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4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明了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国科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在实施“创新2020”中,将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一主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相似文献   

3.
《留学生》2013,(12):28-28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科技人员。想想自己科研工作几十年,一直想创新,但是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球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科学研判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果断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科技奖励制度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要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奖励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奖励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实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意图和导向,对调动科技人员的创  相似文献   

6.
谭红军 《继续教育》2003,17(3):11-13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首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作为中国科学院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经过充分酝酿与研究,制定出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描绘出了学院未来的发展蓝图,使学院真正成为科技管理培训和中科院各类党政干部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和"科学的春天"40周年。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始终以"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己任,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40年来改革创新发展的历程,是一部锐意改革、不断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作出专门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及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擘画,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院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国家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突破了一大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原创成果,书写了新中国科技创新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素质教育应当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一、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国家对创新体系的重视和布局。国家科学技术部根据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并启动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计划;国家教育部相继提出并启动了培养“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和教育界为国家跨世纪工程而作出的重大举措正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二、“三创”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当前…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使科技发展迎来了春天。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要求,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以适应国家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振兴中华为己任,去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就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迎接知识创新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报告呈送党中央和国务院后,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于北京而言,2014年2月26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工作情况时提出了殷切期望,明确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确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中心,无疑是国家赋予北京的新定位。2016年9月1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技部、发改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一”在今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此后,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及视察工作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着重强调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创新引路     
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在今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此后,在许多重要会议上及视察工作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着重强调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对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改革发展全局,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6年7月16日,刘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和文化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协同创新战略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拓展了文化发展的新思路,该文就是要在协同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探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协同创新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