完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令公示于众,与天下收藏爱好者同赏。  相似文献   

8.
《当代体育》2009,(9):63-63
势大力沉暴扣后,球架叮当响。轻巧灵活的勾手,让人没法防。虎背熊腰身体壮,统治了赛场。让大鲨鱼的名号扬四方。天生幽默爱搞笑,活跃在赛场。但在危险地时刻.就挺身而起。  相似文献   

9.
王蔚华 《收藏界》2013,(6):51-54
清代外销彩瓷造型丰富,纹饰艳丽夺目,并带有外来文化特色,给人一种新颖、秀丽感。本文介绍的10件清代外销彩花瓷盘由鲁德集团季先生收藏,造型均为圆形,宽板沿,浅腹,坦底,圈足。胎薄色白,质坚硬,釉面温润,玻璃质感较强,造型规整,做工精细,板沿与内底都有彩花纹饰。1.青花矾红花卉山雀纹瓷盘(图1)口沿描绘褐釉,板沿两道弦纹间饰斜方格纹与四组花叶纹,其  相似文献   

10.
卢侃 《收藏界》2012,(6):37-42
中国清代外销瓷不仅在器形方面按照西方客户的要求烧造顾客所订购的形制,而且在纹饰及工艺等方面,亦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本文拟探寻清代外销瓷器上的纹饰以及添加工艺所表现出的"西洋味"。  相似文献   

11.
吕成龙 《收藏界》2013,(3):58-60
乾降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准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从档案记载来看,这或许与造办处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另外,与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审美趣味的差别也有密切关系。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五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等交小太监四名,何德禄、王成祥、杨加福、魏喜。传旨:着给珐琅处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尔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  相似文献   

12.
鲍丹 《收藏》2012,(7):26-29
清代乾嘉时期,画学随文艺而兴盛,从事绘画的不少文人并擅诗书画印,但真正能够在绘画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却不多。浙江桐乡就有一位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绘画技法而在中国清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的画家,他就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画家——方薰。  相似文献   

13.
吕成龙 《收藏界》2013,(1):40-43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在清代康熙晚期按照康熙皇帝的授意,将从欧洲传入的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釉上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成本高,产量低,属于专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烧成则由宫廷画家同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清宫造办处和圆明园造办处内完成。几乎都是适合把玩的小件器物,不见大  相似文献   

14.
鲍丹 《收藏》2012,(13):26-29
清代乾嘉时期,画学随文艺而兴盛,从事绘画的不少文人并擅诗书画印,但真正能够在绘画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却不多。浙江桐乡就有一位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绘画技法而在中国清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的画家,他就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画家——方薰。  相似文献   

15.
汪镛,清代书画家。初名铭,字笠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清时期,松江地区人文荟萃,书画鼎盛。汪镛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影响,青少年时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长,师从玉壶山人改琦,诗、书、画均得其指点,画艺大进。改琦见其天质聪慧,遂把爱女小茶(允)许配给汪镛为妻。凡人物、花卉、山水,尽得  相似文献   

16.
邓北野 《上海集邮》2010,(10):33-35
当整个世界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重视搜寻历史古迹的时候,国外还散落着我们前辈留下的手绘明信片。它遗留在干涸的历史河床上,一百多年来任凭风吹雨打。它们生存了多少年,从哪里诞生又寄往哪儿?那些画面和文字蕴藏着多少故事。拾捡起这笔民族艺术遗产的作家郭冬和集邮家王泰来夫妇,以厚重的历史视角和婉约斑斓的文学创作,为读者开启了晚清的人间万象。  相似文献   

17.
彭建 《收藏界》2012,(1):81-81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相较于历代男性书画名家辈出,精品迭出,女性画家无疑是中国书画史上夺目靓丽的景观。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中期至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变迁,涌现出了一批女性书画家,留下了许多精工秀丽的传世之作,向我们展示了闺阁翰墨的奇异光彩,堪称我国绘画史上的艺术珍宝。  相似文献   

18.
马起来 《收藏界》2010,(5):98-100
樊圻,绘画面貌较为多样的清代画家。我国的山水画在清代比较发达,这与文人的山林隐逸思想有关。这种思想,在当时既包含爱国、爱好山川的感情,也包含着对人生消极的看法。如清代"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所描绘的《溪山无尽图册》(六页),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山川之美,也流露出悠然世外的恬静之情。  相似文献   

19.
王厚宇 《收藏界》2012,(4):95-96
方琼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其姓名见于画史记载,如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下云“方琮,字黄山,张宗苍弟子工山水。  相似文献   

20.
欢虞如 《收藏》2011,(6):88-89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皇帝下诏,广搜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翌年,各省进呈本、采进本、《永乐大典》辑佚本源源汇集北京。其中有些是稀见本或孤本。为使这些书传播于世,乾隆谕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现今武英殿聚珍版的版本分为两大系统:殿本系统和翻刻本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