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9,(2):29-38
美国保守主义历史学家布尔斯廷(Daniel Joseph Boorstin)在1962年《图像(The Image)》一书中提出的"pseudo-event"理论上承李普曼、本雅明,下启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德堡(Guy Debord)、波兹曼(Neil Postman)、拉施(Christopher Lasch)等,不仅具有学理价值,在学术网络之中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回归英文原典、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并参酌布尔斯廷个人学术书写的整体脉络可以发现,pseudo-event并非是关于新闻伦理和公共关系的理论,其论述核心也不在"事件(event)"本身,而是一套关于20世纪美国经验、现实与非现实的理论话语,是超现实主义(hyperrealism)理论的前奏。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月16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荣宝斋联合主办的"张大千艺术展"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王琼,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路径切入,对2018年初《文摘报》推出的"旧报新读"栏目、媒体人的采访稿,以及在其他媒介场景中对旧闻的阐释和评价文章的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闻界讲述的历史故事与新闻权威之关联,聚焦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点时刻中媒体人的阐释实践:作为记忆实践主体的媒体人是如何书写新闻界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在勾连过去与当下之中强化了自身的新闻权威,最后,书写自身新闻史的记忆工作可以提供给转型中的新闻业怎样的精神遗产与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生于1864年,张大千生于1899年,两人年纪相差35岁,论年纪和资历,白石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老前辈。关于这两位20世纪艺术史上两座高峰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并不太多,大家基本的认识是"有所交往,但交情不深"。圈内流传有"齐张不合"的说法,不过二人之间的"成见",多为艺术而起,也只局限在艺术之中。齐白石曾"三刺"张大千的轶事,反而能体现两位大师在生活中的鲜活个性,以及作为艺术大家的他们,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秦敏 《新闻实践》2010,(10):67-68
走近凤凰卫视有两次,前次是在2005年,浙江省文化系统的学习考察活动,有将近60位同行,在一个闷热微雨的下午排着队浏览了几十分钟的时间,中途看了一张光碟,印象中时间非常匆忙,凤凰的大楼很陈旧,办公环境很逼仄,人来人往的脚步声都很轻,它的演播室很简陋但是利用率奇高。时隔5年,作为湖州广电总台“素质提升工程”的首批境外培训,我有幸带队重访凤凰卫视,有培训,有参观,有交流,有亲历,感悟颇多。冥想之际,“文化”二字跃然于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内忧"与"外患"的快速升级,"西北中国"在中国地缘政治快速凸显。精英媒介《大公报》通过媒介议程的建构重新发现了"西北中国"。《大公报》对"西北中国"的发现与当时政治议程中"西北中国"存在关联性。但是,《大公报》的"西北中国"媒介议程设置保持难得的独立性,有一定的自主空间。范长江是《大公报》"西北中国"议程的首席定义者,他的西北报道成就了《大公报》作为精英媒介在定义"西北中国"媒介议程的引领者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社长余章明(右二)在大悟县黄站镇祝山村与镇村干部座谈犄困户脱贫情况。孝感日报“十年重访贫困乡”剪影!《孝感日报》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1,(8):28-37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是一次具有节点意义的中国新闻宣传实践,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媒介仪式。以戴扬与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关照"开国大典",可以发现"开国大典"尽管呈现出戴扬与卡茨式"媒介事件"的若干特征,但作为承载着深厚中共传统和典型本土要素的症候式传播实践,其独特面向需要放置在中国/中共新闻实践中予以考察。研究认为,中国/中共新闻宣传史脉络中的"开国大典"溢出了"媒介事件"理论的视野,塑造了中国式的媒介仪式典范,并为"媒介事件"这一西方概念提供了中国语境的实践检验与更为丰富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工作方针,正确理解"正面宣传为主"语境中"宣传"的涵义,必须结合中国的政治生态实际,同时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对"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做到坚持与创新并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贯彻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10.
李强  李菁 《新闻爱好者》2011,(19):96-97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表征出媒体的多渠道传播形式的融合。微博亦是当今网络传播的"新宠儿",它实现了手机短信、即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和网页等多通道的信息传播,形成了及时性、随意性和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它的传播生态系统在内外环境和多层符码的作用中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瞩目大西北,被称为我国“贫困之冠”的西海固地区可谓是一个让人颇费思量的地方。 “西海固”是指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三县,进而囊括贫困山区八县。以这三县为代表的南部山区八县,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扶持发展的连片贫困区域。三十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一书问世后,这一区域百姓的赤贫状况初为世人知晓。随着50多年来的沧桑变迁,特别是在1972年国务院专门召开“固原地区工作会议”时,周恩来总理曾流着眼泪说:“这里的人民还在受苦,我当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东京奥运开幕式触发了中国网友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追忆,掀起了一场对过往媒介事件的大规模数字重访。数以万计网民投入其间的记忆实践,展现出自发连接与集体追忆之间的张力,也在连接记忆和事件链的脉络中揭示出媒介事件的追忆机制及其后果。围绕着对2008年奥运开幕式影像的重温,以个体为核心的参与者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抚今追昔,合力构造出追忆的热点时刻。由此展开的跨平台连接性记忆实践在行动、叙事和情感层面相互交汇、激荡,彰显出鲜明的集体性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是观之,连接记忆与集体记忆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呈现出复杂的交错、互动与延续。  相似文献   

