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标准界定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于是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之一。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结合课程改革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课程改革之前阅读教学的讲授阶段,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讲授下的学生接受的过程。这种情形下的学生基本上处于完全接受的状态,教师对文本如何解读,学生就接受什么样的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二是课程改革之后阅读教学的合作探究阶段,这个时间的阅读教学呈现出比较热闹的情形。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这些理解往往突破了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上生成了一些所谓的“未曾预设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读书内化,是一个重要的语文教育理念。小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要实现范文语言的内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读书。语文课上,主动读书,内化语言,应是学生的基本活动;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内化,则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吸收内化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悟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学生不能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谈何理解,反之,如果学生能够把一篇文章读得有声有色、人隋入境,说明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可见,朗读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重在"导"肥东县湖滨乡养正小学吴和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必须遵循"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中心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提高阅读效果,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使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方法和经验,通过“自能读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通过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走进文本、倾听文本,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激活学生的语义联想和感悟体验,将作品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的养料。文本所在的语境都是由许多复杂的关系组成的,在对这些关系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就能激活文本的无限“张力”。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张力”。在发现和消除的过程中构建阅读教学新的本质意义,这是提高生本阅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下的阅读教学要加强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8.
1.从特色出发,写农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的农村事物,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暖花开,让学生跟随父母在田间锄草;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在地里拾麦穗;金秋季节,摘棉花,刨花生,  相似文献   

9.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对话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通过“对话”,在交往活动中进行思想与思想、情感与情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融和接纳。《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界定了语文教学,明确的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添字漏字读错字这类小错误层出不穷,屡纠不止,回答问题出现偏差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有的教师亲引‘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还有的教师粗暴地指责,削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无论是简单的指正还是粗暴的指责,都不会呈现给学生美丽的课堂,也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法上给以指导;还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学会积累。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法上给以指导;还要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学会积累.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无声对话,实际上是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文本中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思索的空间,学生于“留白”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是情感的一种升华。  相似文献   

14.
一、考场作文是学生作为学习者和思想者的双重身份的参与 语言开拓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社交能力和培养情感的中心环节.必须将它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如果说,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观点、筛选信息,那么在写作活动中.则通过口头或者文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考场作文,正是一个学生的思想参与的过程,确切地说,考场作文是学生根据要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独立创造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二者相辅相成。其实,“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是好课,关键要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与否,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涌动着学生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语义课堂是否有足够学生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改过程中,老~4f-J积极实践,使课堂上各种形式的对话异彩纷呈。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背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是重中之重,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关键。"朗读是最好的品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加强朗读指导,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学生书读得不少,见识也很广,可为什么下笔却有千斤重?问题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都是关注教材的主要内容,这种阅读方式实际上探究的是“写什么”。“写什么”是我们要学习的基础知识,知道“怎么写”则是我们学生要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作文套题现象严重,作文选材千篇一律,好像同台大合唱一样,没有新意。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20.
李晶 《小学语文》2013,(1):17-21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探寻现代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系,对于促进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