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商务印书馆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于1997年迎来了百年华诞。商务的创立,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先河,而更重要的是,商务在100年的风风雨雨中,始终牢记商务创始人之一的张元济先生的“开启民智”的教诲,以高质量的图书贡献社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等中西学术著作,《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小词典》等工具书,无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媒体的密切注意。而百年大庆的宣传,更使商务闻名遐迩。商务平时不多露面,但他们的书目广告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1月10日,商务印书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出版座谈会,正式宣告该丛书第一批100种全部按计划出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介绍了丛书出版情况。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第一次如此完整与系统地整理了中华近百年来的学术演进和辉煌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文化自觉的演变中,张元济、高梦旦、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出版人作为"少数人"的代表,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转型既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也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在转型中分化出来的两大主流——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近代文化自觉中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杨琳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12,20(2):22-25
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意义在于开辟我国成功出版本土化大学教材的先河,促进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学术的独立,确立大学教科书成为图书出版专门类别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于1982年起陆续出版。此前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起曾出版《世界丛书》,1932年至1950年曾陆续出版《汉译世界名著》。50年代以后,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作品,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至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前后累计印行300余种。1982年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辑印行。丛书学术价值极高,一方面,所选原作是古典学术名著或当代有定评的名作,代表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胡晓 《出版科学》2015,23(3):111-112
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近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重镇,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来,对商务印书馆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华中师范大学范军、何国梅合著的《商务印书馆企业制度研究(1897-194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则专门论述商务印书馆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诠释其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方式,并借此思考具有中国特色出版行业企业化、产业化和集团化建设之道.该书以其更加细化的专门性,丰富了“商务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动态     
《全国新书目》2010,(5):6-7
《汉译名著》将达500种 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近日召开第十二辑专家论证会,学者们从商务印书馆近几年出版的90多种译著单行本中遴选出30种汉译名著作品,拟在今年年底全部出齐。届时,《汉译名著》总数将达500种。  相似文献   

8.
<正>上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如一轮初日点燃晨曦,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重新开启国人看世界的思想新风。这套丛书共三十五种,是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生动图谱,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重大的文化积累价值。丛书主编钟叔河先生,因卓著的出版贡献,1993年获得中国出版界的最高奖项——韬奋  相似文献   

9.
出版本质上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出版人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纵观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优秀出版家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时不在.文章以巢峰之于《辞海》、姜椿芳之于《中国大百科全书》、陈翰伯之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钟叔河之于"走向世界丛书"的编辑出版实践为例,分析其社会担当精神及行为,以期能对当下出版从业者职业操守与使命意识的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11.
王云五以"教育普及"和"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镇。同时,他将西方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引入了商务印书馆。他最让人感佩的,是其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王云五数次复兴遭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深入分析“立信会计丛书”诞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立信会计丛书”的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立信会计丛书”早期是作为“大学丛书”出版的,其开端在“会计丛书”合同签订之前,稿本主要来自教师讲义、专家约稿、名著翻译和法规汇编等。1930—1941年该丛书共出版59种以上,出版时间集中在1934—1935年及1939—1940年,作者大都在立信会计事业中任职。“立信会计丛书”有效改善了中国近代会计专业教学完全依赖国外书籍的状况,打造了中国近代会计学者自编会计教科书的品牌,推动了中国现代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健全,促进了中国会计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商务印书馆从1981年起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一辑以来,到1992年之初,已出版六辑,荟萃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的精品达三百种。这套丛书问世以来,颇受我国理论界和读书界的好评,这是因为世界学术名著“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的精神财富;因为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一种思潮的先驱者、代表者,他们积累了时代文明的精华(自然偶有不免带有偏见),留给后人去涉猎,去检验,去审查,去汲取营养。”(陈原;《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正由于世界学术名著为我国思想界、理论界提供了进行研究、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料,因而出版学术名著便被喻为盖“高楼大厦”(周扬语),视为出版界的巨大工程,是文化界的大事。本文介绍的是为出版世界学术名著贡献一生的人。他叫高崧,笔名丘权。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王云五全集》简体版2013年在大陆出版,王云五这位商务印书馆前总经理再次引发业界关注。作为一位像富兰克林、绥青一样自学成才的文化大家,王云五向来被视为与张元济比肩的出版人,其奋斗的一生,如同一出励志长剧,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流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至今。时下,新闻出版领域的变革推陈出新,重温王云五的出版经验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或许有助于以史为鉴,老树开新花。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向来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1921年7月16日,北大教授、  相似文献   

15.
阳玉平 《中国出版》2016,(10):70-70
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既是对文学演变的纵向归纳和文学形态的深入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认知过程。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大杰所著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二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出版),突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及每种文学样态的特点,凸显了文学作为社会思想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外国文化,包括许多方面的工作。翻译外国古今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是其中一项基本的工作,在国内,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商务印书馆承担的。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外国学术著作历时已久。早在张元济先生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期间(1903-1921年),商务的这一出版特色就已初步奠定。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移译的西方学术名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译的欧美各国的小说,有不少是在这一期间由商务出版的。1921年,王云五进商务工作以后,这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类译著逐步发展成系列书,并汇编为“汉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在我国知识界、学术界和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从1982年编译出版第一辑50种开始,到八五期间已经出至第六辑,总计260种。第七辑40种  相似文献   

18.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在我国知识界、学术界和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从1982年编译出版第一辑50种开始,到八五期间已经出至第6辑,总计260种。第7辑40种也在陆续出版中,计划到1997年建馆100周年出齐300种。这套丛书是改革开放以来丛书中选题严肃宏大,内容丰富精湛并有很高学术水平的一套,  相似文献   

19.
朱春花 《青年记者》2017,(29):126-127
《妇女杂志》作为商务印书馆的一个商业性妇女刊物,既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文化价值,又反映了时代潮流的变迁,对中国近代女性起到了启蒙和引导的作用,成为为女性解放而呐喊的阵地.  相似文献   

20.
肖启明 《出版广角》2016,(23):23-24
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就确立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新的历史时期,"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难得的机遇,商务印书馆理当担负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在时代的潮流中成就一番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