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湘西古代乐器铜编钟的起源古代乐器中,编钟是属于金部。编钟被称作古乐器中的国宝,在《隋书·音乐志》中有记载,称编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青铜时代是编钟最为盛行的时期。在古代,编钟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代表了权力与地位,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礼器。  相似文献   

2.
顺治十年,清朝统治者为了充实辽沈区域人口,开垦废弃荒地而出台了名为"招民授官例"的鼓励政策,规定将一百人以上招至此地即授予知县官职。然而关于条例的实施,在辽沈地区的史料中唯有一处记载。而其他一些非此地区相关文献,如《大清会典》,关内各省地方志书等,则提供了有关辽沈地区各县知县来历与仕途的许多线索。在总结这些史料中的信息后,可分析出授官例的实际实施情况,并对其实施的规律性与严格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清代档案中保存了大量的宫廷医疗档案,有"脉案"(皇室成员的诊病记录)、"用药底簿"、"配方档"、"传药档"等。这些珍贵的档案不仅是中医研究的瑰宝,也是了解清代宫廷文化的翔实资料。医案中"人参底簿"的相关记载,反映了清宫生活习俗的一个侧面。一、清宫大量食参的习俗清代宫廷内广泛使用人参来进补,主要有两种方式:噙化和入药。  相似文献   

4.
说到清宫刻书机构武英殿,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它还是皇室主要藏书处所之一,这段史实却已近乎隐没。比如,1997年出版的大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堪称学界一大盛事,但书前《四库全书存目编纂缘起》一文中谈到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的存放和被毁地点时,却未提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武英殿:……据有关文献记载,《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存目书进呈本除极少数发还外,均贮于翰林院讲读、编检二厅,由于  相似文献   

5.
祈天救灾由来已久,在清朝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中详备的规定了"水旱则祈"的法律制度,在水旱灾害来临之际,朝野上下纷纷祈天,反省人事,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清理讼狱,以期天人感召,救民于灾难。  相似文献   

6.
万秀锋 《历史档案》2013,(1):135-138
伽南香是清代宫廷十分珍视的一种香料,目前对于伽南香在清宫中使用的研究并不多。笔者查阅清代档案,结合故宫博物院现存实物,对清前期宫廷使用伽南香的情况进行简单爬梳。一伽南香概识伽南香又称奇南香、棋南香、伽楠木等,属沉香类香料,产于古占城(即今越南中部一带)。《西洋朝贡典录》中记:"(占城国)其山有伽蓝香,一曰奇南,其色红紫。是产也,乃海外之特  相似文献   

7.
<正>本书是"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是对清初康熙一朝最重要的典章文献《会典》进行的系统整理。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前后共修纂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五朝会典,详细记述了清代的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反映了我国历史王朝行政和法律体制的高度完备。《大清会典·康熙朝》由著名法律史专家杨一凡先  相似文献   

8.
皇权中的宫廷女性注定命运悲惨,清宫历史剧中她们进行着无言的心计角逐,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爱情、权势等各种利益,她们在后宫过着激烈的争宠生活,甚至惨遭无情的摧残和死亡。本文以清朝穿越剧《宫锁心玉》、《还珠格格》、《德龄公主》为例,解读后宫女性对皇帝的争宠斗争,全面认识清宫历史剧中女性形象的悲惨命运。千方百计争夺爱情的女性清宫历史剧中后宫女性的生活体现了女性的凶残与狡  相似文献   

9.
为显"万国来朝"的气度,中国惯以各种赏赐和丰厚招待彰显国力,清朝亦如此,例行赏赐与廪给多循前朝,但朝鲜对此却不再满怀感激。当中固然有着华夷偏见的因素,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实际利益已经从朝鲜政府或官员转到了序班、通事等中国的"中间人"手里。据《大清会典》,朝鲜使臣沿途所受待遇实为优厚,但在《燕行录》里,克扣、索贿已成常态。透过《燕行录》,或可明白朝鲜对于清朝的不满为何从未消减。  相似文献   

