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熹蕊 《成长》2020,(4):51-51
口译员在大型、多变的场合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当负面情绪兴奋大脑时,就会抑制大脑的工作能力,降低口译的质量。建议译者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提升在大脑的兴奋性,理解口译只求不断进步的精神,不要过度追求完美,从而摆脱临场时不良情绪带来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尿频是病吗?     
五六岁的孩子,有时常有尿频现象,老是想解小便,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其它疾病。家长们常常为此苦恼。其实这不是什么病,而是一种暂时性的神经机能失调。大家都知道,尿液是肾脏产生的排泄物,积存在膀胱。膀胱的关闭和开放(排尿),受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支配调节,而植物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直接指挥着膀胱的关闭和开放。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逼尿肌抑制排尿,即关闭;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  相似文献   

3.
一心系一境     
<正>小时候,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饭,父亲拽着我的小辫生气地说,看书就是看书,吃饭就是吃饭。看书不知饭滋味,专心吃饭,然后好好去看书。后来得知,专心吃饭,食物的色、香、味通过条件反射可以增强食欲。《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吃饭时看书,容易半饥不饱就放下碗筷,引起营养不良。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只有盯住一个目标,专心一致地去做才能做好。真正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盯住一个  相似文献   

4.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多,这里只谈吃饭时抽烟的害处。一边吃饭一边抽烟,烟里的有毒物质,会粘附在口腔和咽喉部,随食物一同进入胃肠,直接危害人体。此外,吸烟还能引起味觉失常,抑制消化腺分泌和降低消化道粘膜的抵抗力,时间久了,势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引起胃肠疾患。如一边饮酒一边抽烟,对健康的危害,超过了平时单纯吸烟。因为,酒精能溶解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包括致癌物质,并可直接被肝脏吸收。因此,劝君吃饭时不要吸烟。吃饭时不宜吸烟@王善  相似文献   

5.
正大脑是人体耗能最大的器官,给大脑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是明智之选。但是,等孩子能够开始正常吃饭时再想这件事,可能有点晚了!从孕期开始到孩子2岁,生命这最初1000天内的营养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健康程度所产生的影响,是终生性的。  相似文献   

6.
书肆边阅书     
东汉时期,在首都洛阳的街头有一个书肆(卖书的摊头),常常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年轻书生,靠在书架边看书.他一边看书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不久便能背诵书本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故事     
刘俊烨 《小火炬》2013,(11):15-15
我爱书,我和书的故事有很多. 有一次我回到家,拿出一本课外书看,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奶奶叫我去吃饭。可是我不想被打断,就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咳咳!”我被米饭噎住了,因为我看书太投入了.  相似文献   

8.
我弟弟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过得去,就是作文总写不好。为此,我爸爸特地给他买了一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一共两本。我有个习惯,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今天吃午饭的时候,随手翻开那两本书中的一本来欣赏。  相似文献   

9.
敬超 《初中生》2007,(6):60-60
有些人喜欢睡觉之前看书,认为这样比较容易入睡。 人的睡眠过程,首先是大脑的某一点产生抑制,抑制逐渐加深、扩散,直到波及全部大脑皮质。睡前喜欢看书是一种习惯。一般地说,看一些不使人兴奋、激动,不需思考的书,特别是内容比较枯燥的书,常常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一般有几分钟就能入睡。由于时间较短,这样的睡前看书,对身体健康妨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对精心烹调的饭菜不感兴趣,吃了一口饭,老是含在嘴里,不肯咽下。孩子不肯吃饭已成为年轻父母担忧的问题。解决问题先要弄清原因。首先,要了解“吃饭”与“饱食”的生理调节机制,人体的许多生理机能常由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吃饭这个生理活动是由摄食和饱食两个神经中枢调节的。吃饭时,血液中糖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时,由于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摄食中枢开始抑制,饱食中枢开始兴奋,人就感觉饱了。反之,饭后工作活动了一段  相似文献   

11.
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吃饭也不例外。有的小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它会影响营养的消化与吸收,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人在世界上生存、学习、劳作、长身体、睡眠、维持体温以及  相似文献   

12.
我弟弟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过的去,就是作文总写不好。我爸就绐他买了一套《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一共两本。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今天吃午饭的时候,随手翻开一本就开始看。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特殊需求,即互相接触和蹭磨,其实,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心理学家米拉尔德认为,被触摸的感觉可使人体充满活力,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协调,心态平衡,并  相似文献   

14.
巧用课间十分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神经系统活动分“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这两种过程无时不在进行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有规律性的运动。如果长时间地学习,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单调、持久的刺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势必会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使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为了消除抑制,让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再处于兴奋状态,这就需要通过课间10分钟的自由活动来调节。从多学科的学习活动来讲,不同学科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侧重,有的学科运用具体形象思维较多,有的学科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较多,而思维方式的转换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排…  相似文献   

15.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指挥着人体各系统、脏器的功能活动。大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构成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由大脑中的这些神经细胞指挥的。我们睡觉时,大脑也在休息,但并不是处于完全休眠状态。白天,大脑的工作十分繁忙。晚上睡  相似文献   

16.
搭错车     
嘿嘿!大家好!我嘛,经常被妈妈称为"马大哈"。为什么呢?看了下面的这件事你就知道了。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早晨……"懒虫!"妈妈一边帮我整理书包一边扯着大嗓门对正做着美梦的我大叫,"七点半啦!迟到了我可不管的呀!"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大脑顿时呈"死机"状态。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管理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理抽象思维、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大脑的潜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语言文字。  如何用情境教学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这就首先需要教师的情绪和情感起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的情绪如能给学生以温暖、轻松、愉快的感觉,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说愿问。在此基础上,如能采用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促使他们不…  相似文献   

18.
搭错车     
<正>嘿嘿!大家好!我嘛,经常被妈妈称为"马大哈"。为什么呢?看了下面的这件事你就知道了。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早晨……"懒虫!"妈妈一边帮我整理书包一边扯着大嗓门对正做着美梦的我大叫,"七点半啦!迟到了我可不管的呀!"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大脑顿时呈"死机"状态。  相似文献   

19.
教孩子学会科学用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提倡科学用脑。儿童科学用脑,不仅合理地保护了儿童正在成长发育的大脑,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内外专家们总结了不少健脑经验,现提供给家长借鉴。一、不宜长时间地连续使用大脑大脑活动分为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兴奋似机器的工作状态,抑制似机器的休息状态,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互为补充。如果长时间不加节  相似文献   

20.
会变的桌子     
大熊整天在家里敲敲打打,忙了一个月,终于做好了一张大方桌子,这是他送给好朋友们的礼物,让小兔、小狐狸、小松鼠、小猴各坐一边,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看书。桌子很大,小猴要在上面翻跟头也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