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与新罗书籍交流活动频繁。书籍交流活动的发生,从唐方面看,是因建立世界秩序和维护国际关系的需要。从新罗方面说,则有历史传统、政治策略、强国需求等原因。书籍交流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有唐罗双方互遣的使者、新罗留唐学生和僧徒、新罗商人等。传播的书籍主要包括儒释道经典、史书、天文历法、医书、诗文集等。书籍交流活动对新罗产生重要作用:一是推动新罗教育和科举等制度设置,二是促成汉籍阅读风气流行,三是促进新罗汉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佩琪 《档案》2023,(12):47-54
考察考古资料对研究唐朝与回纥关系意义重大。近些年出土的六方入唐回纥人墓志展现出回纥人在唐朝的境遇,涉及到回纥汗国早、中、晚三个时期与唐朝交往的历史。本文整合文献史料与墓志内容,拟从六位回纥人在唐朝生活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展现安史之乱后,时局动荡之下,唐朝与回纥双方斡旋后友好交流的局面。并重点分析墓志中反映出的回纥汗国药罗葛王室内部权力的升降、回纥琼死亡原因、唐朝最后一任瀚海都督府都督人选、回纥派遣入唐“质子”的几个重要问题、回纥人入唐时间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唐朝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经济文化水平,造就了敦煌壁画在唐代时的异样风情。受唐朝的经济与文化影响,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在唐时期经历了数次变革。而敦煌壁画其间的佛学意蕴,又随着唐朝对于佛家思想的不同观念而不同于其他朝代。敦煌壁画之于唐朝,可谓是唐朝另一种政治文化生活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义天,…  相似文献   

5.
肖凌 《兰台世界》2012,(13):63-64
唐三彩是一种在唐朝非常盛行的陶器,其基本釉色为黄、褐、绿三色,因此被人们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拥有丰富多变的釉彩和前所未有、种类繁多的造型设计,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生活,并随着唐王朝的兴衰而由盛及衰。  相似文献   

6.
王德朋 《兰台世界》2005,(13):66-67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7.
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确实是清代刊刻丛书之冠。它不仅择书精奇,雠校谨严,而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点,就是:搜奇揽胜到东瀛。这个特点因关系中日文化交流甚巨,不可不专篇介绍之。东瀛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由来尚矣。据记载,早在唐朝,日本就派人到中国留学,而且使者到中国来,还“尽市文籍,泛海以还”(《旧唐书》卷一九九上《日本国传》)。开元时,日本使者粟田真人(按:真人相当中国户部尚书)到中国出使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吉林省延边地区属渤海国版图。渤海“地方五千里”,号称“海东盛国”。从698年粟末靺鞨大祚荣在今敦化东牟山下“筑城以居”,到926年灭亡,始终隶属大唐帝国。渤海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全方位的学习唐朝,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不断地征讨、开拓,“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新唐书·渤海传》)。渤海鼎盛时期,北部边境达到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同江、伯力一带;东穷大海,隔海与日本相望;南与朝鲜半岛的新罗为邻,双方以泥河为界;西接契丹。在辽阔的渤海大地上设有5京、15府、62州、130余县。  相似文献   

9.
林立坤 《兰台世界》2022,(7):141-143+148
朝贡是双方以物品或其他方式进行财富交换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中国朝贡自古有之,费正清先生称其为“中国的世界秩序”。朝贡关系实则是一种经济、文化等因素互相交杂在一起的复合关系,朝贡频率的高低、朝贡关系的疏离或密切,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关系的体现。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王朝,与周边王朝和少数民族藩属国往来密切,唐与渤海国的朝贡研究不仅体现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更反映出中原唐王朝所在时段内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中晚唐时期的"靖恭杨家",既是繁荣鼎盛的政治家族,又是颇负声望的文学家族。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杨氏家族有着很深的政治与文学因缘。在杨氏家族诸人中,与白居易关系最密切的是杨汝士,二人诗歌唱和也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11.
中晚唐时期的"靖恭杨家",既是繁荣鼎盛的政治家族,又是颇负声望的文学家族。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杨氏家族有着很深的政治与文学因缘。在杨氏家族诸人中,与白居易关系最密切的是杨汝士,二人诗歌唱和也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12.
<全唐文>中收有李渊两则"褒降诏".这两则"褒降诏"记述了李渊对前来降唐的将领高开道与胡大恩分别加以赏赐和册封的有关事迹.李渊如此礼遇降者,为唐朝政治集团作出了卓越表率.  相似文献   

13.
《全唐文》中收有李渊两则“褒降诏”。这两则“褒降诏”记述了李渊对前来降唐的将领高开道与胡大恩分别加以赏赐和册封的有关事迹:李渊如此礼遇降者,为唐朝政治集团作出了卓越表率。  相似文献   

14.
陶冶 《兰台世界》2016,(19):152-155
以唐开元二十八年(740)为界将唐代分为两个时期,分别分析唐前期与唐后期异常气候变化对米价造成的影响,通过比较唐代前后期异常气候变化与整体米价波动情况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异常气候因素对米价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但其对米价波动的影响有限,真正令米价受到长久性深远影响的因素更可能是当时的战乱与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唐前期统治者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民族关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与以往中央政权不同,从唐前期的政治用人、和亲、长城观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其特点。唐前期出现民族开放的态度与唐建立的时代背景及政权等多因素有关,并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翔县南郊唐墓M17中出土的绢质汉文陀罗尼经咒绘写本,其主体内容是唐代盛行的《佛说随求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经咒中心和周边的图像对理解唐代密宗真言的构成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本文对经咒中涉及到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认为经咒中心图像为一头戴虎头冠的披甲执锐武士形象。此类虎头冠图像发轫于西方,向东融汇佛教中的天龙八部思想,进入中土之后,经过了若干次变容和转化,成为具有"护国、护教、护城"战神之力的毗沙门天王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正与凤翔墓地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经咒周边为佛教手印、花卉纹等构成的组合图案,以及经咒书写方式的结构—环绕式构图,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密宗曼荼罗坛城的表现形式。此外,凤翔经咒中所表现的密宗思想有可能与墓地杀殉现象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追认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为祖,从而使道教与李唐皇室结成了特殊的紧密关系,道教在唐代受到统治者的极大尊崇。许多道徒得以供奉庭掖,随侍帝后,他们在从事经、教活动的同时,还出入宫禁,积极参预政务乃至政争,为帝后戚属所欣赏或倚重。他们中的头面人物和主要成员,多获赐紫衣师号,甚至出任各种俗职,受封官爵,在政治、经济上都受到帝室的优遇,荣宠无比,成为道教中的贵势阶层。这种制度成为唐代道教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古代图书馆与道儒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儒两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而这两家学派的兴起与周朝的藏室(皇家图书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藏书丰富的藏室,就不可能有道、儒两家,或至少要推迟这两家学派兴起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建设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今文经学从其产生就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传承着儒家经典浓厚的人文气息,一方面他又将经典大义与当下政治生活密切其串联在了一起,促进汉代社会的文化繁荣。而这些繁荣却又无疑不是通过汉赋传达出来的,可以说,汉赋在经典和时政的关系中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并最终在今文经学的影响下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大辉煌。  相似文献   

20.
首问负责制: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问负责制”在图书馆的实施 ,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拓宽了优质服务的内涵 ,提高了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填补了“首问负责制”在图书馆界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