10.
1741年,为了遵循祖制,乾隆皇帝下诏编修《律吕正义后编》,蒙古林丹汗宫廷乐曲"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等乐章一并载入了《律吕正义后编》,并被列入国乐,成为清代时期宫廷宴乐主要的组成部分,得以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1.
方宝璋 《历史档案》2003,(1):103-105,118
有关清末筹备立宪中的审计思想,清代主要史籍《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清史稿》中均无详细的记载。由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辑出版的《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其中刊载了一些审计思想史料。这些思想虽未付诸实施,但标志着一种新的审计思想初露端倪。 20世纪初,在国内旧民主主义革命形势迅猛高涨的震撼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重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多种日记与档案中戏曲史料的比对分析,认为《王文韶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记录可在观众人数、座次、礼仪等方面弥补清宫升平署档案之不足;二是其中的官府演剧不仅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礼乐性质,而且绝少见诸其他文献,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从作者的戏曲活动与观剧感受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戏曲态度。  相似文献   

13.
朱黎光 《新闻爱好者》2008,(12):134-135
先秦时期编钟 根据文献记载,编钟在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吕氏春秋·古乐》中说:黄帝时的一位乐官伶伦,奉了黄帝的命令和大臣荣将一起“铸钟12口,以和五音”。此外,炎帝、颛顼、帝喾、尧、禹时也有关于编钟的记载,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编钟的原始形态来源很早。陕西长安斗门镇遗址出土的陶钟,可以看做是中国青铜编钟之一——甫钟的始祖。这件陶钟1955年出土,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000年。  相似文献   

14.
《文献通考》所引"止斋陈氏曰"究竟出自陈傅良何书?孙诒让、蒙文通曾推断是已经散佚的《建隆编》,而整理过《陈傅良文集》的周梦江则认为系出自陈氏已佚之奏札。本文根据《群书考索》所引《建隆编》的一条佚文,经比对《文献通考》所引,足以确证《文献通考》所引"止斋陈氏曰"即是陈傅良《建隆编》的佚文。  相似文献   

15.
正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傅林祥等编著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一书,2013年1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依据《清实录》及《东华录》,《东华续录》,《清会典》、《清会典则例》和《清会典事例》,已经出版的各种清代档案,政府公报,《清一统志》及各种地方志,以及奏议汇编和清人文集等原始资料,并充分参考、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清朝地方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日本根津美术馆在经历过一年维修后重新开放。据悉,用于此次馆内维修的基金费用全部来自拍卖清朝中国宫廷的御用钟表。此次拍卖的15件清宫御用钟表大多于乾隆末年在广州制造,然而,它们的源头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来中国的一批传教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中华书局校点本《通典》中对"靺鞨"的记载与北宋版《通典》进行对比,并结合《集韵》的记载,作者认为"靺鞨"在《通典》等唐代文献中主要写作"靺鞨",其读音很可能是"wa jie",而"靺鞨"则由于《太平御览》对"靺鞨"读音的误注,以讹传讹并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8.
清朝被推翻至今已有90年了,但始终没有一部可与二十四史并列的大型清史。加之近几年反映清宫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多采用亦庄亦谐的戏说手法,使清朝的历史面目正在渐渐地“失真”,面对这种现状,专家学者们强烈呼吁,“还清朝本来面目”。对清史,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们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了长达536卷的《清史稿》。但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稿》有不少记载失实之处,颇遭世人诟病,使其终究不能作为正史而流传后世。国民党去台湾后,曾有过编纂清史的念头,但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也终究未能…  相似文献   

19.
乔治忠先生编纂的《清文前编》历经寒暑,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对清朝入关前文献搜集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一、清朝入关前文献概况清朝于17世纪初兴起于辽东半岛,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称"天命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改汗称帝,又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入关以前,历经太祖、太宗两朝,在几十年的军政活动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文献资料。保存至今的主要有满、汉文档案和太祖、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20.
刘蔷 《图书馆杂志》2011,(9):73-86,57
"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著名的宫廷善本特藏。本文在全面调查海内外存世天禄书的基础上,以《天禄琳琅书目》与存世书相互对勘,结合文献、他书,考证辨别,首次统计出《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中版本鉴定错误的总体情况,得出整部《天禄琳琅书目后编》版本误判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而宋元版部分更是几近三分之二的结论。对这些鉴定错误加以归纳分析,并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探讨其致误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