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价值准则、价值评价。个人价值观具有稳定性,社会价值观具有变化性、体系性。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价值尺度、价值准则、价值评价。个人价值观具有稳定性,社会价值观具有变化性、体系性。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  相似文献   

3.
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个人价值观对个人成长、一生作为有着极其强大作用力,群体价值观则对社会、国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价值观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不同的价值观体系。目前,我们需要极力倡导的无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纲领性的表述,在具体实践中,个体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于价值观总纲之下,还需建立一些"亚价值观",用以指导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张怀荣 《教师》2011,(22):40-40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开展行动的内部动力。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开展行动的内部动力。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也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由价值观的定义可知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通过分别选取两种文化中的几个具体形式进行论述,分析各自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然后对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校办学行为评价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济大学王芝云关键词:办学行为,评价,价值观,方法学校办学行为评价中最困扰人们的是评价体系的确定,人们不仅在评价内容上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在评价标准上也各执一词,不同评价主体对学校办学行为优劣的不同价值判断,说明所...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人的素质中核心的要素之一。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就是要引导学生密切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而努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诸如你认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还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任何一个社会、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价值观指导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不是真正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年代,其价值观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合状态,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缺失及其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错位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迷失、个人主义的泛滥和重才轻德的倾向。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缺失的成因分析,从理论基础、内容、方法、载体、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惠 《教学与管理》2012,(36):51-52
价值观是指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观念体系[1],它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国内对于价值观的研究起步较晚,以杨国枢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中国人的价值观进行研究。其后,黄希庭组织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课题组[2]。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而努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也就是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诸如你认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还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地提出文化价值观这一新的命题,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属于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高职学生文化价值取向存在着古今矛盾、中西冲突、义利之辨、科学与迷信等困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从文化的感性自发向理性自强的转变,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呈现出价值取向功利性、价值主体本位性和价值评判多元化等新特点。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人的价值的实现与其劳动价值观密不可分。劳动是人的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前提基础。人的价值的大小不是以金钱来衡量,而是以劳动作为人的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劳动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教育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杰 《教育探索》2002,(1):34-36
一、教育价值观研究的现状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价值的看法,即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态度、评价等的总称。它反映的不是教育本身的属性,而是教育这个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因人的总体需要不同而不同。由此引起的关于教育价值观的种种争论,总起来说有“工具论”与“本体论”、“均衡论”与“统一论”等观点之争。1.“工具论”与“本体论”“本体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由此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因而促进受教育者在个性、理智、身体各方面自在、完善、和谐地发展是教…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20年英语学界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献进行范围综述,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英语学界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的热度持续上升,但被试群体集中在初、高中学段,学龄前儿童阶段关注较少,更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评价模式有待被开发;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主题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研究方法涉及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其中定量研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校高频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施瓦兹价值观调查和肖像价值观量表、道德自我认同量表、青年价值观行动清单等。这些趋势对于我国开展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具有多方面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管理大师彼得斯和沃特曼指出,所有优秀的组织都很清楚自己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组织的价值标准,而一个缺乏价值观或价值观不正确的组织很难获得经营上的成功。管理的实质是管理的水平,但支撑点是思想与观念,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它需要一个能整合自身文化传统和现代创新、具有指导性与实践性的内在心理规范,学校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主体,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为师生及学校的发展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人们面对各种价值观的评价体系,面对多重价值标准的撞击及选择,因此,价值观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教育就是要解决和清除不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提价和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