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两位母亲,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学画画,老师对两位家长说:“你们的孩子在绘画方面都是很有天赋的”。于是这两位家长信心百倍地陪着孩子学画画。其中一位家长总是把孩子画好的每一幅画都拿到老师那里,请老师细细  相似文献   

2.
我家宝贝俩做什么都很有目的性.在选择兴趣班这件事上.基本没让我操心:他们自己就找好了.宝儿4岁半时跟我说要学画画,我觉得4岁的孩子有些主见了.说喜欢大多是认真的,作了决定一般也会坚持.果然.宝儿学画画一直坚持到现在,没有跟我说放弃。  相似文献   

3.
对于后进生的自信心培养,可以用一种较为规则的慢办法. 第一步,找寻闪光点.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孩子都会有其出彩的一元或多元,之所以有孩子后进,无非该闪光点暂时没有被发现、认同.比如有的孩子体能好,有的孩子画画好,还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等.只是很多时候,老师只是片面强调某一种能力,从而打击了一些孩子的自信心,使其逐渐沦落为后进生.因此,找寻孩子的闪光点,是培养起自信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 第二步,放大闪光点. 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后,我们还需要将闪光点放大.比如这个孩子喜欢画画,但成绩却处在中等偏下,怎么办?教师不妨联合美术老师,耐心辅导后将其作品隆重推出,或者干脆为他举办一次班级绘画大赛,放大他的闪光点.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其在人前抬头的资本,让其具备最基本的内在自信.  相似文献   

4.
三四岁的孩子本能地喜欢在一切能涂鸦的地方涂鸦,在他们心中这种涂鸦的行为不是画画,而是一种喜欢的动作或游戏,也可以把这种行动称之为表达。大人看到孩子经常作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认为在专业老师那里学画画,有了同班同学的相互学习及老师的指导,在画室浓厚的绘画氛围下,孩子的绘画水平会进步得很快。同时家长也会观察孩子自己在家画画的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反映这样的问题:回家给孩子找来笔和纸,希望他能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再画一遍,这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糟糕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画得很好很漂亮,在家里却画不出来甚至不愿意画。部分家长因此担心孩子是否真的“学到”。关于上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下面的现象普遍存在:一种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自信心就特别强,较强的自信心又使这部分孩子自如地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一种是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孩子,由于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功的体验,再加上周围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的负面评价过多,认定自己不如别人,学习的自信心不足,能学好的功课也学不好,越学不好自信心就越差,自信心越差成绩越不好,  相似文献   

6.
<正>"十个孩子九个爱画画",孩子对画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象丰富,对天地万物有着新奇的遐想,充满着美好的愿望。但是,孩子在画画过程中不一定每个时候都有一样的热情和兴趣,也免不了会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而往往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此时,孩子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画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应该及  相似文献   

7.
常常听到父母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画画有发展前途吗?”“我们不会画.怎么去辅导孩子呢?”事实上.会画画的父母总是少数,大多数父母既不是画家,也不擅长画画,只具备中、小学时学过的一点点美术常识。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启蒙教育呢?您不妨按照下面的步骤试一试。  相似文献   

8.
邻居家有个读四年级的小学生,酷爱美术,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可是,其母坚决不准孩子画画,非让孩子学弹琴。孩子学不好,母亲又是骂又是打。老师发现后开导这位母亲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位母亲却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就是‘泥人张’手里的那团泥,大人想捏个啥样就捏个啥样。孩子懂啥?难道家长还会给孩子亏吃?”“孩子是家长手中的一团泥”,正是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的一些家长的共同想法,也是这些家长教子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孩子是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9.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时期十分淘气,有时还会捅点“漏子”。这并不是件糟糕事,淘气往往蕴育着可贵的探索欲望和自信心;有主见、好争斗都是有自信心孩子不可缺少的素质。能否培养出自信心强的孩子,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家长和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即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孩子。对孩子的这些活动不要限制,更不要指责,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要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干,善于开动脑筋。虽然他们所作  相似文献   