13.
鳏寡一人,独处异国,斗室寂寥,夜来无事,便打开电脑,整理近年来采访时摄的照片,突然显示器上跳出一组2006年4月我第一次去台湾时拜谒张大千故居“摩耶精舍”的镜头。  相似文献   

14.
“予”与“预”是两个常用字,均已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但是有些人写稿或编稿时,因分不清两个字的区别,常常出现以“予”代“预”的情况,如将“预先”、“预算”、“预支”写作“予先”、“予算”、“予支”。其实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启程在即,有关北极的话题自然引起人们的再度关注。为此,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这位曾经多次踏足“地球三极”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派出采访组重访“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作为60年代采访过八连的记者之一,这次重返八连采访,深知个中的难处。《人民前线》报对于好八连的宣传,从1963年算起,至今已经四次掀起宣传高潮。好八连获荣誉称号的27年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军内外报纸,差不多每年都要在一版显要位置宣传八连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这次我们组织重新宣传好八连,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文章做尽,点子想绝”,差不多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了。然而,在八连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小组的同志却感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的新闻事件很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进而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舆论焦点,甚至引发大规模社会运动,影响整个国家建设秩序和社会发展进程;有的新闻事件却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类似的新闻事件,在此国家足以引起群情激奋乃至社会骚乱,而到了彼国家往往只有网络上零星的反对声音.本文试从舆论生成机制上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何艳  张景云 《青年记者》2016,(24):97-98
品牌跨文化传播,是指品牌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进入不同文化区域的传播和管理活动.品牌的传播不仅有内在的科学规律,而且需要根据输入国的外在社会文化特点和对品牌的既有认知和态度调整策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隐含语境”概念的提出 “语境”一词是“语言环境”的简称,由波兰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最早强调要从语言产生的环境本身来理解语言的意义,后来将语境细分为内部的“语言语境”和外部的“非语言语境”,再不断丰富“非语言语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自出版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出版的地位,理解自出版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切.技术、经济、统治因素共同作用于自出版,这是其发生与发展的基本逻辑,也是理解自出版的主要路径.自出版本质上即数字时代出版范式的转换,出版社的主体地位让渡于作者,出版场域中的权力结构被重建.区别于西方出版的市场驱动范式,中国的出版体制以政府驱动为主,...  相似文献   

20.
“考查”和“考察”,读音相同,词义也相近,有时很容易混淆。“考察”一般没有特殊的规定,作为单位派出人员,可以到某地进行考察;而作为某个个人,只要条件许可,同样也可以确定自己的考察项目。“考查”,一般来说,是上对下的一种考核行为。比如,老师考查学生的成绩,组织人事部门考查干部的表现,等等。即使平级,也必须负有特殊的考查使命才行。 其次是方法不同。“考察”的“察”,主要是指观察、研究;而“考查”的“查”,则是指检查、核查、审查。前者主要是靠眼睛,可以不带任何先人之见,一切从实际出发,看到什么研究什么,结论是在考察之后形成的;而考查不仅靠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