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师”,前几年还只是硕士生、博士生的专利,如今本科生也有了自己的导师。从2007年4月开始,凡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医学生,都将拥有自己的导师。在实习期间,他们将接受导师在专业知识及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06,(12)
1.如何选择教授?申请时如何与教授套磁?在网上找一下本专业的教授;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大学,再在大学的员工介绍中找喜欢的导师。申请时,如果有明确想要的导师,可以写明并解释为何想要跟此导师学习。如果能够就此教授的研究领域或是著作评论提出问题,效果更佳。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导师,在申请中写明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即可。对于博士生,选导师更加重要。但是,一般不需要一入学就确定自己的导师。可以先选一到二年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少校长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种情形常常使得校长有疲于奔命之感,这种情形也使得校长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除不可忽视的外界干扰因素外,就其校长自身而论,校长缺乏对自身角色的清晰认识是其根本原因。从管理实践看,校长应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这将有助于改善校长的处境。一、校长应成为导师校长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导师,只有这样,才会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才会实现学校的使命。校长要成为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导师绝非易事。首先,校长必须成为一名好教…  相似文献   

4.
署名权是一个作对自己的作品所拥有的权利之一。就硕士生或博士生的论而言,假如导师仅仅是进行了指导,而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那导师的名字就不应该署在第一位。但导师署名第一位,可以给学校和导师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论是导师个人、实验室、学校的考核标准,论写得多,证明导师的实力强,这样就会为导师申请国家课题、项目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也会给学校在同类学校的竞争中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中,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富 争议的人际关系之一。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应扮演什么样的 角色?研究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导师? 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导师是老板,这是近年来研究 生们对自己导师最普遍的指称。老板这样的商业用语,让人 直接想起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研究生用这 样一个冰冷的词语指称自己的导师,将其带入本应是自由民 主的学术研究领域,实际上反映出当今部分研究生的生存现  相似文献   

6.
另一种“老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板的称呼,大体始于改革开放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经商阶层的出现,这一称呼饱蕴崇拜、渴望、炫耀和讥蔑之意。20世纪90年代,“老板”称呼蔓延至大学校园,起先是理工科研究生们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们也跟上了这趟时髦;最初只有部分个性活跃的研究生公开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后来那些沉默寡言、谨小慎微、思想“上进”的研究生也在私下交谈中暗地里称起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来。“老板”称呼的风行,迅速挤占了“先生”、“导师”、“教授”、“老师”之类称呼的市场。导师“老板”称呼的由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乔一牟说自己是医学院最厉害的刀时,导师正从实验室的门外走进来,眼光恶狠狠地看着他不小心将烟灰落进手下模型的胸腔里。导师的教鞭轻轻砸在他额头上,付小冉就笑了,她看见初夏的阳光好明亮。付小冉很早就断言乔一牟早晚会断送在香烟上,但他却不以为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那又如何,早死早投胎。”嚣张到让人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8.
王晓漫 《教育与职业》2006,(35):190-191
本文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小组制的概念和特色,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小组制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本科生导师小组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导师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对加拿大三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析,发现其研究生导师制度呈现出“合作与差异”并重的特色,表现在:导师角色上,以多方引导人、共同责任人为定位;导师职责上,重视规范职责与协商职责并行;导师时间上,提倡全程参与研究生教育;导师指导效果保障上,多维度促进导师专业成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的启示如下:探索“自我询问”机制,引领导师理解自己;尝试“期望协议”,明晰师生的主体职责;落实导师合作小组,拓展指导效果;深化“分类指导”细则,关注学生多样性;打造规制、引导、自主“三合一”服务体系,促进导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5个教师节。这一天,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庆祝大会上,大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恩师祝福;企业领导送来了慰问金;朵朵鲜花献给了在三尺讲台上踏实奉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老少牵手”活动中学院聘请育人导师的基础上,又在企业聘请了专业导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工作不仅要重智商,更要重情商,要以人为本,尽自己的所能使别人生活得幸福,别人生活得幸福,我就更幸福。”我的导师孙维刚的这一理念,指导我在教育的百花园中,在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上执著追求,一干就是18个春秋。18年来,导师的教诲时刻响在耳畔,引导我前行,使我享受到了人生追求中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2.
“跟个好导师,读研就值得,跟个差老师,纯粹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倒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新闻中心随之联合开展的一项跟进调查发现,53.6%的青年学子认为读研值不值的关键在于“跟了哪个导师”,导师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名气”。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师门聚餐,导师所带的在读三届研究生齐聚在一起。饭后,大家提议去飙歌。深知自己没什么音乐天赋的我一直没有表现出太高的兴致。而由于按捺不住想听导师一展歌喉,还是抱着好奇去凑了热闹。  相似文献   

14.
品书     
我不相信一切所谓人生导师。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难.也不再需要寻找了? 至于我,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的生活已过了一年又半载。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泡在教室或图书馆里。看别人的述,读别人的章,思维也是绕着别人的思路打着转,当然,从中收获是很大的。但有时理论读多了,就象一块吸足了水的海绵,一根拉直了的弹簧,没有了弹性,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活力。我带着困惑去见导师,导师说:你到下面的学校去看看吧,那儿你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这样你的思考才会有根,你所看的书、学习的各家理论将会找到一个新的固着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和伟业。中国改革改变了自己,更形成了持续的世界性冲击波,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再次将中国改革推进到新的高度,推向更壮阔的广度。我刊紧紧抓住“新改革”契机,诚邀陕西师范大学文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陈答才教授设计并牵头,将于2014年上半年倾力推出18篇系列文章,从总体解读、领域解读、话题解读三个层面,对新改革...  相似文献   

17.
郝万山 《老年教育》2007,(11):52-54
近年来,一些名名人士英年早逝,引起社会种种叹秘。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健康应当成为生活的主题。究竟什么是健康呢?怎样才能拥有健康、保持健康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万山最近在国家图书馆演讲时发表了自己的的看法:健康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此稿将分三次刊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吕柏盛 《科学教育》2005,11(5):60-61
导师者,志向远大,有大家风范。作为导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真谛;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通过教书育人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开拓新路子,寻找新途径,开辟新天地,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争做导师者已成为大多数为教者的奋斗目标,但称得上导师者可谓凤毛鳞角,大多数教师只能扮演教书匠的角色。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导师呢?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生在离开导师多年后,仍和导师保持密切的通信联系,并经常向导师请教问题及汇报工作。他们一提起导师,总是深有感触地说,导师是他们从事研究工作的启蒙人。在我自己长达五年的研究生生活中,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七八年秋,我刚开始研究生学习时,为了多学点东西,拼命地挤时间,争学分。导师张宝霖付教授及时指出,两年里不可能什么都学,要结合论文课题,抓主要的、基本的课程学习。尤其是数学,发展快、分支多,  相似文献   

20.
近日看到《中国研究生》杂志刊登的一组关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的三年硕士研究生生活,想起了我和我的导师平淡而真切的三年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