11.
德龙 《家长》2001,(Z2)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常常会因紧张、困惑等而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是,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家长让孩子业余时间学画画、学唱歌、学外语、学电脑等等,这些活动大量占据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会感到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家长不要去干预。  相似文献   

12.
陆冬梅 《宁夏教育》2011,(11):73-73
家长眼里孩子的“笨”,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来的。美国幼儿教育家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并称之为“习得性愚蠢”。专家认为,有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主客观等因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在外人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学越笨”了。那么,具体来说,孩子变“笨”有哪些原因呢?  相似文献   

13.
我的邻居老陈,夫妻俩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的儿子涛涛从小就爱画画,涛涛常让我看他的画,画得还真不错。我觉得这孩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建议老陈可以在这方面好好培养培养他。但老陈夫妇认为学钢琴才大有发展前途,才是高贵的,非要孩子去学钢琴,涛涛9岁时,还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钢琴。结果孩子每星期日去学钢琴时,眼里总是含着委屈的泪水。现在涛涛快升五年级了,连一首完整的曲子也弹不成。涛涛的父母后悔当初没让孩子去学画画。可涛涛呢,已经对画画失去了兴趣。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流传在美国职业经理人中的寓言故事。它取自于一个名为《飞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几乎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于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成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但是,有些孩子偏偏就不爱上学,甚至厌倦学习,这可急坏了家长.不久前,就有这样一位母亲苦恼地说:"我儿子对什么都感兴趣,今天要学钢琴、明天要学画画,但就是不想上学.现在的孩子真让人琢磨不透,为什么会厌学呢?"  相似文献   

15.
答:孩子画画时教师强调不要轻易换纸,一堂课努力画好一张画是有道理的,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尤其是中大班孩子,画前先构想,画中不断修改,坚持完成一张作品的好习惯。有的家长不理解,频繁给孩子换纸,长期以往,容易养成孩子做事随便,浅尝辄止,见异思迁,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其实,孩子画画与其马马虎虎、低水平练几次,不如认认真真,高水平练一次。马虎次数多了,孩子的绘画水平就会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小明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很好。老师对小明的妈妈说:让小明参加绘画班吧,他会画得更好。”小明的妈妈却说:小明画得好,就别再学画画儿了。他算术不好,我想让他多学学算术。”您觉得老师和家长谁的意见对呢?应该发展孩子的强项还是弥补孩子的弱项呢?教育孩子时,究竟要“扬长”还是“补短”呢?(河北刘小丫)顺应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到底要发展他们的强项还是弥补他们的弱项呢?我想把我的亲身感受告诉小明的妈妈,也许她能从中受到启发。上初二时,我的作文《我和我的同桌》得了我平生以来作文的最高成绩—…  相似文献   

17.
张雪芳 《考试周刊》2012,(1):196-196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的意志品质,是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没有信心,孩子就无法健康成长。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一岁半到三岁时开始形成的。根据他的理论,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如果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长为自信、果断、性格开朗、富有活力的人。自信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有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生命开出的一朵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个画家,一有空闲就开始画画。父亲见我如此痴迷画画,便领我去拜访一位老画家。老画家看了我的画后,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学画画呢?"  相似文献   

19.
爱好是陪伴人们一生的东西,良好的个人爱好(比如围棋)对人的影响,重要的是内在的,是产生某种精神、素质、气质、文化上的变化,是这些对一个人的精神上的、文化上的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最终是要转变成思想、精神、文化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会提高人的品位、道德、情操、修养,而不良的兴趣爱好则容易使人堕落、变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爱好是很多父母的愿望。尤其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城市里,常会见到父母带着孩子学弹琴、学画画、学各种棋类等等。然而父母的目的达到了吗?以我所教授的围棋为例,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父母的目的”:一是要培养爱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给幼儿上多种兴趣班的风潮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有的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甚至把2岁左右、路都还未走稳的孩子送去学舞蹈:有的家长则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孩子多么能干:3岁学画画,4岁学跳舞,5岁学珠心算……年幼孩子到底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